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林简笔
云林简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78
  • 关注人气:8,6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4-02-07 23:00)
标签:

杂谈

昨日近午夜时分抵京,晨起,漫天飞雪。

                                                                 彭坚

(2014-01-26 11:30)
标签:

健康

    至京已两月余,滴雨未见,片雪未现,着实干燥,厚腻之舌苔亦随之而薄化,昨至301医院检查眼压,双眼眼压已分别降至12.7与13.0。

    东方医院韦企平先生所开处方已服月余,外用眼药水苏为坦和美开朗及内服中药四子汤化裁,中药基础药方如下:女贞子10克,车前子15克,决明子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牛蒡子10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

                                                                          彭坚

标签:

健康

标签:

健康

    最近几天又将众多伤寒论注本比较了一次,最后择出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柯琴《伤寒来苏集》与徐灵胎之《伤寒论类方》,实难取舍。《伤寒来苏集》发经之微旨而探幽寻微,但从尤在泾的《医学读书记》里可阅及批评之语,甚有“照此治之则伤寒之病十不能治其二”之语,而尤及徐皆临症高手,学验俱丰,柯氏只以来苏集名世,未有医名相传,亦未有卓越之弟子,则只剩尤、徐之著值得钻研。
    当下之注本则更如鱼龙混杂,且珠玉极其难觅,月前于京偶然阅得山东名医宋健民之《伤寒论精选解读》,体例有似曾相似之感,因《伤寒贯珠集》为尤氏错简重订《伤寒论》且杂入《金匮要略》条文,为方便与原有体例参阅,我曾将整部《伤寒贯珠集》按原本注明条文序次,因而记得其编写体例,忽而觉得宋健民之《伤寒论精选解读》颇与尤本编次仿佛,且附有类症辩治,斯为善本。
                                                                         
标签:

健康

从内经角度论内眼结构的脏腑配属的价值

 

(2013-10-26 11:23)
标签:

健康


    一、现代眼科名家陈达夫:主房水者足少阳胆经。

    二、当代中医眼科专家邱礼新:小梁网处沉淀物,亦可称之为痰。http://www.doc88.com/p-

814681773524.html
    
    另外降眼压明目的类方中多用生石决明。(张锡纯之《中药亲试记》里很多中药多生用,但如今却多制用以

致药效不显,甚至反作用。)

    由上之两点,突然想起了温胆汤,似可从其化裁,但方有寒热,人体亦有之,仍需从八纲辩证为定。温胆汤

有清热除痰之效,而寒症则想起胡希恕先生治证属血虚饮盛,治以吴茱萸汤合柴胡桂姜汤、当归芍散方的医案。

标签:

健康

    前日至浙,初感风邪,咽痛,购甘草略解,二日晨至中医院测眼压,右15MMHG,左14.5MMHG,降压明目汤方简效宏,诊病医师是韦氏传人韦企平先生90年代初的研究生,未改我原方,乃言:效不更方,只是略加了些份量。
    今日感冒加重,喷嚏不断,清涕连连,午后用桂枝汤一贴煎一大碗,服一半,约二小时后症减大半,出门兜了一大圈,只作过一次喷嚏,回宅后又将余剂服尽,汗出症又大减,已近痊愈,用时不到4小时。
                                                                        彭坚
标签:

健康

降眼压之降压明目汤,需和西医眼药水协同。

原方:生地10克,熟地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山茱萸10克,蔓荆子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生石决明15克(先煎)。
化裁:酌情可加减,通常可加枸杞子10克,菊花6克。

亲试效果,结合西医眼药水,确有良效!
标签:

健康

    降眼压的方子最终是在经方之外觅得,参阅了《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在平肝剂中觅得降眼压的方根:“生石明、白蒺藜、决明子,平肝、清肝而明目,同时有降眼压的作用。”
    已经在同时滴苏为坦的情况下用了带此方根的药方,十一味,六剂,隔日一剂,今晨去中医院测量眼压,右17MMHG,左15MMHG,半年前刚开始用苏为坦降眼压时效果较好:右眼17MMHG、左眼15.5MMHG,,而后来效果持续下降,前期用苏为坦的情况下眼压是右眼19.5MMHG、左眼18MMHG,未治疗时眼压大致左右眼均在21MMHG临界值附近。继续服用,观察是否真是这个方子所起的功效。但估计已经扩大的杯盘比是几乎不可能复原了!
    (感受:经方是中医的精华之所在,但不是全部,经方也需要拓展治疗范围,同时也需要发展“新的经方”。讲药性药效还是《神农本草》为最佳。神农----伊尹----张仲景,本草汤液一脉相传。)
                                                  &nb
标签:

转载

文人大写意之一代宗师。

徐渭书画作品欣赏------录自山羊博

http://pic.zhuokearts.com/auction/5136/34.jpg

梅  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