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福楼拜

日出

王开岭

奥威尔

枪口

《精神明亮的人》是王开岭的自选集。自选者,自我倾心之作也。有些作品,藏在深闺竟然未被重视,作者便按捺不住,穿堂入室,径直将那可人带至厅堂,倒要看看这帮读者,识也不识这佳人如许?

 

(2014-11-23 19:32)
标签:

文化

弹指间

凤凰台

莫愁

李白

似乎是这样的,一些特定的时间,不谈点诗歌似乎就远离了“风雅”二字。

标签:

情感

顾城

李英

刘湛秋

谢烨

一个女人的墓碑说:“一个美丽、快乐的心灵之旅已经结束。”生命的终结,不知能不能化解人间的爱恨情仇。据悉尼的文友证实,李英(麦琪)早于20141月离世,半年后才有纪念文章出现,恐怕是遵循李英自己的愿望:想一个人静静的走。

去年年底,一个纪念顾城的视频《流亡的故城》就开始流传了。这个视频的创意很不错,非常值得一

标签:

徽州

女性的觉醒

黄梅戏

韩再芬

聂圣哲

聂圣哲先生在微博里说,他编剧、王延松导演、韩再芬主演的《徽州往事》将要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公演了。此前,这个剧目已在广州、苏州、南京等地上演过多次。聂先生还说,说这是中国目前最好看、最耐看的一部戏。他还承诺:如果看后不满意,可以全额退票款。

那么,《徽州往事》是否真如聂先生所言,是一部不容错过的黄梅戏呢?

就剧本而言,《徽州往事》有两大突破:一个是对传统的贞操观念的突破;另一个突破,则是女性

标签:

庐隐

萧红

萧军

多妻制

婚姻爱情

我最怜惜两位女作家,一为萧红,一为庐隐。

人生大事不过生死,而两位女性的命运,竟然有着令人惊奇的相似之处。

萧红一出生被认定命贱不祥;庐隐出生当天外祖母去世,被认为是灾星。在她们短暂的人生中,均有差点被家人送命的经历。萧红因与已婚男人私奔,家人有勒死萧红的想法;庐隐则因为哭闹,险些被父亲扔到海里。

(2014-06-30 08:52)
标签:

故土

精神家园

乡愁

拆迁

唐诗宋词

“思归”是古典文学的永恒母题。“叶落归根”之说,就是“思归”母题最深沉的表述。换言之,人们普遍的“思归”情怀,表现为对故土的眷恋至死方休。

唐诗宋词中,有很多坦诚而直露“思归”语言。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故乡方来人,诗人便迫不及待询问故乡的人事,甚至爱屋及乌,关注到故乡的梅花。故乡的一切,都能搅动游子的寸心柔肠。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也是典型的一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乃送别场景,仅仅在乐曲中重温,也使得游子心头飘起了片片“思归”的愁云。

(2014-06-09 11:33)
标签:

阎连科

卡夫卡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拆迁

最近,阎连科获得2014年度卡夫卡文学奖。继村上春树之后,这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鉴于卡夫卡文学奖有和诺贝尔文学奖重合的先例,阎连科可能引发中国再夺诺奖的猜想和热议。

阎连科当然是小说家。当我说喜欢他的散文时,不免会引起一些怀疑目光,这正像你去恭维一个音乐家的识谱能力,甚或是赞美一个网球手篮球打得不错。尽管如此,我仍想说说阎连科的散文。

我之所以喜欢阎连科的散文,是因为有窥探癖,而散文写作有着直截了当的泄密性质。当然,我只

(2014-06-06 12:15)
标签:

教育

校刊

高考

日记教学

演讲

学生写字的时候,我就看书。

学生从好奇的探头探脑到完全的熟视无睹,一年时间还不到。渐渐地,学生意识到我并不是他们见惯了的老师——那种喜欢在学生写字时威严地走来走去的老师。他们专心地写他们的字,我专心地看我的书,两下倒也相安无事。

最后的高考岁月里,我们做做卷子、讲讲题目、听听讲座、看看课外书、写写诗歌和札记,乃至参加各类的比赛,一样也没有耽误。昨天,终于上完了最后一堂课。

我们的课前演讲,也从来没有停过。最后的两次,两个男生都不约而同讲起了《三国演义》的

(2014-05-28 16:30)
标签:

高三

华盛顿邮报

错过

诗歌

酒杯

文化

2007年,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一个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计45分钟。地上,放着一顶口朝上的帽子。

大约有两千人从男子身边经过,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赶路了,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最终,男子共收到32美元。 

没有人知道,这是《华盛顿邮报》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主题是关于感知、品味和人们的优先选择的。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

(2014-04-21 18:20)
标签:

萨特

波伏瓦

宗教信仰

同伴的力量

自由

文化

我读波伏瓦,大约在大学。囫囵吐枣式的阅读,留下了一个叫海狸的奇怪女人的形象。而她身边的萨特,虽然写出了我读了几次都没读完的宏篇巨作《存在与虚无》,在我那以貌取人的岁月里,也只留下了眼镜、烟斗、老男人这样简单的符号。

倘要问:是谁成就了波伏瓦?很多人大概会不约而同地说:萨特。对此,我不置可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