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女儿

非典

新冠

分类: 纪实
        女儿生于2003年8月,出生前我们已经给她取好了大名、英文名和小名。女儿小名典典,纪念非典。
        当年那场非典可谓“来无影,去无踪”。北京非典疫情于当年春天集中爆发,入秋后就被迅速扑灭了。对北京居民而言,那场疫情持续不过半年左右,并且一去不复返。疫情期间我们的生活过得平静而快乐,几个月居家休息,每日到杳无人迹的玉渊潭公园散步,好吃好喝,静静地等待女儿出世。典典的到来让我们这对中年夫妇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图片:女儿(中)作为嘉宾出席了巴斯夫当年的《小小化学家》活动开幕式

       女儿生于非典,上幼儿园,读初中高中,一路顺利。然而,世事难料,在高中毕业和高考的人生关键阶段,女儿竟然还会面临一场远比非典严重且旷日持久的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在瞪着她。生于非典虽然
标签:

李淑一

金霭玲

十五格格

分类: 随想


1965年,李淑一女士赠送给载涛夫人、末代皇婶王乃文一幅她本人抄录的毛泽东词作《蝶恋花  答李淑一》。
1997年,本人因独家报道末代皇帝溥仪最后一任夫人李淑贤女士病逝的消息,结识了载涛孙女、“十五格格”金蔼玲大姐。几年后刘永和金霭玲夫妇赴澳洲与女儿汇合,临行前将这幅字赠与本人留念。多年不见二位好友,十分挂念;原打算退休后去澳洲看望他们,可惜疫情不止无法成行。在2021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特发此文,遥祝他们夫妇及女儿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标签:

印度

小弟

维嘉亚

库玛尔

分类: 纪实

维嘉亚·库玛尔一家四口

【我的印度小弟维嘉亚·库玛尔】

        我有一个印度小弟,名字叫维嘉亚·库玛尔。我俩认识已经14年了。
        2005年元月,我去印度做了半个月的“自由行”,即通过旅行社购买往返机票,旅行过程则完全自主。在从位于印度中东部的该国第四大城市海得拉巴乘坐大巴前往第一大城市孟买的途中,我的同座正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维嘉亚·玛库尔。
        库玛尔当时看上去属于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印度人,黑瘦、很健谈,但英语很烂。一般而言,印度人的英语水平跟他们的生长环境和受教育水平成正比。库玛尔刚刚从乡村考取大学,英语自然很差,语法混乱,连不成句子。好在我有孟加拉国两年的工作经历,对南亚人的英语了如指掌、应对自如,所以跟库玛
标签:

中医

复兴

分类: 随想
前些年跟长辈一次偶尔的谈话,我才知道我已经去世多年的三姨夫裴广廷大夫(当年赫赫有名的“上海肺外科一把刀”——原上海第二结核病院外科主任)竟然是我外公——一位老中医的学生。
实际上,早先我曾在网上看见一位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老人写的回忆文章,谈及他和一帮同学师从“江南名医曹礼庭”的往事。当时我还有些纳闷,后来听长辈讲起三姨夫这位震旦大学医学院高才生正是因为听外公讲课才结识了三姨,我才意识到这些都是真的。联想到我母亲讲过,她曾坚决反对黄花大闺女三姨嫁给离过婚的三姨夫。为此三姨夫还专门请母亲吃了大餐,企图“贿赂”这位二姐。我母亲在家大排行老三,姐妹排行老二,但因为工作早而对父母支持较大,在大家庭中威信颇高,在重大事情上拥有相当的决策权。这种余威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至于外公这位江湖郎中究竟是怎么俘获了西医学生的心,现在已无从考证。听母亲讲,外公年轻时能说会道,抗战期间出任过伪保长之类的职务。
据说民国时期官方就已经开始抑制中医、倡导西医了,真实情况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外公迷倒一片西医学生的故事至少可以从侧面证实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为什么西医学生会被老中医吸引了呢?至少
标签:

