(2017-12-12 13:36)
《微分流形》(转载)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3年02月07日20:45:0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 讨论区 】
【 原文由 heart 所发表 】
现在想来讲两句'微分流形',
我想大概给94开的是第一次,
当时是作为基础专业的选修课的,
我是逃了三分之一的抽象代数课去听的
(当然,应该解释为为听这课逃掉了三分
之一的抽象代数课,由于其他原因的还不算在内*_^),
最后参加考试,因为没选这课,所以就和黄老师
商量,如果没有A的话就算了,结果就是我这课没有成绩
--那课只有今年要去Stanford的哥们拿了个A.
说正经的,微分流形可以认为是'(微分)流形上的
微积分与微分几何初步'.在目前教材尚未确定的
情况下,我们只能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了:-(
(当然我想说还是有本教材的好,这样至少有个明确的目的,
不然尽管大家都可以直接把笔记拿来当讲义,但
总是有点别扭的,我以为)
首先自
(2016-12-17 02:39)
作为回应程代展老师的《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现贴出程代展院士的博士写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在来美国的前一天晚上和程老师吃饭的时候,师兄告诉我们程老师下午发的博客已经上科学网首页了,但当时也只有40多个回复而已,我们也没有在意,毕竟程老
师的博文经常上科学网首页。当晚我们并没有继续讨论我工作选择的事情,而是像往常一样随便侃了侃,甚至还讨论了点学术问题。回宿舍以后我还跟几个好友开玩
笑的说“哥出名了,上科学网首页了”。但没想到的是,我真的出名了,第二天我下飞机开了手机以后,短信不断。这几天很多朋友、同学、实验室老师、甚至毕业
后就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本科辅导员都纷纷对我表示关心,或支持我的决定,或劝我重回科研道路,不管怎样,我都很感动,在这里先向他们的关心表示感谢。当然也
还有几位记者发邮件过来要采访。我本来不想回应,想继续沉默下去的,但是程老师说他认为这个事情的讨论对许多年轻博士生是有好处的。仔细想一想,这也许是
我这个科研逃兵在离开前能对科研界做的最后的,其实也是唯一的贡献了。反正也已经出名了,程老师把书名、奖项都列出来了,想肉我的早
(2015-10-04 11:28)

1.
我们仰望著同一片天空却看著不同的地方。
解释一:
在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中,那场不可思议的下午茶会上,疯帽子说:“乌鸦为什么像一张写字台。”
关于这个问题,故事中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按茶会上的“狡辩”——语言论的游戏规则,似乎也可以牵强地解释出来,不过这个解释最好由维特根斯坦们来解释,或者卡洛尔本人来解释——他是逻辑学家、数学家、符号学家。在此我给出的是故事之外的解释。
在维京人的信仰中,众神住在阿斯加尔德,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这是座保垒,中央长着一棵长绿的梣树,称为“伊格德拉西尔”,它的根部一直延伸到地狱,而树枝则直到天上。在这个世界中,有三个主宰之神:奥丁、索尔、弗雷。奥丁的地位最高,在所有神之上。奥丁是知识神、战神,维京人认为他骑着有八条腿的骏马环游世界,神马的名字叫“斯莱甫尼尔”。奥丁还有两个随从,这两个顺从不是人,是两只乌鸦。
乌鸦为什么像一张写字台呢?
这两个乌鸦,一只叫“赫吉(Hugin)”,一只叫“穆南(Munin)”,赫吉代表思想,穆南代表记忆。
作为知识之神,肯定要工作,知识性的工作一般都是在写字台前完成,思想
历史上有三位日本人拿过Fields奖,他们是
小平邦彦(Kodaira Kunihiko)
广中平祐(Hironaka Heisuke)
森重文(Mori Shigefumi)
他们都是因为在复代数几何方向作出了杰出的成就而获奖的。
小平邦彦本科毕业于东京大学,他当时获得了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双学士学位,知识面丰富、视野开阔。他在美国所做的工作,至今仍是复几何(复代数几何)的基础,比如说以他命名的小平消灭定理(Kodaira
vanishing
theorem),以及复流型的形变理论等。小平邦彦后来回到东京大学任教,培养起了一大批著名的日本数学家,包括:Iitaka,Kawamata,Miyaoka,Fujita等,形成了日本代数几何的一大学派:东京大学学派。
日本代数几何的另一大学派是:京都大学学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永田雅宜(Nagata
Masayoshi),他是交换代数的大师,给出了Hilbert第14问题的反例。他带出了Maruyama,Muaki,Mori等著名数学家,其中Maruyama和Muaki是moduli的专家,而Mori更是解决了三维代数簇的极小模型理论,获得了Fields奖。Mori也是第一个日本本土培养出来的Fields奖获得者。顺便说一下,2
(2014-12-30 12:08)
出自复旦数学系刊《复·数》
http://hi.baidu.com/����/blog/item/6af74bd49b497706a18bb786.html
※
“没有人主动要求当科代表的话,我只能用扔粉笔的方式决定了。”(遂扔……)
※
“有人听了高年级同学的话,说这门课很难。这是他们危言耸听,他们自己没学好……”
※
“这个集合有无数个元素,数也数不完:1,2,3,……,此恨绵绵无绝期。”
※
“我们这两节课学了很多定义和名称,可能比较快。这就像加入黑帮,先要学会他们的黑话,如果不会就要被欺负……数学就分成很多黑帮。”
※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徐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条银河,注名“Milky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