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市场终结了上证50逆天连续上涨的走势,盘中一度有较大的幅度调整尾盘收回5日线上方,整体形态还是保持着多头,而创业板则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冲高回落,最终翻绿。虽说创业板有过一两天的超跌反弹,但是整体走势还是不如主板表现稳健。这种分化的走势也不可能是在短期内进行扭转的,强者恒强肯定还是会在盘面中得以体现。对于小盘股来说,更多的机会是在于那些已经跌得非常透彻,估值回落历史底部,而业绩出现明显改善的个股上,可以考虑抓他们底部的快速放量做反弹行情,但是总体仓位控制上,现在还不能铺的太多。
昨天央企改革层面又有较大的动作。有消息说是,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核工业建设集团实施重组,这是央企里面排名前二的军工企业。感觉目前这个时点出来了重组方案,我觉得可能更乐观一些看待。比起之前的国投电力重组,神华重组,市场上的反应会更积极一些。因为现在整个军工板块已经是全市场最冷门的板块,公募基金对于军工板块这部分的仓位配置是低配,创下了3年以来的新低,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目前就是属于一个价值洼地。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化,
昨天复牌的乐视网无疑是市场的焦点,从开盘的600多万手卖单一直增加到了收盘后的800多万手,乐视的流通股中除开那些已经质押的部分,基本上都挂在上面了。全天还有3000多万的成交金额,让很多人惊讶。这其中有几个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乐视复牌之后,之前融券账户的买券平仓。乐视之前还是融资融券的标的,是可以融券的,所在他一路下行的过程中,也有一小部分散户可以通过融券做空赚钱。到了复牌之后,停牌的时间超过了半年,大于融券的期限,复牌之后就必然是要平仓的。大家要注意这个市场其实是一个双向的交易模式,看好的个股可以做多,不看好的个股也可以做空。不能用单边的思维模式来应对。从融券的可操作性来说。融券个股比融券指数要更好一些。
创业板昨天出现大涨,最为强势的传媒影视板块和乐视网的跌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创业板普涨的局面下,也有像信维通信这种之前的大牛股遭遇机构出货,被按在了跌停板上。我觉得这种现象还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就是一个公司他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否充分匹配目前的公司经营情况。像传媒影视板块之前一跌再跌,跌到20多倍了,其实已经是反映了目
昨天市场全面收涨,创业板又再一次出现了触底反弹,上涨的力度要超过主板,不过整个市场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那些超级品牌股,格力更是收出了涨停,与此同时在下午盘还有一些小盘股出现了闪崩的现象,一线白马这种结构牛的行情对于存量资金的吸引力度是越来越大,也就进一步强化目前这种上行的趋势。
格力虽然涨停,但是在大宗交易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折价转让,这说明他现在的价格中其实是包含了一部分的市场情绪溢价。对于这种绩优股来说,我觉得投资者还是需要心里有杆秤,知道它的内在价值,当市场的价格偏低时去买入,比如说格力未来2,3年如果增速有15%的水平,当前市盈率在14,15倍,那就是不贵,可以适当参与,超过了17,18倍那参与的性价比不高。
从长远来看,一家公司的股价肯定是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不会偏离太远。最好的买入方式就是等待股价向下偏离内在价值过多时,然后等待价值的回归。
格力这家公司目前的良好现金流,高分红比例与目前处于风口浪尖,要到处变卖资产
(2018-01-22 09:21)
这个周末传出了乐视网即将复牌的消息,具体时间是指向了本周四,对于这家明星公司来说,总是受到媒体的重点关注,经过多方信息汇总,我觉得这个消息可信度较高。乐视网在去年的12月已经被深交所调出了深成指,创业板指,深圳100这几个重要的指数,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它的复牌可能对创业板指数造成大跌,给市场带来恐慌和不安,有一定的铺垫缓冲。
它的下跌跟指数无关了,但是仍然会给市场参与者造成短期的心理上的冲击,毕竟机构对它的估值下调的非常厉害。在他复牌的前后创业板会有一定的压力,最好是提前控制仓位防范。
短期市场风格两极分化非常的明显,上证50已经走出了连续逼空的行情,而小盘股的还是萎靡不振。一线蓝筹的资金也没有有效的分流到二线品种上面来。如果上证50出现震荡,可能给个股充分活跃的机会,但现在这种情形无疑是一方面加剧市场参与者焦灼的情绪,另外一方面上证50的资金对于其他版块的资金又产生了抽离的效应。所以这种时候是需要多加几分谨慎。
昨天有点出乎意料的强势,四大行集体出现了大涨,上证50这部分的成交额就超过了整个沪市成交额的40%,其他板块表现的一般,有一些高送转填权和次新股出现了连续的上涨,指数的走强对于这部分题材的人气带来了一定的回升。次新股板块往往就是市场人气最开始聚集的地方。虽说这些权重指标股涨势更为亮眼一些,但是从短期实际操作阶段来看,不是很好把握。权重板块只要是单日爆发的力度过大,短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休整,不适合去追。而有些低位开始明显放量的小盘题材股,操作相对容易,就是紧盯着单日放量的情况,出现数倍的量能,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跟进。
