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父亲

“使牛调”

文化

分类: 生活流水(原创)

记忆中,父亲那悠长悠长的 “使牛调”呀……

 http://s14/middle/49a85b13ha5840f84e65d&69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清爽的风徐徐吹来。弥漫着泥土气息的田野上空,慢慢飘来悠长悠长的哼唱,高亢、悠扬、绵长……脑海里经常出现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

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田里耕地。父亲一只手扶着犁把,一只手拉着使牛鞭,父亲不舍的催打拉犁的黄牛,鞭子便长长的拖在他身后的地上。我紧跑慢跑地跟在父亲身后,看着犁头“哧哧”的翻开着肥沃的泥土,偶尔从刚翻开的土里捡几颗收剩的花生,或者是小地瓜。到收工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少的收获。最高兴的是耙地的时候,父亲一般会让我蹲在木耙上,双手抓住两根铁的耙齿,这样可以给木耙增加分量,使刚翻过的泥土能耙的更平整些。随着父亲的一声吆喝,老牛迈步向前,我则享受着飞快向前的“木耙车”带来的快乐。

太阳偏西的时候,西天涌现出团团的火烧云。看着远处村庄上空袅袅飘起的炊烟,劳作的人们准备收工回家了。也许是陶醉于这美丽的傍晚,父亲偶尔会哼起一种曲调,长长的,悠扬动听。这曲调没有歌词,只有连绵不绝,曲折跌宕的长音,我给它起名叫“使牛调”。现在想起,颇有蒙古长调的韵味。后来,使牛耕地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会哼唱这种调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黄昏的田野上空,回旋着父亲悠长的哼唱。随着犁耙的上上下下,老牛扑棱着耳朵,牛头随着节奏一起一伏,连老黄牛也陶醉了……

除了在自家石头碌碡上錾下自己的名字,父亲再也不会写其他字。可是父亲竟然成了村里宣传队的鼓手和骨干。听说,那年月参加宣传队可以挣“工分”,工分就是钱那,可以养家糊口。除了会唱全套的样板戏,没有文化的父亲竟然凭着死记硬背,记下了一套套的鼓谱,成了周围村庄宣传队中小有名气的鼓板手。

父亲应该是有音乐天赋的,只是他生活的年代家里太贫穷。我猜他是无暇也无心情娱乐的。养活一家六口,供应四个孩子上学的压力使他大多时间是生活在压抑中的。到了晚年,我想尽量给他创造好点的生活环境,可惜父亲刚过七十岁便离开了我们。我想父亲的一生就如那拉犁耙的老黄牛,只知道低头“吭哧吭哧”劳作,很少昂头舒展一口气,直到再也拉不动。所以,能够听到父亲哼唱的时候很少。至今,至今,和父亲下地耕作,偶尔听父亲哼唱他那特有的“使牛调”的情形,依然牢牢印在脑海,永远也不会忘记。

父亲那悠长悠长的使牛调……

 

http://s15/mw690/001lDagjzy74DboPAnA8e&690

阅读    收藏 
(2011-05-29 14:16)
标签:

暗香

球兰

文化

我家

分类: 生活流水(原创)

我家球兰暗香来

                               http://s9/middle/49a85b13ha46426d6b5b8&690

(挂在窗口的一枝)

 

晚上,进入卧室。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正纳闷。忽然看见通往阳台的窗户开着。一枝球兰正吊在窗口,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着。

我家的球兰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盛开了。因为移栽了花盆,今年的球兰, 比去年长得茂盛,开得灿烂。这支球兰比一个乒乓球稍大。密密匝匝的小花朵从一个花序中长出,紧紧挤在一起,绕着一个圆心伸展开来,拼成了一个可爱的圆球,真是名副其实的“球”兰。花球上,每一朵小花都是两个小五角星重叠在一起。外层的五角星稍大,质地如白玉一般;内层的五角星应该是花蕊,中间是淡紫色,五个小角更是如冰种的翡翠,通透可人。更令人惊喜的是,每朵花蕊上都有一滴晶莹剔透的花蜜。开始还以为是水珠,用手指轻轻蘸来尝尝,很是香甜。远远看去,一枝球兰便犹如玉雕大师费劲心血精心琢磨出的一件绝世佳作。可再杰出的大师也雕不出它的暗香来。

