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3、散文

汪曾祺与秋海棠

                                                                     玉磬

 

做汪曾祺纪念馆展陈大纲与展板深化设计时,我曾向汪丽纹请教过汪老家的掌故。她是汪老第二个继母任氏的大女儿,与丈夫金家渝住在高邮市竺家巷九号,原“汪曾祺故居”内。

“我们都叫继母为娘。”汪老《我的母亲》一文中曾用括号注明。

我便问丽纹阿姨,1981年汪老首次回乡,见到任氏娘,怎么称呼?

“娘!我大哥当时,就喊了一个字。”

丽纹阿姨顿了顿说,后来,我娘称呼我大哥“大少爷”。我大哥属猴,我娘也属猴,娘比我大哥大一转。

这里说的“一转”,是12岁。

当时陪同汪老的朱延庆、陈其昌先生都曾对我讲过,汪老到得家门口,本意欲行跪磕、下拜之礼的,被人拉住,扶了起来。

任氏娘陪伴汪老的父亲,度过了漫长的沧桑岁月。期间,汪老的妹妹海容死于饥馑,小妹陵纹逃荒到安徽,“所适殊非偶”,那是不堪回首的一页。

汪老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后娘不好当。我的继母进门就遇到一个局面,前房(我的生母)留下三个孩子:我姐姐,我,还有一个妹妹。这对于 后娘当然会是沉重的负担。

第一个继母张氏,婚前就患有肺结核,当时叫肺痨病,咳嗽得厉害时,周身无力,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还盗汗。张氏娘婚礼拜堂时,是服用了一种进口的杏仁露压住咳嗽的。

对于张氏娘,汪老写得恳切:也许我与娘有缘,娘很喜欢我。

每次娘归宁,晚饭后回来,娘搂着他坐一辆黄包车,年幼的他手里拿着两根点燃的安息香,偎在娘怀里。读小学一年级的冬天,有一天放学回家,他大便急了,憋不住,拉在裤子里了,兜着一裤兜屎,一扭一扭地回了家。娘一闻,二话没说,赶紧烧水,洗了屁股,擦干净了,让他围着棉被坐着。接着就给他洗衬裤刷棉裤。她不但没有说一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在大家庭里,幼年丧母的他,回赠娘与长辈的是童心和爱。每年大年初一,汪曾祺将黄腊梅、红天竺,用极细的铜丝穿成珠花,送给祖母,送给大伯母、继母。看她们梳了头,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

张氏娘死于肺痨,与汪老的生母一样。

汪老记述:

我的生母姓杨。我不知道她的学名。杨家不论男女都是排行的。我母亲那一辈字排行,我母亲应该叫杨遵什么。

晚年的汪老在北京,写信给居于镇江的大姐询问娘的名字,大姐回信说:叫强四。后来,杨氏娘家这边的杨汝栩先生著文,认为是昵称“祥四”。高邮方言中,qx这两个舌面音分辨不清晰,听起来“祥”“强”同音。

汪老的三个娘,都是识文断字的女性。张氏娘熟稔《女儿经》《金刚经》《心经》《高王经》。生母杨氏生于杨家巷,杨家是高邮的高门大姓。“杨八房”在清代的高邮,颇为荣显。

在《北京的秋花》文中,汪老这样写秋海棠:“花色苍白,样子很可怜。不论在哪里,我每看到秋海棠,总要想起我的母亲”。秋海棠,无疑是汪老的母亲花。

纪念馆展陈中,“汪曾祺母亲”是绕不开的一个点。汪老在他父亲书房中见过的母亲像,早已湮没无存。按照我们规划,本欲制作一幅创意木刻画,主题叫做“独居偏屋恋子深”。

所拟说明文字是:生母杨氏,字辈排行,昵称祥四。杨家是高邮大族,清代后期,十五年间,出了三位进士。杨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婚育后得了传染性肺病,独居偏屋,每天临帖练字,“字写得很清秀”。1923年咳血不止,病重不治,去世前担心传染,坚决不让人抱三岁的儿子汪曾祺见她。

