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手机,在网上看了一场大论战,内容如下:一个北方人民很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是,南方工业化生产的速冻水饺,像湾仔码头这种,已经比绝大多数自家手工水饺要好吃了。
下面几乎是全面反击。
我觉得这个论题有点类似自家榨的花生油是不是更香?
你若问本地人。
普遍回答YES。
油厂门口有家商超,常年都在卖散装的花生油,有个自动灌装的机器,其实呢,若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这是不符合食品管理标准的,含有杂质不说,关键是含有黄曲霉素。
还有一点,水饺对于北方人而言,代表着团圆,是一种图腾,而买来的水饺呢?
没有灵魂!
那问题来了,单纯从好不好吃角度讲呢?
这个我还真的很有发言权,我喜欢吃水饺,经常吃,本地水饺店基本吃遍了,单纯说现包水饺谁家最好吃?
阿娇水饺,店里吃。
速冻的呢?
湾仔码头!
比普通水饺好吃吗?
在我吃过的水饺里,我认为速冻的湾仔码头跟现包的阿娇水饺不分上下,在今天,速冻技术跟现包已经没有区别了,若是有问题也
上午,浓眉说是来拜年,跑我办公室唠叨了一通,其实是控诉,就是老公忙事业,整天不着家,还挣不到钱,也不懂得疼她。
浓眉老公在老家那边开了家化工厂,最近持续亏损,快撑不下去了。
我说,你只有参与进来,你才知道赚钱是多么不容易,无论通货膨胀有多么夸张,谁赚1000元都不容易,哪怕是王思聪。
不要觉得别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女人,一旦参与不进男人的事业中去,你就永远无法与男人共情。
因为你不知道生意有多难做,你不知道他负担有多重,你只在意他赚没赚到钱,回家就是一肚子气,你咋可能懂他呢?
站在外围看别人赚钱,总觉得,咋那么简单呢?
那是因为,你没走近看一看。
走近,一定是气喘吁吁!
浓眉说,现在过年
标签:
杂谈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伴随着响亮的新年钟声,农历辛丑牛年正式到来。
回望庚子鼠年,仿佛有千言万语憋在嗓子眼儿说不出来……
这一年,太不容易了。
这一年,我们过的都很艰难。
这一年,我们终于有惊无险地走了过来,都还活着,实鼠不易。
停摆的日常,我们学会了难能可贵的珍惜和感恩,这一年对我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健康的活着更重要了。
是啊,活着就好。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困难,哪怕再大的困难,总有解决的办法,前提是好好活着,只有活着,你才有希望。
人间值得,万物期待。
表弟孩子年后就要小升初了,昨晚表弟宴请孩子班主任,让我去作陪。表弟自己开了家装饰公司,年纯利润能做到30多万,生意还算过得去。
其实我是不想去,一是我中午喝了,再就是那些老师迂腐的很,仿佛真拿自己当个干部,背后我都喊他们绰号,而当面则要喊他们主任或校长。
但是表哥叫我,又不敢不去,若我不去让我爹知道了,那还不抽我大嘴巴子。
我到时,老师已经到了。
握手寒暄,就坐,喝茶。
表弟对老师很虔诚,竟然用普通话在交流,好蹩脚的感觉,最有意思的是,竟然用了“您”,老师也很用心,在告孩子的状,说孩子挺调皮的,曾经把手机带到学校之类的,表弟一一记录。
我早给表弟定过基调,你们两口子一个读到初二一个读到初三,别指望孩子有多大出息,学习肯定白搭,所以不如早点下学跟着当小工,推个车搬个砖的,未来可能成为本地最大的地产商。
表弟就骂我:我们还指望他读北大呢。
我说,北大青鸟!
表弟家孩子跟我很亲,打游戏比我都厉害,就是学习不中用,经常被老师罚站,放学时人家娃
文/贾平凹
差不多半个月的光景吧,我开始睡得不踏实:一到半夜四点就醒来,骨碌碌睁着眼睛睡不着。
又突然地爱起了钱,我知道我是在老了。
明显地腿沉,看东西离不开镜,每一颗槽牙都被补过窟窿,头发也秃掉一半。老了的身子如同陈年旧屋,椽头腐朽,四处漏雨。
人在身体好的时候,身体和灵魂是统一的,也可以说灵魂是安详的,从不理会身体的各个部位,等到灵魂清楚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些部位肯定是出了毛病,灵魂就与身体分裂,出现烦躁,时不时准备着离开了。
我常常在爬楼梯时觉得,身子还在第八梯台,灵魂已站在第十个梯台,甚至身子是坐在梯子上,能眼瞧着灵魂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曾经越过一些朋友去吃饭,席间有个漂亮的女人让我赏心悦目,可她一走近
2014年,我去呼和浩特开会,参观过一家奶粉厂,给我一种什么感觉呢?