这株球兰是前年扦插的。当时看它叶片肥厚,有角质的光泽,且四季常青,便拿来装饰阳台。没想到,竟然盛开了这么美丽的花,更有缕缕暗香时时袭来,实在是喜人。


http://s10/middle/49a85b13ha464281d6f69&690
   (初长的花蕾)


http://s4/middle/49a85b13ha46423ce1793&690
(欲开的花蕾)


http://s7/middle/49a85b13ha46428c81f66&690
(欲开的花蕾)

http://s1/middle/49a85b13ha464246d58c0&690
(欲开的花蕾)

http://s13/middle/49a85b13ha4642601232c&690
(盛开的花球)


http://s11/middle/49a85b13ha464266be1ba&690
(盛开的花球)


http://s14/middle/49a85b13ha46429aca1fd&690
(小小五角星)
http://s10/middle/49a85b13ha4642a352019&690
(小小五角星)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2010年端午节一日纪事

 

http://s6/middle/49a85b13t89272d2801e5&690

 

早上从家里赶回单位。临走吃了母亲和岳母一起包的粽子,心里暖暖的。孩子姥姥和奶奶都在身边,看着两位老人都平安健康,很是欣慰。

一路上,满眼的金黄,路边都是忙着收割麦子的人们。到所里,看见小张正忙着和几个人谈话。原来有几个拦截外地收割机的不法分子,想强行收取费用。稍事休息,安排小张等人回家过节。小鲁告诉我,昨夜凌晨刚刚扑灭了一场火灾:一户村民煮粽子,引燃了房屋。小鲁主动放弃回家过节的机会,和小张换班,陪我一起值班。

为避免再发生问题,立即带小鲁和队员小任到各村麦地查看。开车走在乡村的机耕路上,曲曲弯弯,坑坑洼洼,路虽难走,感受到的却都是热火燎辣的忙碌气氛。逐村逐片麦地走过,看见收割机作业就过去询问,告诉他们安全知识,告诉村民发现强行收取费用,哄抬价格的马上打110。一上午的时间接到3次这类的110指令。边走边出警,全部妥善处理。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带着满身的麦糠、草屑,和一身的臭汗回所吃饭。队员小李特意为端午节准备了排骨油菜汤,外加一盘凉拌蒜薹,一盘咸菜。主食是煎饼。吃着煎饼,正为没能给他们几个买点粽子而遗憾。想不到的是,小任这家伙竟然拿出了粽子。原来辖区一个村的支书一早就送来了自家包的粽子。和这个支书不熟悉,只见过一两面,但人家却想着我们。虽只是几个粽子,却着实有点感动。退还过好多礼品,但今天的粽子还是不退了,免得伤了好人心。忙让小鲁打电话表示感谢。

简单午餐后,安排他们下午继续巡逻。自己在办公室值班,顺便把麦收保卫工作情况整理了一下,发给局里。写完信息,眼皮有点酸涩,打了个盹。巡逻回来的小鲁又和我合计起一起盗窃案子,分析来分析去,觉得很靠谱。决定等节后人员到齐后就行动。其实到齐后也就我们四个人。

晚饭是四个菜和稀饭煎饼。炒土豆丝、炒黄瓜、拌凉皮、青椒炒鸡蛋。吃过晚饭,回想一天的事情,正盘算着明、后天怎么去东北带逃犯。一个电话打来,原来是党委的秘书小朱。说在江苏地界骑摩托车撞了。听他言语不清,估计有困难。马上叫上小鲁一起赶过去。一路警灯闪烁。虽是两个省,但是离得并不远,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原来小朱骑摩托和一骑三轮的妇女相撞。妇女脚受伤,小朱头碰破了。见没有什么大碍,和双方商量了一下,安排他们去医院检查一下。当地交警也同意他们私了。留下1000块钱,我们很快返回所里值班。