当见到汪朗、汪明、汪朝三兄妹捐赠给纪念馆的汪老手绘《秋海棠》后,我放弃了原来的构想。觉得以《秋海棠》图代替木刻画可能更加合宜。

我见过两幅汪老手绘的《秋海棠》。题款“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那副,是汪老送给儿子汪朗与儿媳刘阳的结婚礼物。家乡高邮有一句老话:“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作为家长的汪老,在本该祝福一对人间小儿女幸福美满的时刻,用辛弃疾的句子,以“过来人”的口吻,委婉教谕,此际复杂的人生况味,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选用的这幅(如图),左侧巨石似手握,巨石上张着一口,口里斜逸出一支秋海棠,孤径向右伸展后,承受不了花冠的重量而下垂,看起来“花很伶仃,但是颜色很红”。

海棠图  汪曾祺绘秋海棠图

我曾经寻思,这画幅左侧,为什么是巨石?为什么不是汪家天井中的小花台?许是用巨石衬托秋海棠的生命形态与伶仃命数,更富有表现力吧。

我注意到,这幅画是199610月完成的,它距汪老去世,只有七个月。

我又查了搜狗百科,一边读着文字,秋海棠又称“相思草”“断肠花”,一边想着汪老书中的文字:“我只能从母亲的画像看看她”……

继续读,秋海棠的一个别称,令我大吃一惊——

一口血!  

                                        【原载《散文》2021年第6期】

             感谢张森主编、田静老师修改、润色

                                   感谢高邮博物馆吕志伟、顾伟提供扫描图

 

作者玉磬,男,本名王玉清,中国作协会员,现供职于高邮市剧目创作室。

阅读    收藏 
分类: 1、诗歌

《北京文学》2021年第1期目录

/作家人气榜/

蝴蝶飞呀(中篇小说)/范小青/36

生活的富矿和陷阱(创作谈)/范小青/83

/现实中国/

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报告文学)/陈启文/4

/好看小说/

有时雨水落在广场(中篇小说)/文珍/84

说谎的人(短篇小说)/古宇/107

太阳升起时的静脉曲张(短篇小说)/盛可以/125

江滨公园的婚礼(短篇小说)/潘逸飞/131

徐东小小说三篇/144

申平小小说两篇/148

/新人自荐/

幽香君子兰(短篇小说)/甘学荣/152

至真至美中国兰(点评)/赵兴红/161

/天下中文/

跂而回望(散文)/阿成/164

和石头一起生活(散文)/李延青/169

儿时的记忆(散文)/罗大佺/176

陌上凤来仪(散文)/曾静平/180

/真情写作/

一只寻找树的鸟(散文)/周齐林/183

一双塞满玉米叶子的农鞋(散文)/关玉梅/193

开湖了(组诗)/玉磬/196

故园记(组诗)/姚辉/198

我对白草畔的仰望(外一首)/陈玉泉/106

荷花(诗)/徐英才/124

弱者的反抗没有底线(外二首)/王久辛/163

乡村记忆(组诗)/吴辰/208

/文化观察/

文化经典,怎样影响你的人生征文选登】

怀揣一个童话/苏富琼/201

我与《西游记》/丁肃清/202

《艳阳天》让我受益终身/周其伦/204

绕不开的那一篮菜、一篮花/李萍艳/206

 

开湖了(组诗)   玉磬

 

开湖了

 

阳光击打厚沉的

冰面

云头上的风下来

猛掀

哦嗬!一眨眼碧波涣涣

 

这绿汪汪、体痒痒的绸缎

一叠叠来,一卷卷去

受不了嫩紫紫的

芦芽针,穿插缎面

 

湖阔天高,一块触摸屏

樯帆驶近

成群的白鹭,斜绕盘旋

喜冲冲的纷乱形影

满天“喀呀~喀呀~”的声音

 

游弋屏中的一排野鸭

腾翼急展,扑向界首荡滩

 

以我两颗黑芡实似的小眼球

 

从天空这一面凹透镜看

高邮湖是一颗大水珠

我得俯伏在淡蓝色天光中,细瞅一瞅

 

先露相的青桩鸟

让我渐渐辨出

斑驳杂色的水鸟头

一伸一缩

竟然还有不少

 

一尊水汽氤氲的微雕,从未被磕破

以我两颗眨巴、眨巴

黑芡实似的小眼球

 

而我俯身于恍惚的倒影

也只认得特别随性的几只

羽色鲜亮的水鸟

还被莼蒿、蒲草、芦柴遮掩着

 

呢喃

 

湖上,满是飞燕的

呢喃

 

这第一个音节

表达了燕子的讶异:对泥土、对湖岸

第二个音节

则一定与它穿飞于湖天的喜悦有关

 

