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http://s9/mw690/4bdcac02g7c42ad099268&690Gino Severini
标签:
杂谈 |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标签:
杂谈 |
论谢眺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关玉林
标签:
杂谈 |
司马承祯与李白的《大鹏赋》
选自新浪读书
司马承祯(647年-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唐代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唐人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颂并序》称其为“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后裔”。
标签:
杂谈 |
雪蓑与李开先
选自: 秩庐 新浪博客
雪蓑,亦号雪蓑子,本名苏洲,明代嘉靖年间齐鲁大书法家,河南杞县人。因常在其书画作品后嵌以“昌雪披蓑”四个字的手押,故以雪蓑为号。
标签:
杂谈 |
丁玲在1924年她的好友王剑虹病逝后,心情沉郁,只身离开上海北上。到北京后仍然找不到出路,更陷于精神苦闷之中。在这种心境下她重读鲁迅的文章,感到“有所慰藉”,于是就如饥似渴地搜寻鲁迅的文章来读。从中她似乎“见到了一线光明”,就给鲁迅写了封信,表述了自己的苦闷心绪。当时鲁迅对丁玲一无所知,没有给她回信。 丁玲与鲁迅见面则是1931年的事了。当时她受左联的委托在上海筹编文学刊物《北斗》,她想在刊物上刊登一些质朴而有冲击力的插图。冯雪峰得知后,在1931年7月31日带着丁玲来到北四川路的鲁迅家。当时鲁迅正为柔石等烈士的惨遭杀害而痛心,便为《北斗》选了一幅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刊登在创刊号上,以此表达鲁迅对柔石等烈士的纪念。 此后,丁玲 |
标签:
杂谈 |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作者:陈 益 来源:昆山日报网
标签:
杂谈 |
张敬修、张嘉谟叔侄两代人与画家居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