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瑞典房价经济蓝皮书老百姓文化 |
“泡沫只有破了才能证明是泡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这句话,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再合适不过了。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中国的房价却不断上涨,很多地区的房价已经超过2007年的最高点。毫不夸张地说,房价已经成为老百姓说不出的痛。
目前,全国房价基本呈持续性上涨甚至暴涨的趋势,商品房价格涨幅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幅,土地价格越炒越高,“地王”频现,房地产商大手笔拿地建房,负债率普遍持续上升,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售比极端不合理……
十二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年《经济蓝皮书》提到:今年全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是8.76,比去年年上升了0.46,相
标签:
财经赃款长虹公司范德均绵阳 |
日前,备受关注的长虹事件终于有了说法,相关监管机构对长虹“财务门”的全面核查已经结束并得出正式结论:长虹公司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没有范德均所列举的违法行为。
其实范德均的手法并不高明,注意,他在每次举报或者声称要公开“证据”前都会以各种手段纠缠长虹。这是什么行为?不是敲诈,地球人都笑了。范德均在出狱后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多种方式反复纠缠长虹,在没有结果后便举报长虹财务造假。绵阳国税曾需要他本人回绵阳提供相关证据。但范德均以人身安全为由,拒绝返乡协助调查,呵呵,我猜想范德均先生恐怕是没脸面对江东父老吧。我本想说,范德均这样拙劣的骗术,是想把中国人当傻子么。可意外的是,他居然成功了,举报传闻直接导致四川长虹股票大幅震荡,二级市场上股票遭遇大单抛压,股价一度下探到7.15元,最终报收7.41元,跌1.46%。
我就不明白了,身为行业巨头,地方支柱的长虹,为什么会被一个无赖搞得如此狼狈不堪?
折腾了90天,报纸上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从今日要闻版到经济新闻版直至最后放在了娱乐新闻版。那么,这
标签:
舆论南方都市报和谐社会公民既得利益睢宁文化 |
报刊广播电视等舆论媒体,关系千家万户人民大众的文化和新闻收看,应该努力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使命,当然,这一切的首要前提应该是真实。
但是近日看了在网上蹿红的《南方都市报》刊登的《县政府给公民“评级”鞭策群众,优待“良”民》一文,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当时就觉得这篇新闻欠真实,理由是,当前,我们正在创建和谐社会,作为一个人才济济的县政府,睢宁南都为了建设守信用的和谐社会,是断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水平低到要把公民分为三六九等,那样的话不是正与和谐社会建设相违背吗?
果不其然,在睢宁县政府致《南方都市报》的函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内容:“令人遗憾的是,这篇报道文中的小标题明明是“给公民信用打分”,却在主标题上“漏”了“信用”二字,变成了“给公民打分”。其二,信用征集的对象明明是“大众”,既有“民”,也有“官”,但到了主标题上只剩下一个“民”字。还有“民”字前面加了一个“良”字。这些是编辑的疏忽大意还是故意为之?显而易见,这个大
标签:
达能娃哈哈中国市场淘金毕马威财经 |
中国市场——达能不想失去的淘金地
达能之争时至今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案也暂未尘埃落定。不过,在英属维尔京群岛高等法院最新的判决令中,驳回了达能指定毕马威作为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接管人、冻结与接管非合资公司外方股东资产的诉讼请求。达能意图通过BVI法院的判决来占有、控制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并从中获取有利于斯特哥尔摩仲裁的证据,虽然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构想,但最终还是落空了。迄今为止,达能在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对娃哈哈提起的所有诉讼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为什么不断失败达能还是死性不改呢?我相信自有其缘由。
达能很早就开拓了中国市场,最先在广州建立了酸奶公司,但真正大刀阔斧的动作还要算是和娃哈哈合作的阶段。它从收购百富勤这个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倒闭企业开始,一鼓作气拿下了乐百氏、益力、梅林正广和等中国本土的几家代表企业,并且增持光明股份达到11.55%,并持有部分蒙牛股份(后来蒙牛终于明智地与达能分手)。在坐拥娃哈哈合资企业51%的股份后,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