——喃——

这光滑漂亮的湖,肚皮舞活泼地翻转

一群俊俏轻快的燕子,在穿针引线

 

呢喃

多少人,面对着大湖的碧绿无边、涟漪点点

 

开渔门

 

白云蓝天,拉开帷幕

那是前年六月一日


把新结的、旧晒过

  拉开来

纲举目张

撩起湖水叮叮咚咚的帘珠

 

大湖体内,一幅幅渔网

分合那些青紫琳琅一排排


鳞闪,鱼藏

摇曳水花,晃动清波

 

浪头中,又甩出一阵阵彩霞和渔歌

湖面上,扬起渔夫们一张张

灰釉的脸


奋迅驰骤的铜头鱼(黄箭)

脱网之后,满湖的惊心动魄

 

暮雨归帆

 

霏霏细雨打在傍晚

打鱼人身影淡淡

映现

在丝网、竹竿圈围的那一边

湖面很宽

湖水幽蓝

仿佛专门让远眺的双眼,尝鲜

 

堤岸,是大湖门槛

近水芦苇,荷花浅滩

像门前花坛

等渔船先后

转舵杨家坞

或万家塘这儿的湖湾

雨点接着雨点

不用打伞

 

此刻四周,万汇涓涓

纷披而归的群帆

如湖中密密匝匝的鳞片

 

湖上时间

 

离岸,疾驶

游船被湖风猛掀

在云中滑行

向着无涯涘的天顶

 

一晃又一晃,湖颠,浪簸

艎板上欢呼,放歌,拍摄

一波又一波,踊跃,忙乱

不觉日之将暮。没有人,哦,没有人

揭得开油光发亮的长天紫色

 

湖上夕阳,多角度抢入镜头

大众明星般喧腾,持续一刻又一刻

返航了。鱼在尘外,了无惊猜

人们带回戏浪的谐趣没有

兜头的风,又吹拂好久

 

在苍苍湖面上,不经意间回首

神仙们放养了一湖的波光鸥鹭

带不走

 

野天鹅

 

天未崩,地未坼

菱花镜子也无裂纹

这一面淡水湖上,最后的

一根天鹅翎

飘逝于何年何月,哪一天,什么时辰

菰蒲愣怔

 

四周野茫茫的,犹自回响着

野天鹅奋跃癫狂的扑翅声

暗绿的湖水,涌起细浪一层层

 

野天鹅,野天鹅

那是诗人何其高迈的不羁之魂

 

——当我退守于高邮湖

它在面积上相当于一百四十分之一的江苏

野天鹅遗世的如交谈一样的鸣叫声

常常让我独自出神

 

大青螺内

 

它已不要亮出仪轨

仍在享受与水的融合

它甚至可以一头扎进泥水里

看不出任何别扭

只是河水打转

围绕它这只铁壳大青螺

不显山不露水

扭成了

水中的不明飞行物

 

没有特别的螺旋结构

就让一条水流安顺地

必定遵循此间惯常的格式

一刻不停地旋转

地球引力似乎也已消泯

满天星斗的眼睛,眨了又眨

 

人们都看不出这条河,流淌到这角落

有没有被扭动过节奏

螺蛳壳内做道场

原来是这么一条小小的蚂蟥

 

茭白老了

 

蛤与螺的藏身处

苗慢慢冒头

在湖边长成菰

蓝色精灵鸟笑它——

“叫什么来着?

孤家寡人,草包一个!

 

长着长着,老了

芯枯如墨

蝌蚪们绕膝

蛙鸣惊喜

虾跳,鱼跃

远了的,忽而又近了

 

这样的茭白供奉着一座心庙

心庙里贮满

虔敬的香灰,无关晴雨了

 

作者简介

玉磬,本名王玉清,中国作协会员,现供职于高邮市剧目创作室。

阅读    收藏 
分类: 5、其它

 

扬州四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

根据中国作家协会最新公布的2019年新会员名单,2019年共发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615人,其中江苏省44人,扬州作家王玉清、朱洪志、张海清、蒋亚林名列其中。(市作协供稿)


中国作家协会公报
2019年第2号)

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2019年发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615人。入会日期为2019625日。

现予公布。

中国作家协会
2019
717

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新会员名单
615人)

北京17

于建国、马力(马伯庸,满族)、王也丹(女)、王彦苏(三水小草,女)、叶宏奇、付强、师力斌、许紫琦(铁扇公子,女)、李晓波(蒙古族)、李智明、何坤南(喝口小酒)、汪再兴、张云帆、陆显钊(南无袈裟理科佛,侗族)、周树莲(女)、曹亚红(袖侧,女)、曹桂林

