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教育

历史

分类: 自然科学
公元前五百多年,有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员名叫希伯修斯。
他发现,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之比,而是一个新的数种。
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但他决不悔改。最后,他被投河淹死了。

今天,全世界都知道有种数叫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遥想当年,同学们认为可以用分数或小数去近似表达根号2,
没必要搞出一个新数种,所以要处死希伯修斯。
那时没有“学术自由”的观念!

两千多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了微积分。
但是,微分是个啥东西?是极限,是级数,是无穷小?
如果都不是,那它就是个数学新概念。

当年,牛顿对微分的定义可没有希伯修斯那么笃定。
所以才犹豫不决迟迟不发表,待莱布尼兹先发表后自己才来争名。

后来的数学家为微积分的理论大厦添砖加瓦,但是对微分的定义却一直没有新的突破。
始终想用一套旧的概念来定义新概念,如同当年用分数和小数
标签:

杂谈

教育

文化

分类: 自然科学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话可以说是贝克莱的标签。
乔治. 贝克莱,18世纪英国哲学家,比牛顿小42岁。
也许正是因为他提出的“无穷小到底为不为零”的诘问,
让牛顿的微积分发明权问题演绎成了数学史一段大波澜。

今天,微积分已然成为数学领域中的一座高楼大厦,
微分的定义显然是就这座高楼的大门。
那么,这个大门还需要修整吗?

为什么dx到底为不为0的提问成了著名的“贝克莱悖论“,
至今也没有一个让初学者能理解的答案?

我觉得,这是学界对微积分身份的宣告缺乏胆识造成的!
那么,微积分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微积分不是一种数论,而是一种算法。
这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很大!

数论是形而上的,算法是形而下的。
数论是要寻求绝对真理,而算法是相对真理。
形而上是抽象的,形而下是具体的。
形而之下没有绝对!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然科学
干净的水才能保证人的健康和安全!
净化水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化学方式、物理方式、量子方式。

化学方式一般是自来水公司采用,如用明矾、漂白粉等。
物理方式就是过滤和吸附。
量子方式,是向水中施加量子。






市面上已出现各种时髦又玄乎的
能量水、磁化水、小分子水等等。

其实,只要深入研究便可
       如果没有质能方程,有几个人会听说相对论?如果没有质能方程,有谁会把原子弹与爱因斯坦联系起来?如
果没有质能方程,原子弹的发明是否要推迟?…… 质能方程如此这般,当然值得我们去查考它的由来和含义。
       质能方程:
       出自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一篇论文《狭义相对论》,最后一页的一个推论。文中说,“静止”的质点或“静止”的物体,它的能量就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关于这个“静止”的真正定义!
       该论文从“光的运动方程”开始,后来推广到电和磁,最后却应用到“静止”物体上。那么请问,这个“静止”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还是相对于光而言的?
   
分类: 自然科学
     “没有氧,人活不了;没有氢,人活不好。”人体摄入氢气,到底有什么好处?当今的科学说法是:氢可以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保留无害自由基!所以,它能选择性抗氧化,抗衰老。总之,氢是人类健康的福音。
       但是,当人们摄入大量的氢气后,除少部分氢与自由基发生化学反应外,大部分氢分子是要从人体各处窜出来的。这么多氢分子只是“路过”人体,有啥作用不?

       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想起了人喝水的事。我们每天喝进的水,只有少部分是被身体吸收掉,而大部分也是路过身体后排出来了。这些过路水带走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那么,氢分子窜出身体也能带出垃圾和毒素吗?

        氢分子是最小的分子,氢原子是最小的原子。人体中还有比氢原子更小的物质垃圾吗?按现在的教科书,以太不存在。那么,比电子更小的粒子---量子是不是实物粒子就没定论。这样的话,氢能否带出垃圾就说不清了。

        但按《终极物理学》:量子就是实物粒子,以太像空气一样充满宇宙,也充满人体。那么,氢就能带走垃圾(多余的以太粒子);同

标签:

暗物质

以太

拟合

质量

理想气体

分类: 自然科学

http://s15/large/001ts2PSgy6MR2qpR8Oce&690

     我刚出版的拙著《终极物理学》第44页,算出太阳系中以太(暗物质)的质量占比为百分之95.175,这与国际观测结果完全吻合!这难免让人惊疑:难道其中真没有勉强的拟和与拼凑?----我可告诉亲爱的读者,真的没有!当计算结果出来时,我自己也很惊喜,禁不住要感谢老天的预备!

    公元2005年,我读到熊承堃和刘良俊写的《太极子物理学初论》。书中以质能方程、理想气体和金刚石的物理参数为基础,计算出宇宙暗物质的占比为百分之94。这与百分之95的国外观测结果很接近,让我十分欣喜!但后来反复细读该书,发现书中暗物质的成分(太极子和宇宙子)的质量参数是拟合出来的。这让我隐约感到老天留给我的学术机会。随后果然发现在真空以太的质量密度计算过程中,还有两处需要修正:一是理想气体的温动方程(MU^2=3KT)中“3”的由来和应用,二是透光

标签:

普子

暗子

数量级

以太

速度

分类: 自然科学

    电流从高电位经过电路流向低电位,其速度是光速。这个结论容易验证,所以我相信这么多年来一定有人做过了。为什么电流的速度是光速而不是电子运动的速度?如果只是用电场传播的速度来“解释”电流的速度,那么我们又会好奇地追问“电场”是什么东西,怎样传播,怎样建立?.....其实,至今的科学家们也没想明白!

      记得初中的老师说,就象同学们做跑步操,若大家站成一路长队,然后老师在队尾一吹口哨喊声齐步--“走”!这时整个队伍就前进了。如果以队伍的某点为空间的起点,以口令为时间的起点,那么队伍出发瞬间的速度绝不是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几公里,而是“音速”--每小时一两千公里。二者天壤之别!这个比喻很精彩,但它是否科学呢?值得深入探讨。

   人在空气中,人的步行速度在10m/s以下。而空气分子的随机运动速度为多少呢?用公式  MUU=3kT   计算下吧:

    M 表示分子的质量,空气成分是78%的氮气,21%的氧气以及1%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等。空气的分子量拟合为29,空气分子的质量拟合为M=4.86×10^-26 kg

   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