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1-06-13 22:23)

 

 

 

退休几年后终于适应慢节奏的日子了。早上七点多醒来先在床上做床功:转转眼,揉揉耳朵和肚子,把手握成空心拳敲敲后脑勺,擦擦脚心。然后起床喝温水洗漱一番后差不多九点了。

再泡一杯麦片加点芝麻,洗几颗红枣,边吃边看股票。

做股票千人千做法,但我挑一只成长性十分优异的绩优股,把买入的十分之七做底仓,十之二三做T。如果是震荡市以十五分钟和三十分钟线为指标,跌下MA60线则买入,跃上则抛出。每次力求一元以上的利润,如果三千股则莸利三千,也可支付一个月的电费。

打开

(2021-06-13 19:48)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都,而龙井村和龙井茶则是茶都桂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也许龙井村的名头过于响亮,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已经知天命的杭州人也不知道龙井茶中的七成居然产于龙坞!这是我来到龙坞看了介绍后才知道的,真可谓孤陋寡闻。

我出小区大门向右转即是留泗路,开车路过茶镇步行街一一九街,再过三五公里即到龙坞。绕城高速经过龙坞地段。龙坞之北为杭徽高速,之南为之江大桥,连转塘,西接富阳东坞山,北面为留下。龙坞离市中心仅十五公里,与之江度假区相连。

龙坞三面环山。钱江流水似玉带流经诸山后向东流去。午潮山、小和山、青龙山是诸山中出名的山峰,而大清谷、白龙潭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又是龙坞中名声在外的景点,还有杭州现存保存较好的龙坞古道,系当年钱缪贩卖私盐的必经之路。

龙坞以茶得名则早于龙井。龙井茶因清代皇帝喜欢而声名鹊起,龙坞产茶则有1200年历史了,史称万担茶乡,产茶历史可谓悠久。

这里的地质和地形适合茶树生长而不适种植水稻。

(2021-05-31 18:47)

我报名参加了省经济台组织的龙游溪口行的活动。人们一般只知道奉化溪口而不知龙游溪口镇。而这也是浙西南地区的一个有名的商旅集散地,明代龙游商帮的起源地。

从杭州到溪口古镇乘大巴车大约三个小时左右,早上八点半在武林门外的省广集团大门口集合上车,约十二点钟左右到溪口镇。

我们中午在镇上的公共食堂用餐,二荤二素,红烧肉十分好吃。我把泛油的肉汤倒入饭碗里,真是好吃,十足老底子的味道。

饭后先参观文化中心广场附近的一些设施,会场、游览室、球场,还有咖啡馆。服务员是一个高个女生穿着牛仔短裙,梳着一根粗大的辫儿,有点儿味道。

在这之后镇里的工作人员带着大家去灵山江边,是一个仁义广场。广场的入口处沿江竖立着四个大方柱子,仔细一看,四个牌子上有文字说明,原来是溪口四大名人:

徐偃王,周朝时江苏徐州附近的一个小囯囯君,以仁治国,深受百姓欢迎。当徐国被楚囯所灭他率领徐囯百姓逃至龙游。他的九十世子孙徐放在唐代任衢州太守时在龙游溪口的

(2021-05-26 22:09)

搬家后理东西,我发现四张全国流通粮票,每张可购买粮食五市斤,发行单位为共和国粮食部,日期一九六六年,和父亲的购粮本。

这几天报纸上手机里又辅天盖地关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的报道和追忆,不禁令我想起粮票和粮食的一些记忆,感概万千,故写下一些作为对过去尘封往事的回顾记忆。

我记得粮票分成全囯票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成色更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而地方粮票则在规定的地城之内使用,好像没有时间限制。票面定额有半两、壹两、贰两、伍两、壹市斤、贰市斤和伍市斤等。

我们小时候买食品无论是买米还是买点心、食堂的饭票,除了交钱之外,还要附上粮票的,否则买不了的。初中生一个月27斤定量,高中生29斤,不论男女都一视同仁。

我家里四口人,三男一女,时值七十年代又是我和弟弟在生长发育期,食欲太好导致粮食太紧缺了。记得我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每周去解放路书店边上的一条小巷口的饮食店买高价烧饼,一只饼三分钱加一两票,议价的需四分钱就可以了,如此看来一两粮票值一分钱。我通

(2021-04-28 22:20)

 

 

 

 

 

 

 

(2021-04-24 22:36)

从中囯来到安大略省密市的信用港,朋友指着约二十来米高的灯塔对我说,这是小镇的地标。

我心里觉得十分好笑。杭州的地标木制的六和塔约六十米高,吴越时期的保俶塔也有几十米高,这还不算上浦东直奔云霄的电视塔。

长约六十公里的信用河流径这里便入安大略湖了。这里是小镇的中心。塔的路那边有体育馆图书馆,主干道的两边都是饮食店酒吧咖啡厅和一些小店。夏季时分屋内屋外的人行道上都是热烈的交谈声,最好的助兴物还是酒和咖啡。

