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标签:
转载 |
案1.王某,女,35岁,2018年4月19日初诊。
病史:过敏性鼻炎病史十余年,受凉及春季易发作。刻诊:喷嚏、鼻痒,流清涕,口咽干痛,左侧鼻腔晨起少量鼻血,素畏寒,下肢怕冷甚,阵发性烘热,夜寐差,肩背困重,背部有湿疹瘙痒。舌淡,苔薄黄,脉弦。处方:
乌梅24g,黄连9g,黄柏9g,党参10g
细辛3g, 桂枝10g,当归15g,花椒6g
制附子6g,干姜6g,防风9g,地肤子9g
白蒺藜9g,甘草9g
3剂,颗粒剂,早晚冲服。
4.22日复诊:喷嚏显减,今日气温下降,症状亦未加重,湿疹瘙痒减轻,仍肩背困重。守方加葛根15g。6剂,颗粒剂。
案2.楚某,男,7岁,2018年4月19日初诊。
病史:过敏性鼻炎3年,春季易发。刻诊:鼻痒喷嚏,流清涕,伴口渴喜饮,素汗多,打鼾,纳一般,大便粘滞,近2天咳嗽,痰少。舌红,苔白,脉浮滑。查体:双侧扁桃腺II°肿大。处方:
桂枝10g,白芍10g,麻黄6g,生石膏20g
射干9g,僵蚕10g,清半夏9g,炙甘草6g
生姜15g,大枣10g
4剂,颗粒剂,早中晚分服。
4月22日复诊:喷嚏流涕显减,仍打鼾,但较前减轻,咽痛,咳嗽,仍汗多,口渴。舌脉同前。处方:
麻黄9g,杏仁12g,连翘15g,赤小豆30g
桔梗9g,桑皮15g,石膏20g,清半夏9g
炙杷叶12g,炙冬花9g,甘草9g,生姜12g
大枣10g
3剂,颗粒剂,早晚冲服。
案3.王某,男,32岁,2018年4月22日初诊。
病史:有过敏性鼻炎病史10余年,近1月较重。刻诊:鼻痒、喷嚏、流清涕,伴口粘,喜饮水,乏力身困,夜寐差,梦话多,大便不成形,日2次。舌红,苔黄稍腻,脉弦滑无力。处方:
黄芪30g,党参15g,炒苍术15g,陈皮12g
羌活10g,白芷10g,防风10g, 升麻10g
葛根15g,黄连6g,黄柏9g,苍耳子9g
甘草6g
6剂,颗粒剂,早晚冲服。
按语:此为一家人,姐挟子来诊,因疗效不错,复诊带其弟来。主症皆为鼻痒、清涕、喷嚏,又是一家人,常规思路多以疏风散寒为主,处方似乎大同小异,然辨证之后,却大相径庭。
案1兼见畏寒、肢发凉,此为下寒;咽干、流鼻血、汗出、寐差为上热,舌淡属寒,苔黄为热,亦为佐证,故处乌梅丸清上温下,加防风、白蒺藜、地肤子疏风除湿散寒。
案2兼见口渴,汗多,舌红,此属阳明热盛;大便粘滞,鼻流清涕,内有水饮,故以桂枝二越婢一汤疏风散寒,清解阳明,加半夏化饮散结,僵蚕、射干清热利咽散结。
案3兼见乏力,便溏此属中虚气陷;口黏腻,寐差,梦话多,舌红,苔黄稍腻,内郁湿热上扰,脉重按无力,故辨证为:气虚湿热,风寒外束,处《兰室秘藏》御寒汤与之,原方所主:寒气风邪,伤于毛皮,令鼻壅塞,咳嗽上喘之证。分析所主病机以气虚下陷、湿热或郁火、风寒外束三者相混,虚实寒热表里夹杂。
但见鼻塞、喷嚏、流涕,很容易从外感入手,然分析兼症,方意识到病机错杂。所谓“孤症不立”,临床需尽量详细分析四诊资料,辨别出表里、内外、寒热、虚实等,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之用。
过敏性鼻炎,易反复发作,此三案短期疗效尚好,有待长期随访诊治、观察、总结。​
​
​​
​​​​​​​​​​​​
​​​
​​​​
​​
标签:
转载 |
患者QZM,60岁,湛江人,找到我问有没有特效的膏药,我问怎么了?患者自述二十多年脖子僵疼,连带后脑勺都麻木的疼,肌肉崩的很紧。他说他买遍了全国各种膏 药,还托人从海外买膏 药,都不管用,想我推荐管用的膏 药。
