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股票

 

    铜峰电子澄清:锂电池隔膜项目是集团公司而非上市公司

【涉锂传闻缘由

 

政府网站:

 

  铜峰电子计划实施锂电项目

 

  一篇名为“年产1000平方米锂离子电池用隔膜材料”的网贴9月1日在网上疯传,项目实施单位正是铜峰电子。根据网贴,铜峰电子正计划招商合作实施上述锂电项目,隔膜材料主要应用在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领域。项目需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6914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40台(套),其中进口部分关键设备。项目规模和投资收益都颇为可观。项目建成后,年创销售收入3.75亿元,销售利润率9.67%。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5.74年,内部收益率24.99%。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45亿元,铺底流动资金7500万元,企业自筹5398万元,招商引资3598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35亿元。

 

  9月1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查到,上述网帖内容并非小道消息,而是安徽省铜峰市铜官山区政府网站上的项目推荐,内容与上述网贴一致,项目署名单位确为铜峰电子,发布时间是今年7月16日。

  

公司回应:

 

  涉锂项目系集团所为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铜峰电子,不过公司董秘办一位不愿具名的女性工作人员坚决予以否认,称上述项目跟上市公司没有关系,是铜峰电子集团搞的项目,公司没有参股,目前也没有任何隔膜材料产品。对于项目单位署名为铜峰电子,她称是政府网站搞错了,“政府那边对上市公司和集团没有分清楚。”

 

  记者随即致电项目联系电话,一毛姓工作人员表示,隔膜材料的招商工作早已终止,公司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到了资金。上述工作人员的解释着实令记者吃惊。政府网站挂出招商项目的时间才1个多月,这么快就结束了?“政府网站挂出的时间应该是延迟了,项目都快投产了!”他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在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等通讯领域的二次锂电池隔膜材料方面,公司技术堪比国外先进水平,预计该项目在未来两个月时间内就能投产,明年如果扩产可能才会招商。而在车用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仅有实验室的样品出炉,上规模的生产至少要等到明年。

 


 【铜峰电子公司简介】

 

     铜峰电子重点发展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力节能装备,现已形成两大产品发展链:电容器用薄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产品发展链,石英晶体材料及延伸产品发展链。公司主导产品生产能力分别为:电容器聚丙烯膜12000吨,金属化膜4500吨,聚酯膜2600吨,交流电容器10亿微法,各类直流电容器9亿只,特种薄膜电容器1万台,光学水晶60吨,石英晶体频率片3.3亿片,石英晶体谐振器1.2亿只。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首批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主导产品相继通过了国家CQC、美国UL、欧洲VDE、CB等多项认证。


  公司还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先后与两个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子公司SKC公司和德国拜耳子公司朗盛德国公司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


     2007年6月浙江铁牛众泰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重组铜峰集团

 

    公告中称:按公开征集程序,并报铜陵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铜峰集团最终选定中国铁牛集团为战略投资者。具体的方案为铜峰集团的注册资本拟增加至13231.77万元,其中铁牛集团出资8000万元,持有铜峰集团60.46%的股权。从去年11月开始,铁牛集团已分两次向铜峰集团注资8000万元。经国务院国资委认可,铁牛集团已成为铜峰集团的实际控股方。控股铜峰电子后,铁牛集团计划用两年时间实现整体上市。铁牛集团目前控制安徽铜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60.46%的股权,而安徽铜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公司27.20%的股份。铁牛集团成为铜峰电子实际控制人后,无疑为该公司未来发展带来很好想象力。

 

  铜峰电子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开发出了机车电力电容,目前已经开始出货。公司机车电容已经通过全球电力机车跨国公司庞巴迪、阿尔斯通的试用,开始向两家公司发货,年出货量在3000-4000台/年。由于机车电容试验过程要求很高,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庞巴迪认证的厂家;公司与中国南车等国内机车厂商合作也在推进之中,预计很快进入试验阶段。机车电容具有滤波和整流作用,在城市轻轨、地铁、干线铁路机车、高压变频器、风力/太阳能发电机组、船舶动力推进等行业广泛应用。其也将受益于国内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铜峰电子依托公司工程开发中心,并与武汉大学展开合作,已经开发成功混合动力汽车系列电容器,公司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先机。并据调研所知,公司产品已在为株洲所提供样品,并在与一汽商谈合作。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进,公司的混合动力电力电容器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http://www.tong-feng.com/tfimages/frr.jpg

