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8 09:18)
追责任不如找病根
——外行人也谈谈中国足球
艾丰
6月15日,中国足球队以1:5输给泰国国家二队,国人认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奇耻大辱,全国鼎沸,众说纷纭。足协和国足很快承担了责任,并向国人道歉。同时,主教练卡马乔也被解约了。
出了问题,追责任自然少不了,但我认为,追责任不如找病根。
中国足球老是不行,原因何在?
有人认为是人种原因,黄种人体质弱。但日本人为什么打进了世界杯呢?赢我们的泰国队也是黄种人哪!有人认为是技术原因,跟不上世界潮流。但我们连续请过许多外国教练,甚至是世界著名教练,总不该成绩越来越差吧?有人认为是腐败原因。但力度很大的惩治腐败,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呢?有人认为是经费原因。但万达等大企业慷慨解囊,一笔就捐助5个亿,好象也打了水飘。有人认为是人才原因。但赢我们的那些队有多少球星呢?年轻选手虽不理想,但总不致于一代不如一代吧?更多的人把罪责归为教练无能。但这些教练在国外任职时也大多有过业绩的。
这些原因似乎都有道
诗歌:
2012年元旦
艾丰
冬天过后不是秋,
何必总是忧愁?
元旦虽然不是冬季的结束,
但春节已经向我们招手!
“2012年是世界末日”,
那是好来坞为了票房价值而制造的无稽之谈,
人类的脚步将象过去一样,
踏倒一切荆棘继续向前走!
冬天过后不是秋,
何必总是忧愁?
一场瑞雪刚刚降过,
面对未来人们在未雨绸缪。
是“多云转阴”,是“多云转雨”,还是“多云转晴”?
谁也说不准未来的气候。
阴又怎样?雨又怎样?晴又怎样?
最后还要看人的运筹。
冬天过后不是秋,
何必总是担忧?
时间一直在行走,
谁也无法让它停留。
(2011-07-28 20:05)
2011年7月28日星期四
时文:人还是厚道一点好
近几天,倪萍在网上成为人们议论、批评、质疑以至讥讽的一个焦点。《广州日报》为此专门发了一专栏,标题写的是“‘梦中情人’无端沦为众矢之的——倪萍好悲剧,躺着都中枪”。专栏里专门集中提供了近两年倪萍遭受议论的几件事情。我看了以后,觉得没有一件事是值得人们这样对待她的,报纸的标题多少有为倪萍鸣不平的意思,我很赞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专栏里还发了一篇记者观察《做名人还需要更多智慧》,似乎是一种解释,我觉得也有些道理。但我认为,仅次此一说,恐不全面。我要说的是,我们网上的舆论风气是不是有问题呢?问题之一,就是不够厚道。
对人要厚道,对名人也要厚道。
提出别人做不到的要求,就是不厚道。让电视主持人永远象年轻那样,谁也做不到。任何一个人,总有高峰,但更多的时间是一般,甚至还会有低谷。大科学家,得一次诺贝尔奖就很了不起了,不能每次都获奖。主持人、演艺界明星,更是如此,生理规律谁也不能抗拒。凡是历史上有贡献的人,我们就尊重他,这就是厚道。
2011年6月2日
时文
中国人要自信
——写在李娜获得法网决赛权之后
紧张地看完了李娜和沙拉波娃的半决赛之后,李娜的获胜自然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
李娜冲进了前八,冲进了前四分,又冲进了前2。这是事先很少有人预计到的。
胜利的原因,除了刻苦的练习和正确的技术指导之外,从心理上说,最重要的就是自信。
网球一直是中国人的弱项,甚至是亚洲人的弱项。许多人还说,红土地上的比赛,更是李娜的弱项。弱项中的弱项,但李娜却胜利了。
自信来自哪里?来自解放思想。
什么是思想不解放?就是迷信别人,无条件地看高别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吓唬自己,。
不是有了自信就一切都成了,但没有自信,肯定一切都不成。
中国还有许多不成的地方,但首先要从树立自信心开始。
(2011-04-27 10:52)
时文:我看陈光标
慈善家陈光标引起争议,我看了争议双方的一些文章,想了想,我属于“力挺派”。唐棣的文章写得好,要把他慈善行为的内容和推行的形式方式分开,一些方式可以讨论,不等于他是假慈善;要把他的总体行为和个别捐助项目的不准确分开,个别项目似的失实(原因尚不知道),也不等于他是假慈善。当然,质疑者也并没有都扣上“假慈善”的帽子。
我猜想,上述引起争议的问题,可能与陈急于推进慈善事业有关,也与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有关。
在中国的文化中,有一种“完人标准”的文化,也有一种“枪打出头鸟”的文化。这两种文化互为帮手。怎么“枪打出头鸟”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完人的标准衡量他,谁都不是完人,有缺点、有毛病,一衡量就完了。而“出头鸟”往往遭人恨,众人也对这种看似有理的责难表示拥护,于是出头的人就遭殃了。刚刚看到一条消息,4月26日慈善总会公布的慈善家名单中,不仅把陈的“首善”抹掉了,甚至连名字也不见了。这就给人“卸磨杀驴”的感觉。
更常见的一种责难是“为出名”、“作秀”。这就是更加似是而非
(2011-02-09 23:10)
2011年2月9日星期三
时文:喜见品牌意识的觉醒
读今天的北京青年报,见到这样一条消息:“北冰洋”汽水明年重出江湖。消息称,“北冰洋”是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的品牌,1990年在国有企业“合资潮”中,以400万元作价入股。合资以后很快淡出市场。后来经过与外商谈判,4年前中方要回了“北冰洋”商标,但交换条件是2011年前不要使用。现在正积极筹备重新生产和销售“北冰洋”牌的汽水和其他产品。
报纸还刊载资料说,1936年北冰洋前身北平制冰厂成立。1949年收归国有,1951年开始生产汽水,正式注册“北冰洋”商标。
“北冰洋”不只是一个老牌子,而且是群众喜欢的品牌。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品牌,却销声匿迹了15年,现在它又焕发了新生,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这使我想起了两件事。
