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龙冬

仓央嘉措

西藏

历史

杂谈

分类: 文论
仓央嘉措和他的诗歌(一个玩玩的提纲)

一,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的话题缘起
1,网络上和媒体、导游解说词等等,大众欣赏的流行“伪作”
2,仓央嘉措诗歌的实际情形:版本。作品数量。有哪些汉译。国外译本研究,多参照汉译。
二,仓央嘉措何许人
1,他的生平
2,他的写作
三,仓央嘉措诗歌的内容和表达
1,当时的生活
2,民歌的形式
3,社会的内容
4,个人的内容
5,宗教的内容
6,政治的内容
四,汉译的误区:仓央嘉措诗歌并非“情歌”
五,安多的误区:仓央嘉措诗歌并非“道歌”
六,仓央嘉措诗歌等于“仓央嘉措时代”的诗歌
七,如何辨别仓央嘉措的诗歌原创
八,哪些是历史伪作和今人伪作
九,以龙冬汉译《仓央嘉措圣歌集》为例
1,肯定前辈汉译的成绩
2,检查前辈汉译的失误
十,总结
1,结合历史印证内容
2,结合内容复原历史
3,仓央嘉措诗歌的贡献主要还是在于让历史清晰
4,仓央嘉措个人命运也是一个弱小民族无力自拔的命运
(2017-11-05 13:37)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往 后

往后,洗个床罩被套,我一个人如何都不能展开叠好。

往后,我把你手机存储不多的照片,转到我手机里存放。它们是你拉萨的父母和家人。你在西藏下乡途中的湖泊、雪山、白云、寺庙和最信赖的朋友。古老壁画上的大师玛尔巴。还有好多你和作家汪曾祺先生、师母的合影,我这才知道,你是如此想念他们。汪先生离世二十年,今年夏天,咱们还开车专程到汪先生老家高邮祭拜。在高邮湖畔一个寺庙的大殿里,我蹲在地上为一只躺着撒娇的小猫抓痒。看护佛堂的僧人端着手机在他守门的座位上偷偷拍我。你拍下了我们。这个照片,给了你许多安慰,它也如同是你的护身符。你喜欢温和的不再急躁的我。

往后,我不会把自己思想种种不良情绪全都和你说,平添你的忧心。我不够男人。

往后,我要对你对他人增加耐心。特别对女人,更要耐心,因为女人是人中的另类,是马匹里的斑马。

往后,请你从心底不要再相信什么大学教育。你们大学,就是不教人常识,就是不教给人正常的简洁的可供选择的思维方法。惟有结论的灌输。你更多时候,是我的诤友。

往后,请你高兴,请你笑一笑,不要皱眉,把眉头展开,请你对生活发生一些乐趣,一些普通的乐趣。

安芭拉太太问我,哪知是您的猫来着,喜欢整天坐在河边,一动不动地看着河水?我说,那是施瓦茨瓦尔德,最笨的公猫。什么都不会做,除了每天下午蹲在凳子上往水里看,为了看到整条溪流的水,完整无保留地从自己的面前淌过。它还会做的另一件事是,当我们俩一起往小溪走时,它先于我走出家门,每走三米就停下步子来,像箱子盖似的往后仰起小脑袋,抬起身子,我只得把它抱入怀中,它闭上双眼,我把它贴进我的脸,在那一瞬间我们俩融为一体。唯独我们俩在一起时,我才能感受到,它怎样沁入我的心田,然后复活,苏醒。在我跟前步出三米后,它重又回头思念着我,亲昵一番,如此反复。我们缠缠绵绵,心心相印,直到靠近溪边。我常说,这是我养的三只猫里最笨的猫,虽然最壮实,独自却什么也干不了,总要找其他两只猫商量,它自己表达不了时,只能由伦达或者马尼奇卡来代劳。因为力气大,施瓦茨瓦尔德还有一个名字叫卡西乌。 

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我的猫们总以为,我一迈出家门便不再回来了,于是它们先后看护着我,踏着厚厚的积雪一路伴着我前去酒馆,三个小黑点在我身后跳跃。它们在酒馆门口无怨地侯着,直到我走出酒馆,一同回家。返家途
(2016-03-31 07:02)
标签:

龙冬

父亲

劳洪

熊白施

学部

分类: 随笔
记到梦见我爸

2014年7月15日晨。自拉萨驾车返京途经西宁。早晨梦见父亲。想不起来了。白天逛古董市场,购清代金铜锤揲上师像一尊,缺莲瓣底座。

2016年:
一月二十六日早八时许。梦中与我爸谈话。一个极丑的妖婆老女人正在照顾他。他坐在轮椅上。那女人好像在为他擦脚或擦脚上的鞋子。我爸跟我谈一个熟人,是个乞丐,单位的临时工。他穷愁潦倒,住在破棚屋里,在我们楼上敞开的走廊里搭建的棚屋。最近他分到学部大院文学所六号办公楼二层中间主楼梯东侧的小房间,你知道那个地方吧?我说知道。结果他不住,为了节俭,租出去了,一月收入六百元。那个小屋我爸和我盘算,可以放一个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小衣柜。地上放点粮食油盐酱醋和电炉煤油炉。我爸说这样的条件生活自己也可以过。我说这是最低要求的生活了。他说,是的。我说我在西藏三年,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我爸他非常惭愧的样子,不说话,很难过。他抬起眼看我,问,你还记得青岛吗?我们在青岛的时候,多好。他似乎是转移刚才的难过情绪,让我的头脑回到美好的方面。梦醒了。看手表,一月二十六日八点二十分。

二月十三日初六,早八时许,梦见父亲。他在我的阳光大
标签:

汪曾祺

古剑

书信

美国

分类: 随笔





汪曾祺致辜剑(古剑)书信三通

 

(2015-10-19 13:27)
标签:

语言

工具

文学

文学语言

一体化

分类: 文论

 

 

标签:

考古

龙冬

天铁

托甲

西藏文化

分类: 鉴古

藏民族的金属护身符“天铁”

 

藏族传统的护身符文化,同时也可以扩展到喜马拉雅文化圈来研究议论,甚至可以参照更为广大地域的文献物质材料。青藏高原和藏民族有着久远的与周边以至西亚南亚中原的交通,它从来就不是一处秘密荒蛮之地。在今天接触的藏民族传统文化里,很难具体区

标签:

龙冬

沈从文

书信

文学

分类: 随笔





标签:

西藏

文化

天铁

古代

收藏

分类: 鉴古

天  

(以:汉斯·魏赫特《神秘的西藏护身符》图片为主要讲解内容。2002年德国奥格斯堡版。涉及183件金属标本。数字技术及设计在奥地利的格拉茨)

 

一, 

标签:

龙冬

沈从文

西藏牦牛博物馆

民族文化

西藏

分类: 随笔




西藏牦牛博物馆藏品抒情

——给 沈从文先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