路的这边除塔之外,前面左边是修理游艇俱乐部,也有修理设施和停靠码头;前面右边也是一个游艇港湾。只见在一排排的水泥建的长条里,游艇有序地停泊着。这是按年收费的。

在左右停泊处的中间有一条水泥路堤向湖心伸去。堤的右边先是卫生间,游艇管理人员办公室;再向前走是一个湖景歺厅。因为湖景,夜晚生意很好。女招待都是十六岁到二十二岁的女学生,个头高挑,身材曼妙,金发碧眼,穿着统一的服装,真是夏天一道美妙的流动风景线。

在歺

我怀着难以名说的心情走近八卦田遗址公园。

小时候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们爬玉皇山至半山腰紫来洞,朝南望去远远横在天边的是母亲河钱塘江,再近一些见山下有一块由几块形状分明而成的田地,问别人才知道叫八卦田。

我当时既不知八卦为何物也不知道八卦田的意思。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参观八卦田,我想见识南宋帝王的"籍田"和"籍礼"。

八卦田位于玉皇山南麓。遗址大门朝南,入口处是一个高大的石牌坊,上面从右往左上书风调雨顺四个大字,反面则是五谷丰登。这八个大字一下子直击南宋皇帝的心思。

籍田是古代天子、诸候征用民力来耕种的田地,据说天子千亩、诸候百亩。

在春耕前天子诸候执耒在籍田上"三推一拨",这个象征性的动作称"籍礼",以此来表达对农事的重视和对丰收的祈愿和祝福。

这与北京的天坛、地坛、先农坛的作用相似,都是皇帝在京城的祭天拜地之所和向上苍表达对丰收的渴望和祝福。

(2021-04-16 19:26)

 

进入八卦田遗址我很吃惊地发现白云庵居然在这里面。具体方位是从大门入内沿朝左方向的小经往前走去约七八分钟经过一个厕所后马上就可以见到寺庙特有的黄色建筑。

白云寺不大,寺门紧闭,看布告是因疫而关闭。寺顶上高高飘着一面红旗。

我知道白云寺是清未民初杭州乃至浙江反清的一个革命起源地和根据地,是一处辛亥革命的胜地。

我忙举起了手中的手机拍摄了几张照片。

看起来寺不大,道路也十分狭窄,右边是环绕着八卦田的水糸。

来的真不费功夫,我心里暗自窃喜。

白云庵原先为宋代名园"翠芳园"。清雍正年间汪献珍加以修葺,改名"慈云",并加之亭榭。

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赐名"漪园",并书"香云法雨"匾额。

后来又改名为白云庵,并在咸丰年间(1851-1861)毁于兵火。光绪年间(1875-1908年)杭州著名藏书家丁松生重建,增加了一些

(2021-04-07 18:48)
标签:

博鳌散记

长滩雨林

海南

旅游

杂谈

分类: 人在旅途(原创)

终于到了31日回杭的日子了。昨晚我11时上床,吃了一颗安眠药准备次日7时起床。

手机闹钟后我先上楼晒衣服,再去小菜场买点水果。到了那家相熟的店找老板娘买了一些生的木瓜就回家了。释迦24元一斤,比前几天贵了没买。机场68元,开始后悔没买。

着手理东西,把物品装入箱子,小心翼翼地放整齐。看手表到了10点半了,又上晾台去取衣服。衣服是化纤的早己干了。

东西装了有一大箱,和两个手拉旅行箱。我这时感到有点累了。夫人炒了鸡蛋,一盆地瓜叶子,和鸡蛋炒饭。我胡乱吃了一点,司机来了。

我们原定12点半后又推迟到1点。

驾驶员是老熟人了,我们一直用他。

有两个邻居说送我们去琼海高铁站。我们因为东西多还是直接去海口机场比较方便。

我们二年没来,小伙子又得了一个小儿子,人长胖了一些,现在的话说就是油腻中年男了。

 

(2021-04-04 13:08)
标签:

博鳌散记

长滩雨林

海南

旅游

杂谈

分类: 人在旅途(原创)

来博鳌不看海是有遗憾的,特别是黄昏时分和清晨时刻。

出我们小区就是一片原生椰林,之后便是沙滩和南海。真的,没错,是南海。如果借我一双千里眼,我就能看到对岸的菲律宾。

隔壁的小镇潭门就是海南有名的渔港。渔民们世世代代向大海讨生活,耕海踏浪,出入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满载着鱼类和石车石渠和家人的企盼归来。

 

为了不留遗憾,我在回杭前一天,在黄昏时分专门来到海边。落日余晖洒在海面上,金碧辉煌,随着海浪的起伏,光影在变幻,魅力无穷,.......我坐在椰子树下,看着永远波涛汹涌的南海,只见海水永不疲倦地冲上沙滩,涌起一线白色的浪花,飞向空中,然后溅落,融入海水朝向退去,又一波更大的浪头拍来,浪花四处飞溅,然而椰树不惊,飞鸟不惊,想必它们已经习以为常。海浪声波涛声拍岸声声声入耳。

你一眼望去近岸的海水呈现浅绿色,向远处望去则是墨绿色;如果中午我从十五层上望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大海则是浅蓝色、天蓝色,深蓝色,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