有一些消息面是比较配合当前的市场环境,统计局公布了去年GDP情况,增速出现了数年之后的回升,这无疑会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就是央行可能在在下周就会实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虽说这是针对于特定群体,不代表货币政策的放松,但只要是有降准这两个字,多半就是在增强短期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市场的主体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肯定还是围绕着蓝筹权重在运行,只是在操作层面上来讲,更需要把握这种脉冲的
(2018-01-18 09:11)
周三的市场主板冲高回落,创业板出现了超跌反弹,再次重复了市场情绪极端化之后的反转行情。众多地产股开始出现了下跌,券商股作为前期很低迷的权重表现则更是异样,一开盘就集体大涨,力挺指数新高之后就很快调整了。和之前撑起指数走强的地产板块相比,券商很明显内在的逻辑是很差的,找不出来上涨的理由,拉起这个板块纯粹是因为没有什么权重可以炒了,于是借用它的上涨来完成其他板块的出货。券商目前整个行业基本面不行,原因有多种,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牌照红利期结束等等,这种现状也要理性分析一下其中的风险与机会,在大力去杠杆的背景下,拥有雄厚资本金实力的券商必然就是行业洗牌中的受益者。这也是为什么中信这个龙头可以创出阶段性的新高,这一点和地产板块中间两级分化的道理是一样的。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也要遵循买大不买小的原则。
区块链板块昨天遭遇了全面的杀跌,监管力道之大,值得重视,虚拟数字货币市场也是全面的下挫。我觉得监管这一块肯定不会对借机区块链概念炒作的数字货币市场放松的。这里面也再次也提醒投资者一定要认清
周二的市场还是走的指数行情,地产股硬撑了场面,招保万金这四大龙头都创出了新高,怒刷了一把存在感。大小地产商因为金融去杠杆两极分化这是内在确定的逻辑,泰禾集团被放出来后已经妖化是短期的催化剂,另外一个炒作因素就是龙头必然享受到的流动性溢价了,和之前市场炒作茅台格力是一样的道理。同样的行业板块,买大不买小肯定是一个非常稳妥的策略。昨天港股通的资金流向值得注意,沪市的资金是大幅流出,而深市的资金有小幅流入,这个反差非常明显。结合着昨天部分权重较大的单日涨幅来看,指数短期肯定有调整的压力,也是需要对之前的连阳升势进行修复。个人感觉此时就是市场情绪极端化的时候,一方面权重涨的热火朝天,一方面又是很多中小创品种连续新低,而往往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深圳的中小板应该是有望迎来喘息的机会,这和一些机构在1月份阶段性调仓完成有一定的关系,有一些之前跌的鼻青脸
昨天的市场再次走出了两极分化的形态,上证50继续创新高,而创业板指则是直接击穿了年前的低点,这种走势也是之前在沪指连阳时很多投资者所担忧的情形,指数一旦调整,个股就是哀鸿遍野。现在市场就应该是走一个相对于之前上涨的下行波段,因为很明显从昨天的盘面中已经看到了悲观的情绪再放大,很多个股都出现了断崖式的跳水。有些质地不错的品种也是一再破位。这个阶段的操作难度会比年前的那段时间操作难度还要大。消费类的大白马依旧是亮点,茅台突破了万亿市值,这对于相关的行业板块也是极大地刺激。防御性品种走的也多半抗跌。
茅台的上涨除了业绩估值是一方面优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享受了流动性的溢价,近段时间的成交金额都是在30亿,40亿水平,远远超过沪市成交额的1%,这就是流动性很充分的反应。而与之对应的就是很多小盘股成交量能一再缩减,流动性枯竭必然会出现折价的效应。
所以无论当前市场整体怎么走,还是要多考虑个股流动性的因素。建议维持一个原则就是,只在两市成交金额
昨天的沪指收出了连续的十根阳线,包含这次10连阳在内,历史上也仅仅出现过2次,距离创记录也是只有一步之遥了。十连阳之后怎么走,唯一能够做参考的也就是2006年6月底的那一次,当时的走势跟现在的走势也很类似,市场经过一波斜率较大的调整,然后10连阳攀升到了前期的高点,在连阳的节奏被打断后快速出现了下行波段。现在的指数走势接近于3450高点,这里个人判断市场走势可能会重演历史上的那次走势,在短暂新高之后,有一个下行的波段出来,这是对于之前上行波段的整理确认。创11连阳可能性比较大,这中间就是考虑到存量资金的一致性预期这个因素,当3连阳,5连阳还不足够吸引人注意的时候,市场的资金不会太踊跃,相反是到8连阳,9连阳出现后,这种趋势就会被强化。
盘面中区块链题材依然是刹不住车,继续火爆。有多家公司连续涨停,还有一家被停牌了。区块链这个词在百度上的搜索指数出现暴增,确实短期炒作有点过头,有些上市公司这个时候出来发公告说是设立了区块链项目研究,来蹭热点。跟去年雄安题材火爆时蹭热点的一样的行为,故技重施。对于这些蹭热点的公司就是需要重点回避
(2018-01-10 09:58)
昨天指数勉强收出了红盘,但是已经体现出一定的调整迹象,热门品种出现一定的滞涨。下跌的家数是远远多过上涨的家数,存量的资金也有意识的往医药白酒等一些消费防御性品种上聚拢,也是在尽量回避有可能出现的调整风险,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像茅台格力又是怒刷了一把存在感,再次创出新高。现在回过头看,12月份那波调整,像格力美的回落60日牛熊分界线线确实是一次很好的买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又是20%的涨幅。支撑这些公司走强的还是内在的价值,以及合理的估值水平。就像现在14倍市盈率的格力按照18年,19年预期的15%利润增速来说也是不贵的。建议大家还是把一些确定性增长的优质品种要长期跟踪,等到他们随着整个市场系统性调整时,当估值回落到一个较低的历史区域时就可以选择买入,然后等待市场的自动纠偏。确定性增长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可以是跟同行业相比,也可以是设定一个固定值,比如连续3年都在25%以上。还有一个辅助的指标就是净利润的现金流含量,最好是在100%以上。
最近也有一些公司发布了年报预增情况,这里面净利润增幅在50%以上的,可以重点筛选一下,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