坐下继续想事情,并敲下这些文字。此时,今晚世界杯洪都拉斯和智利的比赛已经结束了。想起三年前的端午节,正是父亲刚刚患病的时候。现在,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免不了有点伤感。之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实在不想再去回忆。欣慰的是母亲现在身边,有老婆和孩子陪着。儿子、孩子奶奶、孩子姥姥、妻子和我,五口人,倒也其乐融融。真得感谢老婆,谢谢她的善良、孝顺和宽容。虽没当面说过,心里很是感激。

好了,不写了,看会球赛,西班牙和瑞士的上半场比赛快结束了。明天还要准备出门,和指导员兵分两路出发。院子里响起车辆启动的声音,出来看看,小鲁他们又出警去了,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2010年的端午节,我们基层民警的端午节,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忙碌着,烦恼着,感动着……

http://s9/middle/49a85b13t89272d837998&690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大山空”樱桃节随笔

 

----拍到最美的“樱桃老人”

 


 

挂满枝头的樱桃

 


 

挂满枝头的樱桃

挂满枝头的樱桃


 

挑樱桃的老爷爷


儿子说:山羊真幸福,能够吃樱桃!

 

 

满枝的樱桃


满枝的樱桃
 

      5月29日,大山空村樱桃节开幕了。有幸再次来到这里。大山空村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口朝南敞开着,用热烈的大红大绿的颜色迎接着到此游览的客人。一个多月前,漫山遍野的樱花还历历在目,而今到处又是挂满枝头的“红玛瑙”,实在喜人。

    到此一游,吃樱桃在其次,重要的是看樱桃,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村气息。进入山村,迎面扑来的都是樱桃的味道。山上山下、村边河沿、房前屋后、抬头低头---到处都是挂满枝头的樱桃!游览的人、采摘的人、买卖的人手里都拎着樱桃……多美的一幅乡村画卷!

 

 

 

儿子在樱桃树下

 

      这里只有一条“U”字型的主干道蜿蜒穿过整个村庄,中间有三两条胡同交叉在“U”字中间。我们从村东路口进入,沿着这条小路慢慢走着,边看远处近处的樱桃,边不断发着感慨,偶尔随手摘几颗樱桃放入嘴里,实在是惬意。

 

    
樱桃

 

      途中,遇到一位手里拎着竹篮的老奶奶在摘樱桃。我们被老奶奶的身手和笑容吸引过来,便和她攀谈起来。乍一看,绝对想不到老人家已经90岁了,看那身手那么敏捷,话语那么清晰,笑容那么甜蜜,不由得我们更加赞叹起来。老人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有功夫照看家门口的这几棵樱桃树。她便来摘这些樱桃,说摘多少算多少,不在意能卖多少钱。儿子看见老奶奶要摘一根高枝上的樱桃,急忙上去帮忙,老少二人合力将那根挂满樱桃的树枝拉过来。老奶奶更是喜笑颜开,将成嘟喽的樱桃摘了直往儿子手里塞。儿子连忙道谢。我在一旁也急忙摁动快门,留下这快乐的瞬间。

 

 

儿子帮老奶奶摘樱桃

 

 

 

90岁老奶奶摘樱桃

(看着绝对不像90岁!) 