我一听就知道项强几几,用葛根汤。我多问了一句怕风吗?他说怕呢,我就更确定是葛根汤了。我说膏药没有,膏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只能缓解,但是咱们经方是根治,这样吧,我给你开两剂中药,不用你喝很多,就先喝完再来复诊。他说,好吧。我嘱咐他喝药期间不能见风,因为肯定会微出汗,出汗就让他出着也别开风扇吹风。
主要药方如下:
桂枝三两去皮 麻黄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葛根四两……
嘱其九碗水煮成三碗,大火转中小火,早中晚各一碗,一天的量。
过了两天患者找我反馈,非常高兴,信息和我说,“这二十年的老毛病没想到一副药下去还能收到如此效果,你给我的药就喝了一天,我就觉得脖子舒服很多,当天晚上睡的很好……”我说这是因为药用对症了,经方对症的话疗效非常明显的。患者一直夸我很神奇,是神医,我说你不要这样说,神奇的不是我,是经方,这也不是我发明的,是医圣张仲景厉害,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伟大,要相信咱们老祖宗千年的智慧,和现代由西医东拼西凑的教材不可同日而言。
葛根汤真的很好用,很多小孩跑的玩出很多汗,又吹到风,津液流失了很多,用葛根汤补充他的津液,你看我们老祖宗用葛根,如果是西医又要用抗生素,吹到风,丧失津液和用杀死病毒的抗生素一看就牛头不对马嘴,但是西医不知道病怎么来的,以为全部都是被病毒入侵,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偏概全。
还有体力劳动的人,在冬天劳动出汗的同时伤于寒,来年夏至以前发为温病,也可能用到葛根汤。张仲景伤寒这一派是传统经方,还有一派就是现在外面大行其道,中医学院重点学习的教材叫温病派,温病派的意思认为“南方无伤寒”就是所有病都按温病治,都是温病。这样的话,得到温病找温病派治的话应该可以见效,至于其他的病就难说了。温病派疗效不高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病都不是温病,他们一般只开寒凉药,比如你看到药方里金银花、连翘、薄荷的,就是温病派。而有麻黄、桂枝、葛根,这一派的就是经方派。
其实经方也可以治疗温病,温病只是经方里面的一个分支,比如《伤寒论》里写着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的辨证要点在于,渴,而且不恶寒。用葛根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等加减方根本不难治疗。
还有一个W姓的学生患者,因为每天学习低头,趴着,姿势也不对,肩颈有点变形,主要是肩颈背部的肌肉非常僵疼,平时就僵疼,按摩才缓解一些。父母比较疼爱她,以前她几乎每个星期周末都去按摩,办了各种会员卡,就仅仅是按摩完舒服了两天,过了第二天又开始难受,又得去按摩。经患者推荐找到了我,通过四诊合参,判断她倒是没有大病,就是肩颈酸痛,也挺受折磨的,就是个亚健康人,体质很差,而且从小就打针输液,导致身体很差,精神不佳。
然后我给她用的也是葛根汤为主的汤剂,并且是用了野生的超好的葛根,这个含量特别高,效果特别好,即便是泡着喝水水也是甜的(其实外面的中医有时候用葛根汤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因为普通的药材质量太差了,这样容易给医生一个错误的思路,以为方子不对)患者没想到那次吃了几剂药后明显就感觉肩颈肌肉不酸疼了,再复诊一次这个肩颈酸疼的问题就彻底好了,身子特别轻松。
还得她当时为了验证到底恢复成什么样的,立马去做了个精油推背,以前推的她疼的要命,肉里有很多结节,很疼。那次她反馈说,给她使多大劲都不疼痛……呵呵,从那以后她再也不用按摩了,因为身体就没酸疼的地方,按和不按没啥区别了。