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

扁鹊

分类: 纪实

        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近日在“医祖扁鹊行医圣地”河北省内丘县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两百多位中医药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问题,重点关注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标准化等焦点问题。
        本届中医药文化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等行业协会与邢台市政府主办,内丘县政府、北京2030健康医学研究院联合承办。大会的主题是“再现扁鹊精神、坚定中医信仰、凝聚文化力量、助推产业发展”。大会设立了主题分论坛、主题对话、招商引资对接会和中医药大健康成果展。
分类: 纪实

今日(9月8日)有幸参加了《永恒的爱——纪念盛中国音乐会》,盛中国先生的夫人、钢琴家濑田裕子女士以及吕思清、陈允、刘云志、谢楠、高参、何畅等小提琴家以及多位音乐学院学生演奏了盛中国生前喜爱的中外名曲。钢琴伴奏分别由濑田裕子和郝楠担纲。盛中国夫人濑田裕子显得十分激动。她不仅讲述了自己与盛中国相识的过程,还激情演奏了一首首她和盛中国都很喜欢的乐曲。
(2019-09-07 20:46)
标签:

退伍兵

面包

分类: 纪实
这个故事非常简单,但不知道为什么几十年来我一直放心不下,不吐不快,非要写出来不可。
故事大概发生是在文革结束前夕,具体时间忘了。
故事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退伍军人A,一个是我的父亲。

时间过去太久了,只记得A是我们家世交的亲戚。某年亲戚通知我父母说她退伍的晚辈亲戚要来我们家小住几天,请接待一下。我父母乐善好施、热情好客,家中经常来客,我从小都已经习惯了。
某日,A终于来了。一位解放军退伍兵。他的行李很简单,一个军挎包和一个旅行袋。A的长相我已经记不清了,就算是个圆圆脸吧。
我们全家自然很热情,妈妈是无锡人,厨艺高强,不在话下。按照母亲的习惯,肯定是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客人自然是吃得赞不绝口,妈妈更是乐在其中。这是我们家的传统,父母的好友、同事和邻居都知道我妈妈是做饭高手,星期天和逢年过节我们家常常会来一些不速之客,专程前来品尝母亲的手艺。A在我家小住几日后说他要去洛阳附近看几位战友,过几天再回来。
临走前,A拿出一个非常大的面包,说这是部队发给他回乡途中的干粮,带着去访问战友实在不方便,先放在我们家,待他归来时再带
标签:

青春之歌

徐夕强

紫砂盘

书法

分类: 纪实
     


       日前,宜兴好友徐夕强先生受福建蓝奇影业有限公司的邀请,来京参加电影《青春之歌》上映60周年暨谢芳从影60周年纪念会,向杨沫研究会和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分别赠送了他的紫砂盘和书法作品;同时,他还向数以百计的其他来宾赠送了书法作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人在此向徐先生表示祝贺。



(2019-07-17 22:24)
标签:

费孝通

李昇明

杂谈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作者李昇明先生生前古装照


        我与李昇明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去年十月初在他的《文化会客厅》上,之后又见过两面。五月初李先生发微信告诉我,在西山租了个地方继续做他的文化会客厅。谁成想,当我还在计划什么时候上山去找他的时候,他已经突然离世了。得知噩耗时我异常悲痛,虽然痴长李先生几岁,但对费孝通先生的研究,他让我感到非常惭愧。这件事要从长辈们说起。
        费孝通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他唯一的姐姐费达生先生,而费达生先生是家父三姑周翊的终生闺密,她俩不仅是许墅关苏州蚕丝学校同学,一起留日,而且直至80多岁,两人还保持密切联系,常常结伴旅行。虽然我从未见过费家姐弟,但从其交往的朋友就足以判断其人品。
   
标签:

阿尔法狗

分类: 转载

王元:阿尔法用古人的智慧战胜我们

2016年03月21日11:47    新浪体育 微博 我有话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