 

 

  【机车电力电容】

 

 ■ 应用领域:
 
  ·机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矿山机车、船舶、电动汽车及其它电动交通工具用变流器。
  ·化工、纺织、机械、钢铁等行业的水泵及通风机、电梯、电动走道或其它变速传动的机器设备用变频器。

 

 

 

 

 

 “股神”巴菲特18亿港元投资生产电动车的比亚迪10%股份,比亚迪股价由收购前的每股8元创新高涨至17元,而A股市场生产动力电池的德赛电池(000049,股吧)和科力远,主攻电动车产业的澳柯玛(600336,股吧)也连拉涨停,电动车概念成为近日市场瞩目的焦点,市场把德赛电池、澳柯玛当成A股的“比亚迪”来炒了。电动汽车最大优势在于环保和省钱,电动车行使100公里仅消耗电力15度,以现行0.6元/度电计算,成本约9元钱,而普通汽车行驶100公里至少要7升汽油,即使按每升汽油5元计算,每百公里成本为35元,而且电动车无排放,无污染,将是“划时代意义的变革”,电动车最终替代汽油车将不再是梦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屡屡点石成金的“股神”巴菲特又欲再创中石油式的奇迹,电动车行业将掀起高速发展的新高潮。

 
  电源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动力电池在高功率输出、快速充电、使用寿命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而超级电容器采用特殊电极结构,使电极表面积成万倍地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电容器的这种极化作用可以储存电能,并能够实现电荷的快速贮存和释放,输出功率密度高达数kW/kg,是一般蓄电池的数十倍。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超级储电能力、可提供强大脉冲功率的物理二次电源,甚至可作为电动汽车的唯一能源,由于超级电容器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密度,可在电动汽车起动、加速时提供强大的动力,并能及时回收制动时反馈的能量。超级电容器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电动汽车开发的重要方向,我国“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攻关中已将电动车用超级电容器的开发列入发展计划,而龙头企业是铜峰电子(600237,股吧)(600237),公司已经开发成功混合动力汽车系列电容器,正形成规模化生产,通过了欧洲ALSTOM的工厂现场审查,取得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全球电力机车跨国公司庞巴迪、阿尔斯通经过试用,已与铜峰电子签订三年供货协议。铜峰电子在年报表示,“公司机车电力电容器发展势头较好,潜力很大”。机车电力电容器就是超级电容器,主要应用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再生系统、电源系统,可作为唯一能源驱动电动公交车等,市场前景广阔。


   超级电容器可以解决电动汽车起动、加速性能不足等问题,若单纯用超级电容器来驱动电动汽车,这个方法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而且实现了车辆尾气的零排放。超级电容器掀起电动车技术革命,铜峰电子开发的超级电容器在电动车电源系统中起关键作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产品出口欧洲,在电动车超级电容领域的地位如同“比亚迪”,潜在预增有望成为电动车板块的后起之秀,值得重点关注。

 

阅读    收藏 
标签:

山东省

华鲁

鲁抗集团

新华制药

整合重组

股票

分类: 资产重组

 

 

 

 

     在整体并入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鲁控股)近一年之后,华鲁控股终于对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华集团)和山东鲁抗医药(6.56,0.01,0.15%,)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抗集团)实施整合重手。

 

  5月24日,鲁抗医药(600789)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刘从德辞去董事长职务,并增选高祥友为公司董事。而在公告前几天,刘从德业已辞去集团董事长及党委书记职务,而来自新华制药(6.43,0.02,0.31%,)(000756)的高祥友已经成为鲁抗集团的掌门人。

 

  “整合方案已上报省国资委,就等批准。”华鲁控股的王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鲁抗集团高层变动,预示着新华和鲁抗的整合大幕真正开启,新华与鲁抗的合并将再向前推进一步。

 

  新华副总履职鲁抗董事长

 

  “董事长刘从德辞职上调到华鲁控股,会有新的任命。集团新董事长高祥友是从新华制药过来的,也就是前几天刚到任的。”鲁抗医药证券部一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5月23日,在鲁抗医药临时董事会上,高祥友增选为董事。此前高祥友的身份是新华制药的副总经理,在来鲁抗集团之前,高还不是新华医药集团的高管,此次执掌鲁抗集团,意味着山东省政府对鲁抗与新华的整合已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刘从德离职后,目前仅保留的身份是华鲁控股的副总经理。“刘总本来就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在鲁抗那边担任职务也只是兼职,目前还没有新的任命。”王先生表示。