葛根,《神农本草经》载:“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所以葛根这味药真的很好,我相信很多人就算没有项背强痛,也是肩颈酸痛,如果能遇到野生的含量高的葛根那真是见效非常迅速,这是经过多次临床验证的。
话说回来,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为什么任何人问我什么病怎么治,我都让先填问诊单,中医通过问诊单就能得知患者的人体全面信息,就能知道病位在哪,在哪个经上,譬如糖尿病的患者我治了不少,至今没有重复的药方,每个人的体质,得病原因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千篇一律用一个药方?就算是一个人吃几天也要换新的药方,因为病情在演进,治疗在深入,每次回诊都是新的病情,新的药方,因为中医是一个调整虚实阴阳的过程,如果寒了,就用热药,经方只要辩证准确就是100%有效的。再去看西医,一直在进化,今天推翻明天的,去年的今年已经推翻。自己发明的抗生素,自己说有多少副作用,危害有多大。有时候由于工作耗费精力过多,我也给自己开点中药滋补一下,因为知道那都是好东西,四川一些名医也有在冬至或夏至喝养生长寿方的习惯,很多名医都享高寿就是这原因。一盏灯犹如生命之火,喝经方如同在里面添酥油,越点越燃。
而西医有几个觉得西药是好东西平时吃的?因为都是化学合成的药品。经方中药是调节阴阳,补气益血的,譬如给很多心脏病人开的复脉汤,里面有阿胶,有人参,红枣,又甜又补血,多好的东西,即便是普通人吃下去也感觉到补得气血充盈,精力充沛。而西医给癌症化疗的药,你让他们西医自己输去,吓死他们,正常人输了还不一定能不能活下来呢。
其实疾病不难治,关键是要有择法眼,找到正确之路。中医是对待病是温厚的,宽容的,提高患者自己的免疫力,让病人因为身体强壮阴阳平衡而痊愈。而西医对待疾病是暴力的,两败俱伤的,像杀红眼了的猛兽,进去就不分青红皂白扫射一番,非赶尽杀绝不可!让你去解救人质,你去把绑匪连人质带家里的古董家具全部干掉,临走再把房子烧了。温柔点,坐下来和绑匪谈谈心,让他自己主动改邪归正不是更好吗?给人质喝碗十全大补汤,让他有力气把绑匪耗死了,人质活得更健康了,这就是最有智慧的经方中医!
标签:
转载 |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希望呢对大家都有所启发。我患者里有个刘老太太73岁了,这个老太太最头疼喝中药, 60多岁的时候呢因为一直有哮喘,吃激素药,吃了一段时间第一开始一吃就不喘了,后来吃激素也不管用了。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心脏病,心慌心悸,心脏肥大,高血压,肾囊肿肾结石,头晕,嗜睡等各种疾病。
北方的冬天很冷啊,几乎一到冬天就因为感冒去医院输液,就这样折腾几年,产生幻觉了,到处都是人每天演电影,看到她儿子被打了,被警察抓走了,她父母(已故)在窗户上看她。家人呢就送到西医院去检查原因准备治疗幻视幻听,当时恰巧是冬天,医院里面热,外面冷,出个门感冒了,医院就给她输液,第二天一口痰没上来就进了抢救室,转成了急性肺炎,大小便失禁,动不了。医院解决不了,幻觉也就这样了,大小便也注定失禁了,家属没办法托人找到我。
当时因为输液是寒凉的药,本来患者本身阳气不足,肾阳不足,又用了寒凉的药,我第一剂药先补阳。因为在输激素药,脉也摸不准,一息有7至,脉洪大有力,人却虚弱的动不了,说不了话,输激素药时心脏难受的受不了。已经处于病危状态,只有先用附子回阳救逆了。