奶粉,其实都是标准化产品,各品牌之间没有差别,哪怕奶源有差别,最终产品也没有差别。
可以这么理解,奶粉产品就是口服药,如阿司匹林……
国家对奶产品要求很是苛刻,什么不能多于多少,什么不能少于多少,等于把牛奶成分给卡死了,奶企按照这个标准来就行了,效果是没啥差别的。
差别来源于什么?
第一、品牌概念。
第二、个性化产品,例如蒙牛的特仑苏、真果粒、冠益乳、新养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更功能化的牛奶。
类似奶粉的产品还有很多,例如花生油,又是什么冷榨,又是什么古法工艺,其实都是噱头,最终出来的是一个玩意,无非有物理压榨
上午,浓眉微信我,问我在学校不?
我问,有事了?
她说,心情不好,想找人聊天。
我说,电话里不能说吗?
她说,不方便。
我说,可以来,但我中午有安排,不能留你吃饭了。
放下电话不到一个小时,她就提着一箱牛奶过来了。
我问,咋了?
她说,这些年,我工作一直很努力,各方面也都还可以,论学历也不低,全日制硕士,今年要推一个副科,怎么排都排到我了,年龄也到了,这次排不上,以后希望更渺茫了,我今年40周岁整,之前也找我谈过话,也递交过资料了,但是今天早上突然找我谈话,不是我,原因说我是没有下乡挂职经历。
我说,听我的,咱不要。
她说,特别失落。
我说,咱可不当那个破官,高危职业。
她说,不是想不想,总觉得应该是你的东西,被人拿走了,你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熬出来的,今年弄不上,未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一延迟退休,大家在位上不走,这些问题更突出,你现在看看,大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上不去,现在普遍干到60岁,你慢慢等吧。
我说,你
越来越不喜欢出门了。
现在让我去选择,我宁愿天天家里蹲。
也不只是因为疫情。
出门多了,你就知道了,现实里没那么多光鲜亮丽,也没那么多诗和远方,仔细区分一下,就两类:富人的生活,穷人的生活。
富人生活千姿百态,穷人大致相同。
富人,在哪都一样生活的很好,即使在柬埔寨,即便是在首都也仿佛是我们村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但是富人区是什么样子?百万豪车,大HOUSE、大泳池,用着最新的苹果手机……
这个世界缤纷复杂,但美好只属于有钱人。
穷人的生活只有一个主题,钱。
每天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堆里打转,为房贷车贷信用卡所发愁。所谓的工作稳定,那也是稳定的穷着。
冬子, 95后小学弟。
冬子在校读书时,我们经常在一起打球,也算是球友吧,大四那年,冬子父亲患上白血病,我们球友还一起给做了捐款。
冬子老家是山西忻州的,就是那个“闭月”貂蝉的故乡。
冬子毕业后去了南方,目前人在义乌做电商,开了一家淘宝店,做一款中医理疗用品,属于比较偏门的,月收入1万左右。
前几天冬子回母校参加联谊活动,还带了两瓶梦之蓝前来拜访我。
我问,你爸康复的怎么样了?
他说,还不错,基本正常,我爸属于白血病的一种,白血病的治愈率其实是非常高的,在70%以上,只是老百姓不知道,一听白血病,完了。
我说,老百姓多是愚昧的,之前我写过,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病率更高?例如新西兰比我们就高,因为他们的平均寿命长,癌症属于老年病,发病非常慢,需要二三十年的积累才可以,与什么转基因、环境污染没有必然的关系。
他说,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我说,微乎其微,其实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概率,也叫命,与健不健身,养不养生都没关系,癌症的病发需要两大因素:第一个
魔幻的2020年终于结束了,在股市的人声鼎沸中、在疫情的零星复发中、在众人的无限感慨中,结束了。
这一年,我们甚至还没来得及仔细回味,就带着我们珍贵的回忆步履匆匆、渐行渐远。
这些年,北方越来越不冷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老家会下很厚很厚的雪,河里、湖里全部结冰,小朋友们多少都有冻伤,我的手背现在还留有疤痕,就是小时候的冻疮。
这几年我甚至都没棉鞋、棉裤的概念,连秋裤我都没穿过,一年四季打扮差不多,只是多了个羽绒服。
因为不冷。
不过,今冬是个例外。年了年了,一场“霸王级”的寒潮赶来年底冲业绩,我翻破箱底找出最厚的衣服也抵挡不住这刻骨的寒冷。
新闻上说,70年最冷。
可是明明专家们一直在说地球正在变暖,很是让吃瓜群众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