上海12

王风(缎轻轻,女)、朱少伟、朱珊珊、孙琴安、杜海清、张文龙、陈苏(女)、姚海红(姚海洪)、徐亦嘏、徐锦江、唐吉慧、葛圣洁(女,回族)

江苏44

丁俭(丁及)、于兆文、王子文(任怨)、王玉清、王顺法、王彪(王道)、卞友文、白全明(鹅是老五)、冯长远(宅猪)、朱付军(苏野)、朱洪志(我吃西红柿)、仲跻和、刘学安、刘基(朽木可雕)、苏迅、李云(女)、李庆杨(墨熊)、李萍(屏子,女)、杨莎妮(女,回族)、杨筱艳(女,回族)、汪兴国、张俊(黑凝)、张海清(张作梗)、张雯娟(花清晨,女)、陈武、陈恒礼、周韫(女)、庞羽(女)、赵允芳(女)、赵志明、段武明(卓牧闲)、贺涛(烈焰滔滔)、钱墨痕、徐云志、殷建红、高保国、高朝玉、郭姜燕(女)、浦仲诚、黄玲(女)、黄跃华、蒋亚林、谢漠兮(漠兮,女)、颜廷君

安徽23

叶青才、毕祥(毕子祥)、纪开芹(女)、李建设、李德民、肖汉泽、何世平、何更生、余林、应文浩、张烈鹏、张殿兵、陈巨飞、金妤(女)、金国泉、赵阳、胡大平、桂媛(女)、黄丹丹(女)、黄亚明、程绿叶(女)、储劲松、鲍劲夫

山东42

马晓康、马淑敏(女)、王万顺、王玉珏、王兆华(廖无益)、王丽萍(缨足,女)、王兵(余耕)、王新艳(辛夷,女)、丛华(丛桦,女)、冯恩昌、司建忠(黑夜不寂寞)、乔荣涛、刘月新(女)、刘东伟、刘成爱、刘青(女)、刘金凤(黛安,女)、刘培国、纪淑秀(秋窗,女)、李星(云天空)、李桂华(女)、杨帆(女)、杨奇、吴永强(老四)、吴新财、张吉宙、张伟(掠痕)、张胜兴(盛兴)、陈东亮、陈楠(云泪天雨)、邵珠(狂奔的蜗牛)、武学海、周永、郑伟(孔鸣)、高玉宝、高润光、姬德君、黄发有、黄旭升、葛思绪、傅彩霞(女)、魏胜吉

 

阅读    收藏 
分类: 5、其它

汪曾祺收入中小学教科书的作品、选入中考、高考试卷中做题干的作品

 

《下大雨》       苏教版    九年义务教育二年级语文下册

《夏天的昆虫》   苏教版    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

《金岳霖先生》   苏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 

北师大版  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

《葡萄月令》     苏教版    “现代散文选读” 

人教社版   “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陈小手》       北师大版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下学期语文

《胡同文化》     河大版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沪教版    高中语文第四册

《端午的鸭蛋》   鲁教版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受戒》         鲁教版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故乡人》       京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

 

《侯银匠》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

《捡烂纸的老头》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

《岳阳楼记》     200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

《端午的鸭蛋》   201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

                 2015年山东省聊城中考语文试卷名著表述试题

《故里杂陈》     2012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用作讨论帖出题)

汪曾祺的作品     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用作选填汉字题)

《菏泽牡丹》     2013年山东省菏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现代文阅读题

《葡萄月令》     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小小的鸭蛋》   2014年成都市中考半命题作文引用此文一段话后,半命题为《小小的……》

汪老笔下高邮鸭蛋 2014年甘肃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选择课文内容填充题  

汪曾祺阅读理念   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卷讨论题

*另有《异秉》《天鹅之死》《北京的秋花》《草木春秋》《葵薤》《夏天》《菏泽牡丹》《钓鱼的医生》《闻一多先生上课》等大量文学作品出现在祖国各地的高考、中考模拟试卷中。铁凝散文《温暖孤独旅程》、张守仁散文《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黄波散文《亦俗亦雅汪曾祺》皆是以汪曾祺先生为叙写对象的作品,也频频出现在各地高考、中考语文试卷或模拟试卷中。

                              (王一诺整理)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