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 16:18)
心怀海阔天空,是因为眼睛里有山川河流;越是怀念过去,便会更期许未来。今年倒是巧得很,公历的元旦和农历的春节都聚在了同一个月份,这二者皆是“开始”之意。于《中国之韵》而言,这一期也是百期之后的第一期,亦是一个“开始”。恰巧,今年又是农历丁酉年,所谓“立马先听第一声”。祝愿大家元旦快乐,春节也快乐。让我们一起拥有这个“良好的开始”。
封面图片说明:
清乾隆碧玉“乾隆年制”天鸡樽,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樽为仿古造型,通体琢刻兽面纹、鸡纹、龙纹。天鸡背负蕉叶纹四出戟花觚,胸前阴刻篆字“乾隆年制”。整器有琢、刻、碾、光等工序,各工序精湛绝伦,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的佳作。在中
(2016-10-19 23:13)
(2016-08-05 10:31)

枕梦
俞
(2016-05-06 13:55)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U1MzEzNg==&mid=2650457522&idx=1&sn=837528ccaf72db89bb169bde
8a871589&scene=2&srcid=05052c75tfbdXcZl2OWwDn9S&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U1MzEzNg==&mid=2650457522&idx=1&sn=837528ccaf72db89bb169bde8a871589&scene=2&srcid=05052c75tfbdXcZl2OWwDn9S&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2016-04-05 14:58)
春季,中国古人最喜于园林山水之间,结伴徜徉。他们并不喧闹,他们在交谈,更在倾听,他们的脸上,有一种晴朗和娴静的气息,这恰恰就是今天朋友圈中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阳春四月,正是古人所说的烟花三月。春和景明,惠风和畅,正宜三五好友聚首,虽无古人作伴,但各怀古人之心,畅叙幽情,游目骋怀,便是一桩雅事。
封面图片:
清 华喦《西园雅集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华喦要在纵184厘米、横100厘米的纵轴上,设计16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活动,既要准确描绘雅集上的宴游、赋诗、弹琴、下棋、作画、读书、赏古等,又要合理安排布局,兼顾疏朗有序,并非易事。然而今天再看这幅作品,还是会为其折服。作者将宋人的工笔与元人的飘逸,融汇在这幅《西园雅集图》中。
(2016-03-21 10: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代表女性,它是与人最亲近的神鸟。它与权力无关,它也与等级无关,它关乎生活,关乎那些使生活变得美好的事物。凤凰是音乐之鸟,所行之处,便是百鸟朝凤,八音克谐;凤凰是爱情之鸟,所行之处,便是不离不弃,天长地久;凤凰是欢愉之鸟,所行之处,便是丹凤朝阳,富贵吉祥。这些,其实
也不仅仅是女性的心愿,而是所有中国人的理想。阳春三月,风和景明,正宜在大地上山野间行走,而凤凰也是中国航空集团和国航的标志,祝朋友们飞得高,行得远。
三月
March
俞悦
过了惊蛰,又是春分。
絮翻蝶舞,芳思交加,乱分春色到人家
(2016-01-06 16:10)
封面图片:
清代松竹梅玛瑙洗,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选用上等玛瑙雕琢为二连体形,莹润的质地配以绿色松
竹、灵蝠,再缀以白色梅花,使洗子显得格外素雅清新。笔洗是古代文人供放于案头的、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多呈碗状,其中盛水,作沐笔之用,也被古人置于家中作欣赏之用。中国古人用这些供于家中厅堂、书房和卧室等空间的精巧绝妙的文玩、摆设或家具,装饰着自己的家,使家成为人们心目中最重要
、最美丽的所在。背景图片: 宋代佚名《岁朝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nb
(2016-01-06 10:53)
梅花,不仅仅是花,它早已升腾成为一种精神。那其中,寄托着中国文化中最为珍视的价值和品质:于凛冽的严寒中,孤寂地绽放,如此骄傲和刚忍,把脆弱与顽强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令人敬畏,也让人伤感。它的灿烂中有一种清洁和贵重,而它的花开在如铁的枝干上,开在茫茫白雪中,是极简单、极朴素中的一朵奇迹。这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国古人的人格理想。所以,日本有樱花,而中国之花,是梅花。
封面图片:
清 冷枚绘《雪艳图》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描绘细雪庭院中仕女踏
(2016-01-06 10:37)
故宫是个近于奇迹的伟大的建筑体系,但故宫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这不仅是指在此居住和出入的皇帝与大臣,更是指那些无名的人们,指设计、建造、修建这座宫殿的人们,在每一个细部,使这奇迹臻于完美的人们。他们,是无名的不朽者。
封面图片:
紫禁城太和门前东侧的石狮。它威严耸立,矗立百年,守护着这座皇家宫苑,注视着进出紫禁城的古人与今人。背景图片为清佚名画《胪欢荟景图册》之《万国来朝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局部的正中是紫禁城太和门,门前站满了准备前往太和殿觐见的各国使臣。该局部中还可看到太和门前的石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