 

90岁老奶奶摘樱桃

 

 

90岁老奶奶摘樱桃

 

 

老奶奶摘了樱桃往儿子手里塞

 

    继续往前走,一路走走停停,最后来到村西路口。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全村的樱桃采摘了后被不断输送到这里,几个勤快的村妇在忙活着卖樱桃。看见我们走来,纷纷招呼我们过去品尝樱桃。在和她们的攀谈中,不难听出山里人的朴实和纯真。我建议她们在樱桃摊前那片空地开个樱桃山村饭店。其中一位大嫂很感兴趣,表示已经考虑着手开办了,还邀请我明年再来时到她的店里做客。

 

 

 

卖樱桃

 

 

卖樱桃

 

 

卖樱桃

 

    一路走,一路游,看也看了,吃也吃了,最后再捎上几斤红红的樱桃,看见同去的人们个个满心欢喜,我们亦满载而归……

 

火红的樱桃

(2010年6月1日)

阅读    收藏 
(2008-10-02 02:27)
标签:

感悟随笔

杂谈

喝茶

我记录

文化

分类: 感悟生活(原创)

“喝”茶

 

十几年来,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夜晚十二点前少有睡眠。尤其酒后,在醉酒的感觉中稍稍迷糊一会,一旦醒来便再也不能入睡。不知是工作习惯抑或其他缘故――不得不承认:岁月在无情地销蚀着年轻的感觉。不觉间,竟又多了喝茶的习惯。

偏好晚上喝茶。夜深人静,难得清闲。一切工作和烦心事且放到一边。泡一壶浓茶,慢慢喝着。壶中热气氤酝升起,手中茶香悠悠袭来,慢慢沉醉下去,或苦或甘,恍惚间,真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了”。

喝茶历来是有讲究的。雅的人曰“品”,如我这泥腿子出身的人来说,“喝”是恰如其人的。儿时,家乡人把“喝茶”叫做“喝叶子水”,目的好象只有一个――解渴。且不分什么“叶子”,有则足已。毕竟茶要比白开水有点味道,待客时也总比白开水有面子的多。常见的茶叶也是不知名的茶叶末,两毛钱一大包。再有就是分不出等次的茉莉花茶了,便宜且香气浓,印象很深。口渴了,大家都是大碗大口的喝下去的,正所谓“喝”茶。小时喝得少,也不太喜欢那涩涩的味道,自然“喝”不出什么意思。后来,偶尔被朋友约着一起去茶座,也没觉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来。如今,自从习惯了独自在家喝夜茶,竟慢慢喝出点味道来了。

这些年,我们这里竟然也盛产起绿茶了。据说还是江北最先成功种植茶叶的地方之一。绿茶便是喝得最多的茶了。看着杯中绿芽翻腾,顿觉清香惬意。此外,红茶、白茶、黑茶;茉莉、三七、石竹等等,品种繁多,味道各异,甚至还有牛奶味道的台湾茶。前年开始喝普洱茶,据说功效神奇,难怪被炒得如此盛行。不论什么茶,总喜欢泡得浓浓的。一口下去,苦味悠长,慢慢喝过,才渐觉甜意。更喜欢慢慢喝一杯苦丁茶,那种深入喉咙的苦涩,恰如我刚烈直爽的脾性,没有迂回逢迎,呛得人眼泪顿出,一时难以受用却真实自然。苦涩之后,总是叫人难忘。今晚,则是一壶浓浓的铁观音。泡开的茶叶将小巧的茶壶撑得满满的,苦涩中透出特有的香气,让人久久不觉困意。慢慢喝着,一壶茶由浓至淡,换过茶叶重新泡过。洗壶时,却见倒掉的茶根竟又攒了满满一大袋了。

不知因喝茶而无眠,还是因无眠而喝茶。总之,喝着茶总是在想着一些事情的:过去的,将来的,现实的或虚幻的,自己的更甚于人家的。信马由缰,无拘无束。恍惚间竟“喝”出了一些味道来。茶如人生,甘涩交融,总是不能让人咂么透它的滋味。一些事情,同样不能让我们琢磨透彻。人总是在思考着问题的,而一些问题也总是不能让人想明白的。我想,一旦一个人把人生想明白了,他也就活得没什么意思了。如此,茶要慢慢喝,一直喝;事情要慢慢想,一直想......