生附子用到了200克扶阳救逆,当天晚上就能憋住尿了,大小便恢复正常了。我劝患者早点出院吧,激素药输下去只会加速死亡,西医不会扶阳,只会透支肾阳,燃烧你的生命之本来让你暂时舒服些,等肾阳都烧完,这个人基本没救了。
出院后我换了处方,病人现在需要的是加柴而不是透支肾阳,我给她开始调理,病人舌头僵直不容易说话,心脏病心室肥大,幻视幻听等。
这是当时的问诊记录(唐某,内蒙古呼和浩特,74岁,15年高血压史,一直每天吃降压药,上午睡一上午,晚上9点多困,能马上入睡,入睡后尿憋醒,夜尿2次,不定时醒。能马上入睡,不多梦。不感觉饿,喜欢咸的,一天便2次,大便颜色因为吃药深色的,香蕉状,无味,拉不干净,不粘,小便淡黄,尿完还想尿,尿顺畅,不刺痛灼热,不口渴 ,喜热水,手脚冰冷,手冷到手腕,脚冷到小腿,不出手脚汗,一直疲惫中,早上起床头大脚轻,早上无感觉乳头涨,月经42岁就绝经,做过绝育手术,脉象有力,明显。主要不舒服是上午昏沉要睡觉,中午吃完午饭睡一下午,晚上总见窗外有鬼,有活着的人也有死了的人,还有小孩猫狗,带口罩的人等。心室肥大,肾囊肿肾结石,舌头僵直,说话不好说,懒言,精神不好。很少出汗,今天早晨可能因为喝的热药的缘故,出了一会。平时很少出。呼吸还有痰音,比以前轻了,寸脉强一点,关脉比尺脉稍弱,尺脉摸不到,不沉不浮,重按更强,一息大概4至。)
主要药方如下:
吴茱萸二钱,炮附子二钱,桂枝二钱,干姜一钱,麻黄二钱,茯苓四钱,生半夏一钱,川穹三钱,当归三钱,泽泻二钱,补骨脂二钱,乌药三钱,细辛二钱,炙甘草二钱,人参三钱,通草二钱,小麦二钱,白术三钱,生附子二钱,皂荚二钱,桔梗三钱,白芍三钱,生地三钱(生地要酒泡半天)生姜5片,红枣15个撕开多瓣不用去核。
这次为什么没有用枳实,包括栝蒌实,就是因为老人的心脏这个问题呢,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的,而且在冬天的时候,也是治不好的。但是冬天的时候治疗肾病是有效的,包括治疗她的肝病都是很好的。但是我没有给她治疗肝的,这次基本上都是在固她的本。让她稳住。抓6副药,早中晚吃6天再来复诊。
吃完后反应喝药后比较舒服,于是继续固本,老人情况比较复杂,舌头僵硬是因为有轻微的中风,幻视幻听是因为本身阳气不足,肾气不足,肾不能把阳气输送到大脑,心脏和肝功能都不好,肺部感染呼吸有痰鸣音是因为感冒传经引起的肺部感染还比较好治,吃药2周就已经彻底好了,剩下的问题比较棘手,后又3次变方辩证治疗,1个月后舌头灵活多了,可以说清楚话了,幻视幻听也没有了,建议继续治疗巩固一下,老人喝不进去药了,嫌药苦,说已经好多了没有问题了,心脏也不再难受了,血压也正常了,不用再吃降压药了,遂停药。嘱咐家属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能吃太咸,盐必须要换成海盐或者青盐,不能用市面上有添加剂的人工盐,造成肾脏负担。嘱咐其感冒后千万不能随便吃西药或者输液治疗,不然一定肾脏不堪重负又一次重蹈覆辙,后来老人有一次感冒找到我,也是一副药没喝完就好了的。
大部分的慢性病都是由于感冒误治转成慢性急性病的,感冒和急性病在经方看来真的非常容易治疗,快的1碗药,慢的也1个月以内也就痊愈了,根本用不着那么复杂,治疗起来非常的迅速。慢性病不敢说有多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般来说好治的病被西医拖的变成疑难杂症,但是最起码厉害的经方派中医治慢性病是能痊愈的,西医是终身服药的,终身服药的意思就是他们对这个病束手无策,吃一个治不好病的药等死,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试一试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智慧?
