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07-08-31 09:37)
标签:

随笔/感悟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写贾政一行来到稻香村,步入茆堂,“里面竹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接下来是贾政、宝玉父子一段对话:bbs.guoxue.comp5fr|;Q;tWN
l kUpx
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云‘天然’ 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怕他讨了没趣;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哥儿别的都明白,如何‘天然’反要问呢?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的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扠出去!”
--------------------------------------------------------------------
.com8E(K)L#T?Z.U^
B

   从人性论的角度,追求自由自在,提倡自然朴实,反对压迫束缚,矫揉造作,也是对内心不隐瞒,不遮掩,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袒露真实的自我。
 
   《红楼梦》之所以人们为宝黛落泪,皆认为宝黛之真。
    可现实中,人们对这种真又避之不及,引《红楼》中的话,宝钗容貌丰美,品格端方,人皆谓黛玉不及,连小丫头们也愿与宝钗亲近,黛玉便有些不愤起来。
    理想、现实;
    真实、面具;
    追捧、不屑;
    就是这样似矛似盾的无处无时不在。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