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2-03-19 19:40)
标签:

学习

质疑

思考

探究性学习

聪明

分类: 教育教学

“学问”这个词,真的很奇妙。“学”和“问”本来是两件事。《周易》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讲的是,学以积累知识,问以明辨真伪,两者紧密联系。后人索性把它俩组成一个词,寓意是两者相互促进,融于同一个学习过程之中。启示我们,学必有问,有问才有学。

明代思想家陈献章讲:“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大意是说,学习要有质疑的精神,有疑问才能学有进步,疑问乃是觉醒领悟之基点。

明代心学的开启者是陈献章,后来集大成者是王阳明,

(2021-08-23 18:32)
标签:

教学

满堂灌

学习方式

潜能

探索者

分类: 教育教学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传统的教育有一种通病,就是重教而轻学。陶行知当年就曾批评我国的学校教学分离,重教太过,像是“教校”。他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一百年前提出的这个观点,现在依然能使人清醒、震惊。

看看今日现实,还有不少老师误以为教学就是讲课,讲的越多越细越好。千辛万苦的满堂灌,结果却是剥夺了学生学习与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低下,而且会养成依赖性。

近几年,各国教改的经验多种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

标签:

郑板桥

规律

创新

概括

文风教风

分类: 教育教学

扬州八怪纪念馆的展厅门前,有一幅柱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原作落款有注:“与韩生镐论文,郑板桥。”对联本意是指导学生韩镐写作的,后来艺术界有不少人认为这是郑板桥绘画的经验总结,教育界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可用于指导教学,再后来则被广泛应用于思想作风建设。一幅对联能够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同,实属罕见。

标签:

学习

学问

思维

创新

学风

分类: 教育教学

     紧密联系,不可分离。《尚书》中讲: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大意是说,好问则知识充裕,只凭自知则见识狭小。《尚书》大约成书于前五世纪。那时就已提出好问之说,真的是智慧非常。

《易经》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把勤学与好问视为君子之德。

孔夫子教学,不曾滔滔不绝的灌输,而是在与弟子问答对话中探究义理。《论语》当中,颜渊问仁、子贡问友等等,近五十处。有一次,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称赞说:“大哉问”。孔子自己亦是虚心好问,所以“子入太庙每事问”成为佳话。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问辩之风日盛,促进学术繁荣。后来,王国维在总结历史经验

标签:

教学改革

学为主体

耶鲁大学法学院

满堂灌

教师

分类: 教育教学

耶鲁大学法学院有两幅浮雕。学院正门的一幅:老师在讲课,慷慨陈词,眉飞色舞,而下面的学生在睡觉。学院后门的一幅:学生们分成两排,争论的不可开交,甚至在相互指责,而老师在睡觉。

对此如何解释,并无标准答案。参观者有的赞不绝口,有的不以为然。我觉得,这里反映的是教学改革和学生成长的变化。作品虽然有些夸张,但能引人深思,就已经了不起啦。

标签:

立志

担当

危机

奋斗

虞诩

分类: 思想教育

标题中的两句话,原来出自《后汉书·虞诩传》。东汉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叛匪作乱,攻杀县吏。大将军邓骘任命虞诩为朝歌县官。虞诩的旧友为他临危受命感到忧虑,虞诩却坦然笑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大意是说,立志不求易成,做事不避艰险,这是我的职责。就如同砍柴伐木,如果不遇难以砍伐的盘曲的根、错乱的节,怎能识别刀斧的锋利呢?虞诩上任后,采用许多妙策平息了叛乱。

后人常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来告诫人们,惟有胸怀壮志,坚定不移,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才能获得成功。

 

标签:

线上学习

智慧社会

信息素养

创新

分类: 教育教学

    疫情将加快我国智慧社会的进程。在经济负增长的同时,线上经济是正增长的,而且幅度很大。人们的生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在变化、优化。线上工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意义重大的智慧进化。

在变革的大潮中,医院、学校变得相对较慢,这是特点,并不是缺点。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有着千差万别的人。

线上学习的数量很大,可是效果参差不齐。据统计,43%中小学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比在校学习的效果差。看来师生都有个适应的过程。“线上线

标签:

人生

梦想

成功

上海财经大学

分类: 思想教育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在2016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录)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无论你想过怎样的生活,都希望你能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任何时候都不放弃梦想。

谈及梦想,有人说,这是一个梦想泛滥的时代,每个人对此都能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梦想缺失的时代,多数人缺乏应有的坚持,总是流于想法、沉于安逸,甚至堕于苟且。那么,作为新一代上财人,大家究竟该如何看待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又该在梦想起航前怎样做好心理建设?借这堂最后一课,我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首先,寻梦须有志,梦想的称重机是责任与情怀。

歌德说:“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爱尔兰人也有句格言:伴随着梦想而来的是责任

标签:

学习

方法

能力

主体性

华师一附中

教育

分类: 教育管理

    据《楚天金报》报道,从1998年至今,华中师大一附中连续15年升学率百分之百,高考重点率、高分率在湖北省遥遥领先。这所正在向世界一流中学迈进的中学,有着怎样的法宝?昨日,华师一附中张真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面对来自全国近百名校长,从教40年的张真自己揭秘了。

    张真认为,学校出成绩得益于“两把刷子”,这是老师们长期智慧的结晶。具体来说,一是把时间还给学生,在必修课上老师实行“五四〇”方案(上午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不占用晚自习的时间讲课,把时间留给学生复习、预习;周末一般不补课。高中三年,华师一的学生文化课至少比别校少上一个学期的课。剩余的时间,交由学生们自行支配。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华师一附中的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他们还制定了15个学科学习方法、8个环节学习方法和5种方法论学习方法,供学生们学习。

   10余年来,心理教育一直

标签:

人际关系

现代化

学会共处

自我中心论

教育

分类: 思想教育

    复旦大学研究生被毒死的消息,令人震惊。目前,凶手到底是谁?作案动机是什么?仍然要等待公安机关的最后确定。近几天网上的帖子很多,流露出一些异样的情绪同样令人忧虑。例如,有人说“我也曾想干掉过我的室友”;“幸好我杯子随身带,否则早没命了”;“幸好我不住在校内”等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曾经有人对12所高校“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三成大学生对寝室矛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另有三成大学生则认为,最不开心的是寝室里与室友们的矛盾,这包括睡觉关不关灯,起床的轻重,性格冲突和钱财纠葛,还包括“别人莫名其妙的成功对自己的伤害”等等。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寝室关系紧张,再次把“学会共处”的任务提上日程。

    从学习的理论来说,学会共处与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同等重要的,而且是相互交叉的。光有知识,可是不会共处,就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