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性格色彩 |
标签:
育儿 |
分类: 性格色彩 |
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他们的性格,可能是内向的,也可能是外向的。性格可以决定命运,性格从小的时候就在孩子的身上发挥着作用,而且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生命,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圣经》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
标签:
婚姻家庭咨询师考题教育 |
分类: 婚姻家庭咨询师 |
1). 关于“婚姻家庭”的描述,正确的是(B )
A. 婚姻是先于家庭而存在的社会形态。
B. 家庭是先于婚姻而存在的社会形态。
C. 婚姻和家庭是同一时间存在的社会形态。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2分)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家庭的基本职能( D)
A. 繁育后代,保持种族的延续
B. 培育后代,保持社会的发展
C. 供养老幼,保持人类的生存
D. 合食共饮,保持快乐的生活 (2分)
3). 人类婚姻的第一个形态是(A )
血缘群婚
群婚时代
对偶婚
亚血缘群婚 (2分)
4). “产翁制”的出现的实质是(C )
男子喜欢模仿女性哺育婴儿的姿态
男子希望因此可以让孩子对父亲的归属感强
男子为获得子女权而夺取生育权的一种方式
以上答案都不对 (2分)
5). 婚姻家庭关系的否定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包括(B )
家庭的价值在下降,伤害着个人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婚姻中出现的闪婚、周末婚姻等,是后现代社会推崇的婚姻形式
离婚率不断上升,儿童成为破碎家庭的牺牲品
同
标签:
育儿 |
蒙台梭利教育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方法之一,它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我在没有接触她的教育思想的同时,自己的脑海里也曾问:蒙台梭利究竟意味着什么?她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而被当今教育界所称道以及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应本着什么样的态度看蒙台梭利呢?通过暑假蒙氏班的理论以及实践培训,现就我的理解谈谈对蒙台梭利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一、蒙台梭利要求她的教师必须受专门的训练,以便实现她所提倡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1、
教师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为此,她将教师这一名词改称为“指导员”。但教师的作用并不能因此而降低。她说,指导员的作用比一般人理解的要深入、重要得多,因为她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她要为儿童准备学习的环境,成为儿童的观察者和引路人,而不仅是教会儿童一些知识。
2、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掌握技能更重要。教师的准备工作不能只靠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更重要的是具备道德方面的品质,如机警、稳重、耐性、爱心和谦逊,其中最重要的是时刻考虑到儿童。她指责传统的教育过多地考虑传授知
标签:
育儿 |
棕色梯
教具介绍:每根长二十公分,正方形切面部分则由边十公分递减至一公分,由厚至薄的室块木块(角柱)组成。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辨认二次变化的差异。
间接目的:发展幼儿手眼动作的协调;培养细心的观察能力;学习角柱的形状(认识粗细);
操作方法:
1、将棕色梯无序地排放在工作毯上
2、拿起最大的一块,双手由前往后摸一下粗细后,放在工作毯左上部
3、重复上述动作,按厚薄顺序排列。
4、拿起最小的一块放在各个梯度上依次进行错误控制测试
5、可拿一个弹力小球,从高到低滚落下去
变化与延伸:
1、将苏瓦块一块一块叠起(成轴对称)
2、叠好后将一面移成垂直的,整个梯块成竖直的梯子
3、与粉红塔组合:
1)排在一起
2)背对背将两者竖起排好
4、与卡片的配对
适用年龄:3-6
错误控制:最小的梯块
兴趣点:丰富的变化
注意事项:棕色阶梯单独工作时,只有序列没有配对,与粉红塔并用才有配对;棕色阶梯可作纸形配对。
&nbs
标签:
育儿 |
教具: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地毯;数字卡
示范——量的认识
1、邀请幼儿:“这个工作叫数棒。”
2、请幼儿取地毯(2块)。
3、师:数棒象什么?(长棒)“请象长棒一样拿过来。”
4、幼儿取数棒放到地毯上(按取长棒的方式)
5、师:我们要排成长棒那样。
6、老师取最长的一根,放到地毯左上角(告诉幼儿红色在左边)
7、幼儿象长棒一样排列出来。
8、老师把要教的1、2、3棒,放到旁边。进行三阶段教学:
命名:(1)这是1,这是1。
老师边说边用右手5指摸一下。点数:1。幼儿模仿。
(2)这是2,这是2。
老师边说边用右手5指摸一下。点数:1、2。幼儿模仿。
(3)这是3,这是3。
老师边说边用右手5指摸一下。点数:1、2、3。幼儿模仿。
辨认:哪个是1?数一数2?把3放在这里。
确认:这是几?(1)数数看!(依次确认123摆成如图:)
9、将1、2、3排到摆放处(先排最长的3,不用摸)
10、将数棒放回到教具柜中(先取最长的10)
※(几天后,先确认1、2、3,再教4、5、6,依序教到10)
练习一——量与数字的结合(已
标签:
育儿 |
活动名称:筛米
适合年龄:2-4岁
活动准备:筛子,大米,黄豆,比筛子大一些的托盘,大碗两个,玩具扫把和簸箕。
将准备好的黄豆和大米活在一起,放在大碗里。
活动目的:发展孩子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双手的协调性;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主动思考的意识;习得做事的方法(将洒落的米集中扫到一起再倒回大碗)。
活动过程:
1. 出示大碗,请小朋友观察碗里都装着什么,引导他们发现黄豆和米粒混在了一起。
2. 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这两种粮食分开。
3. 展示老师的办法:将大碗里的粮食倒进筛子,注意筛子底下要先放好大碗,防止米粒直接从筛子缝中流出。
4.
两只手握住筛子的边沿,轻轻的筛,让米粒落进大碗里。如果有的米粒落到了碗的外边,等活动结束后再用扫把扫到一起,再倒进大碗里。活动结束。
标签:
育儿 |
活动目标:
1. 通过数字与筹码的工作发现奇数偶数,并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奇数与偶 数的概念.
2.培养幼儿乐于探究,,主动操作的的探索能力.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工作毯一张 2.蒙氏教具<数字与筹码1-10> 3.奇数与偶数的字卡.
4 .木偶小猫1 个,小狗2个, 小鸭子3个.小鸡4个,小兔5个,小猪6个小熊7个....
5..神秘袋里装有若干个彩色扣子.6.数学区教具:数棒.7.1到10的数字卡人手一份.
8.水彩笔若干,纸上作业若干.
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
a. 线上律动:十个印地安小朋友<复习数字1-10,进一步巩固数与量的对应>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的器官如.眼睛有2个,鼻子有1个,嘴巴有1个,胳膊有两个,腿有两个,初
步感知单与双的概念.
二.集体活动:
1.铺放工作毯,教师介绍工作,并在数学区取来数字与筹码的工作.
2.教师师范操作数字与筹码的工作让幼儿发现奇数与偶数.
a.教师取数字卡按照1-10的顺序排序,边取边读出数的数名引导幼儿跟读.
b.给数字配上相应数量的筹码.
c.分别将1-10 的数字筹码两个两个地摆放在一起,引导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