一件事,1993年,我当时担任人民
(2011-02-01 10:27)
2011年1月20日
时文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展望
(2011年1月19日在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发布会上的讲话提纲)
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城市能够让生活更美好。
在过去的年代,这个问题可以只从单个城市的微观或中观上做回答。只要我把城市经济搞好了,城市建设搞好了,社会关系和公共服务搞好了,这个目的就可以达到。但今天,这个问题没有这样简单了,由于人类持续三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生活以至生存。而且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增多,不断膨胀,再用过去的思维和方法来搞城市,已经是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了。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说,只有低碳城市才能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这对中国来说,
(2010-10-05 15:55)
2010年10月3 日
时文
没有想清楚的事——黄光裕和陈晓之争(一)
这两个人我都不熟悉,只是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他们的争端以及9月28日股东大会投票的结果,再就是网友们诸多的评论。怎么评价这件事?有许多精彩的评论,但我自己确实没有想清楚。没想清楚还要说几句,只是感想,不是评判,不当和不深之处就难免了。
我的一个观点在这个事件中得到了证实:企业内部最核心的矛盾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矛盾。
一个是“业主”(所有者),一个是“管家”(经营者),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不那么容易。“业主”授权不够,“管家”难有作为;“业主”授权过大或放任不管,“管家”可能尾大不掉或自行其是。“管家”没有责任心,经营不力或经营失当,损失的是“业主”的财产,“管家”私心过重,则可能在经营过程中偏向经营者的利益而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或者因为业绩着著而自己所得不够而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而另想“补救”
(2010-07-06 16:28)
2010年7月5日
时文:世博会不是嘉年华
7月4日到世博会参观了一次。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参观的人估计还有30至40万之多。参观世博会最大的难题成了进馆排队。一些重点馆排队等候的时间要在三四个小时以上。但我注意到了外国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国人。
对这种情况,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大家对世博会有这样高的热情,参观以后必然受到感染。忧的是整个世博会被参观人群太多的压力所左右,人们不可能深入消化世博会所展示的深刻的内容。世博会毕竟不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嘉年华。
本次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恰中中国的需要,因为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从中更多学习到对我们推进城镇化有用的理念和办法。为什么英国介绍的是“户外城市”?为什么巴黎自称是“感性城市”?为什么有一个展馆完全用藤条覆盖起来?各国的城市建筑有什么特点?等等等等,都需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
在国际信息馆我见到该馆的负责人,他告诉我,将有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
(2010-05-26 11:21)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时文:主要是临门一脚
——看欧冠赛有感
前两天看了欧冠赛电视转播,我不怎么看足球赛,也不懂足球,但也居然受了一点启发。
从场上看,拜仁慕尼黑控球时间比国际米兰长得多,射门的机会也比后者多,但是,最后却以0比2败北。为什么?就是差在临门一脚上。拜仁的球,传来传去,好容易可以射门了,不是踢偏了,就是软绵绵的让守门员接住了。而米兰的球,简洁明快,一脚中的。
踢好“临门一脚”是做事的通理。
临门一脚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的决定性的一招。
若干年前牟其中说过的“99度差一度”,那一度就是临门一脚的问题。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那最后的十里,就是临门一脚的问题。
俗话还说“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最后一哆嗦”。那最后一哆嗦就是临门一脚的问题。
企业经营要建立恰当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盈利点的问题。忙了半天不知道在哪儿盈利,不是白忙活了吗?盈利点就是临门一脚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