 

  事实上,刘从德当初执掌鲁抗集团,也是从新华医药集团调任过来的。2006年2月底,山东省省委组织部、国资委对鲁抗集团和新华医药集团高层进行调整,原新华医药集团总经理刘从德调任鲁抗集团,担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原新华制药总经理郭琴升任新华医药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其实,此次山东省委组织部对鲁抗集团进行调整也是有原因的。之前,1998年,在山东省政府的主导下,鲁抗与新华集团合并,组建成总资产达40多亿元的新华鲁抗医药集团。当时山东省政府对此寄予厚望,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世界医药500强。

 

  但是,新华鲁抗医药集团成立后,只有新华医药集团的资产划入其中,鲁抗集团仍游离其外,与新华鲁抗医药集团无实质性的资产关联,这次整合只是政府“拉郎配”,并未取得实质上的整合效果。随后,2007年9月份,鲁抗与新华被整体并入华鲁控股之中。

 

  山东省国资委一直想打造几个产业航母。今年3月26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山东省整合济钢与莱钢迈出重要步伐,这让本来在整合上走在前头的华鲁控股感觉到了压力。此次人事调整,兆示新华与鲁抗整合加速。一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由于之前没有经验,华鲁控股需要有个熟悉过程,现在对鲁抗进行调整,说明他们认为整合的时机已经成熟。

 

  对此,鲁抗医药该人士表示:“鲁抗集团的前身就是从新华医药集团分出来的,现在走程序,可能会再次合在一起,这都是省国资委的意思,也是他们在操作。”

 

  山东省国资委产权管理处负责人柳树公表示:“前期新华鲁抗医药集团划归华鲁控股,由华鲁进行整合,这次人事变动是否是省政府加快对新华与鲁抗的整合,不是太清楚。”

 

整合方案已报省国资委

 

  按照常规推测,国企高层人事调整,往往呈现政府意图,此次新华鲁抗两个集团的进一步整合将会如何体现呢?

 

  对此,王先生仅向本报证实:“整合方案已经上报省国资委,在等最后的批复。”

 

  事实上,自新华和鲁抗被整体划入山东省国资委的独资企业华鲁控股集团后,华鲁控股就已经进驻上述两家企业,进行资产审核。

 

  “2006年,公司对新华和鲁抗的整合就有考虑,当时就进入实施阶段,一步一步往前在做。”王先生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在通盘考虑,对两家企业进行清理整合,减少管理层级,目前方案已经拿出来了。”

 

  柳树公表示,鲁抗与新华的产权关系比较明晰,至于医药怎样整合,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作为出资人,省国资委对华鲁进行监管。“而华鲁作为主管企业,如何对鲁抗与新华进行整合,具体由他们操作,我这边知道的不多。”

 

  据了解,在上报国资委的方案中,鲁抗集团与新华集团将会相继剥离非主业,加强医药主业,相关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记者联系到鲁抗集团宣传负责人钟芳,她没有透露公司将会如何整合,以及会剥离哪些非主业。

 

  而王先生透露,这次整合主要是鲁抗与新华两集团内部的整合,一些子公司会取消或者合并,目前管理层级多达四级,通过清理整合后,简化管理,把一些资源充实到重点企业中。不过,他未透露哪些子公司会被整合。

 

  新华制药(6.43,0.02,0.31%,)董秘办一人士表示,对于下一步如何整合,公司方面没有接到上层的任何指示或者暗示,目前的人事变动,“不好猜上层有什么考虑”。

 

  当记者问及整合迟迟没有新的进展是否是存在诸多障碍,对此,柳树公表示,“具体不太好讲”。

  据了解,此前鲁抗与新华虽然并入华鲁控股,但各自依然保留独立法人的地位。因此,这次整合动作也引发了鲁抗与新华最终合并的猜想。不过,王先生表示:“鲁抗与新华的合并,那只是长远考虑,现在这个时候还是不会。”

 

阅读    收藏 
个人资料
农夫
农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949
  • 关注人气:4,5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