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侯国金华侨大学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 |
分类: 鄂冶猴哥其人其文 |
省级名师的现世报
侯国金
从1981年开始教书,历经初中、高中、农中、电大、湖大、上外、复旦、川外、华大,教书育人已有39年,到明年满40周年,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没想到这个年度的考核中,本科生给我的评教是全学院120教工中的倒数15左右。
我不知道评教的价值,它只是教学双方互动游戏的一个过程。但学院的年度考核要求,优秀等级必须是评教在倒数15以上,大概是说至少是中等。我问了一个老本科生,他说,“学生评教发生在考试之后,我记得分数有5个选项,最高95 最低55。”我猜测其他三项应该是65、75、85。
我不求第一第二,但自知是教书育人的老手,且诸方面格外用心,不论如何都想不到是这样的评教值。
我得分低的缘由大致如下:
1)严格要求。(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可是当今的学生几人喜
标签:
侯国金华侨大学秦洁林晓颖刘莉 |
6月1号晚上的答辩顺利通过后,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在这里,首先我最想对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侯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这几个月来或大或小的问题,老师都给与了我耐心和专业的指导。每次的论文修改稿,老师都能仔细的检查出我的问题
标签:
侯国金华侨大学语用翻译学语用学秦洁 |
论文写作和修改心得体会
林晓颖(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
随着6月1号论文答辩的顺利结束,我的论文写作也终于告一段落了。在此我首先要向我的指导老师侯教授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侯老师是个博学精深、严谨负责、德高望重的教授,为人开朗幽默,在语用学和语义学这两个领域颇有建树。
下面就来谈谈我的论文写作和修改历程,我是在去年夏天的某一天找到了侯老师并向他表达了我想要选他作为我论文导师的迫切愿望,后来我也实现了这个愿望,能由侯老师亲自指导我的论文写作是件非常荣幸的事。选完导师后,我于2020年2月份向侯老师说明了我想写的论文题目,然后侯老师给我反馈了很多宝贵的选题意见。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选好题目是论文写作最首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而且这个题目既不能过于宽泛也不
标签:
侯国金语用学华侨大学语用翻译学 |
华侨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申请表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标签:
侯国金华侨大学语用学 |
年度 |
2018-2020 |
编号 |
|
侯国金工作小结
(2019.6-2020.6)
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怀下,我在教科研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教学方面:
1. 这一学年我主要授课本科课程《语言学导论》《英语演讲与辩论》,以及研究生课程《普通语言学》《语用翻译学》。延续了一贯以学生为本,精彩、趣味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学生评课赞誉者较多;
2. 另,作为研究生导师,主要指导了5名学硕、12名MTI
标签:
杨晓军教授简介浙江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翻译 |
分类: 语言学海谁主沉浮 |
标签:
陈慧语用翻译学川外华侨大学侯国金 |
分类: 鄂冶猴哥其人其文 |
陈慧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重庆,400031)
(其英语稿发表于:TRANSLATING CHINA, Volume 1, Number 2, October, 2014, pp. 17-27;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受益,作者翻译之。)
摘要:文章以《病鹘吟》英译为例,探究该译本所体现的“语用标记等效原则”(PMEP)翻译思想,在证明PMEP能够很好指导等效翻译实践的同时,发现PMEP对于某些翻译现象不具解释力。据此,重新审视好译文的标准,从译者和译入语读者角度对PMEP无法解释的翻译现象寻求解释力。文章认为,好译本不仅仅体
标签:
构式语法侯国金优势语言学语用学 |
分类: 鄂冶猴哥其人其文 |
侯国金
发表于《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3期:33-39。
摘要:首先概括构式语法的优势。其次,分两部分阐释构式语法是如何拓展语法研究视野的。
文中指出,运用构式语法能很好地解决老大难语法问题,如词义归属问题,价位循环论证问题,存现句施事—受事问题,动宾和述宾的语义问题,词类等语法标记问题。然后阐述了构式语法是如何为生成语言学等语言学研究提供补充的。为此,举例说明了轻动词解释和“数量关系(构)式”解释是如何互补的,还以Goldberg 的“BE-to构式”研究为例,展示了构式语法研究路径有别于词汇语法、功能语法等的威力。
关键词:构式(语法);价位;词类;数量关系(构)式;“BE-to构式”
What Makes the Strengths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HOU Guo-jin
Abstract: The paper starts with a sk
标签:
侯国金郭沫若tennyson翻译王婉如 |
分类: 鄂冶猴哥其人其文 |
关联视角下侯国金,郭沫若对The Eagle 汉语译文对比评析
作者:王婉如
sisu2013级研究生
(注:有几个拼写错误已经改了,其他(如赵老师的名字)自己改吧。希望不影响阅读。——侯国金)
摘要:语用学的发展深入到了各个学科。语用学对于翻译学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使我们能够从更多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们评议译本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试图从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丁尼生的诗歌The Eagle为对象,对比分析郭沫若和侯国金的译本,以期对诗歌翻译批评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关联原则,The Eagle,诗歌翻译
哈蒂姆与梅森(Hatim& Mason)在合著的《话语与译者》一书中,首次将语用学和翻译的研究结合起来。之后,二者的联姻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国外的贝尔(Bell)、
标签:
陈慧川外研究生语用学楚国金言作业秀 |
分类: 语言学海谁主沉浮 |
川外2013级陈慧 Anna
陈慧 Anna
“说话即语言选择”(钱冠连,1991)。言语交际中,我们经常被告知要学会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即根据交际的对象、场合等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语言。根据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简称AT,Verschuren,1999/2000),交际中的语言选择是一个顺应的过程。那么,这里的“顺应”,到底是什么对什么的顺应呢?
一、语言的顺应性
Verschueren(1999/2000)在其专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系统地呈现了AT,他认为语言选择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使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和解释: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结构客体顺应(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顺应的动态性(dynamics of adaptability)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salience of adaptation processes)。
“顺应论强调语言交际的过程是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