有时候也真的很郁闷,很无奈,明明很简单的一个感冒,让医院搞到快挂了,医院多会说你去等死吧,多会才想起来我,好像经方中医就是给西医擦屁股的,为什么在刚得到疾病的时候不能想到经方中医?吃2副药就解决问题不好吗?非要搞到快死了再往回救,不受罪吗?
标签:
转载 |
名医名方 孔伯华 高血压经验方
孔伯华(1885--1955),谱名繁棣。中医学家。山东曲阜人。学自家传。早年任北京外城官医院医官。1929年被选为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临时主席,率请愿团赴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收回“取缔中医”的成命。后与萧龙友合办北京国医学院并任院长。在20年代就已闻名遐迩的北京四大名医,为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这四位医家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对近百年来中医界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建国后,任卫生部顾问、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学术上,主张病必求其本,临证注重湿与热。以善治温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药,为医林所景仰。著有《时斋医话》、《传染病八种证治晰疑》。有《孔伯华医集》。
孔伯华的认识
风火痰瘀虚往往复合致病,现代人体质大多属于阴虚肝热脾湿型 此型体质更易出现风火痰瘀虚四种病理改变,患高血压的几率也更高 集滋阴、清肝、熄风、化痰、利湿于一方,创立了治疗高血压的名方。
高血压清滋抑化和调方
生牡蛎15克,细生地15克,川牛膝15克,滑石块15克,橘络15克,橘核15克,生赭石12克,旋复花12克,炒知母10克,炒黄柏10克,霜桑叶10克,杭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法半夏10克,白僵蚕10克,霍石斛30克,生石决30克,桑寄生30克,云茯苓30克,全瓜蒌30克,羚羊粉1.2克
临证加减法
肝阳上亢:减去法半夏,云茯苓,橘络,橘核
肾阴亏虚:加海蛤壳30克,生鳖甲,龟板各15克,玳瑁10克
肝肾不足:加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炭各12克,山萸肉10克
风邪上扰:加明天麻10克,双钩藤 30克
肝火旺盛:加胆草炭,苦丁茶,焦栀子,夏枯草各10克
痰湿内盛:加建泽泻15克,炒白术10克
耳鸣症状:加生磁石20克,辰砂3克,九节菖蒲15克
肢体麻木:加豨莶草15克,威灵仙,秦艽,丝瓜络,青连翘各10克
偏头疼痛:加川芎,嫩白芷各3克
视物昏花:加入密蒙花,木贼草各10克
湿热偏盛:加川萆薢15克,生薏苡仁30克
肝气不舒:加香附米,川郁金,佛手各10克
胃阴不足:加霍石斛30克,天花粉15克,肥玉竹12克
神志不清:加九节菖蒲15克,川郁金10克
标签:
转载 |
前年有一个网友来看病,也只是调理身体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诉求。后来得知她竟然有糖尿病,体内装置了一个胰岛素注射器,定时给药。
她这个糖尿病其实20年前读高中就被发现,从此开始吃药治疗,直至现在用胰岛素。
这病人,身体比较消瘦,骨感明显。但是因为正值盛年,有胰岛素维持,所以也不见有什么很虚弱的症状。
但是我就给她开了个当归建中汤加附子,一次持续吃下去。
结果两三星期后,她就回报说,各样感觉都很好,吃好,睡好,精力足。另外,她还发现她的胰岛素用量减少了。
我问她,怎么样减少呢?她说,就是原来要用到某个量才能控制到血糖正常,现在发现只需要比较少的注射量都可以维持血糖正常了。
小建中汤因为有麦芽糖的关系,甜味非常严重,假如按照西医的观点,是犯禁忌的。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甜甜的药喝下去能让胰岛素注射量下降。
我说,哎,你这样继续用下去,我想你的糖尿病会彻底好转也说不定。
很可惜,她说,我已经习惯了这胰岛素,目前这样的状态我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所以她并没有继续一直吃下去。
欢迎加我微信公众号,ID:eyetells2014
标签:
转载 |
标签:
转载 |
标签:
转载 |
标签: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