              二OO八年国庆夜

 

 

阅读    收藏 
(2008-07-16 13:11)
标签:

知了

休闲

图片

远足

分类: 生活流水(原创)

   周末,公园树上,发现一只硕大的蜘蛛捉住了一只知了,呵呵。

 

 

 

阅读    收藏 
标签:

感悟随笔

分类: 感悟生活(原创)
 

    自打警校毕业以来,十多年的繁重工作,彻夜不眠,饥饱不均,每天不足6小时的睡眠加上以此为由的懒惰,内分泌失衡,身体越来越胖。1998年的时候一度超过了200斤,最近几年一直在190斤左右。幸亏咱结实,看起来不至于那么严重。最初的两三年倒也没什么,最近几年的体检指标频亮红灯。血压、血糖全部超标,脂肪肝、高血脂、高胆固醇。虽然也曾想过好好锻炼,虽然无数次的想过警校时期火热的散打和体能训练,可是一旦开始锻炼一两天就被自己叫停了。原因只有一个:自己是最难以战胜的。无论怎样,都有理由为自己开脱――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休息,更没时间锻炼。

                         (陪我一起锻炼的帅哥--儿子)

 

    2004年,参加了全市的警务技能教官班。一个月的训练咬牙坚持下来了,象我这样的体重严重超标的胖子也有几个。据我观察,恰恰是我们几个胖子都有点过人之处,技能水平都比较高,唯独体能极差。当时训练班有一老杨,近40岁的年纪,部队转业干部,每天早晨都进行一次万米长跑训练,堪称体能训练专家。受到他的激励,我也鼓起勇气进行锻炼,每天下午爬一座山头,一个月下来效果比较明显。结业的时候竟然拿了优秀证书。可惜回来后没能坚持。

    两个月前,再次参加了全省教官训练班,依然是体能困难户。但是,这次的收获是前所未有的。教官们先进的理念、新颖的体能训练方法是以前没接触过得。每天的训练艰苦而又充实。一个月的环境改变和清闲,让我有时间对工作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考:无论工作多忙,无论有多少理由,唯有身体是自己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当你失去健康的时候,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来替代你;金钱重要、荣誉重要,健康更重要;时间就是金钱,时间甚于金钱,趁自己还年轻,趁自己还能运动要抓紧时间赶快运动;储备金钱不如储备健康,珍惜时间就要抓住时间;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关爱我们所爱的人,我们所爱的家;工作环境我们暂时不能改变,人际关系我们不好改变,因为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那么何不改变自己呢?其实自己是最好改变的,因为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再者,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一切。

                             (儿子陪我一起锻炼--摸高)

 

    这次训练回来后恰逢“五一”长假,每天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起初继续使用了在教官班的训练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了。慢慢加量,严格测量心率、血压,逐渐增加训练力度和运动量。从最初的每天早晨1500米跑步,到2000米,晚上加一次1000次的跳绳,再到3000米加2000次跳绳,到现在的早晨5000米,晚上3000-5000次跳绳。量越来越大,感觉却越来越轻松,情绪也越来越好。每次运动结束大汗淋漓的时候,都感觉无比的畅快,每次结束训练我都问自己:你快乐吗?答案每次都是快乐的。

    哈哈。身体好了,情绪好了,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就有所转变,好象这世界美好的东西越来越多…两个月来,体重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减轻了将近15斤,心肺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血压也恢复到了正常,有理由相信,再过几个月其他指标肯定能够恢复正常。好象又恢复到了学生时代的感觉,在运动量上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水平。好高兴!想着美好的生活,想着我们所爱的人,想着我们所爱的家,想着这个社会,想着这个世界…难道我们没有理由来健身吗!难道我们没有理由坚持下去吗!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和别人,那就改变我们自己吧!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能够让自己健康,能够让自己高兴,能够让自己改变自己的一切。改变了自己,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