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05年韩国将“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时候,很多人开始着急起来纷纷指责韩国方面的种种不是,说端午节活动本来就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凭什么是韩国的啊?而这之前之后,众多的历史文化元素都“被韩国”了。我们不平、我们气愤,可是,我们是否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做深刻检讨和自我反省:传统历史文化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在中国是否做到位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情形又怎么会发生呢?
不说远的,刚刚过去的“七夕节”西化严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七夕节”就被冠之以“中国情人节”的称呼,更有甚者直接叫“情人节”的,大有盖过“七夕”这个名称之势。而过“七夕”的方式也西化了,现在过七夕,感觉是在重复过“情人节”,内涵和活动样式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说白了就是复制了西方的“情人节”的过法,一年一次“情人节”还不够非得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搭进去再重复过一次,是中国人很浪漫吗?
七夕就是七夕,没有必要冠之以“中国情人节”的称呼,按照有些人的意思“春节”是不是也应该改叫“中国圣诞节”,“中元节”也换一个洋气的点的叫做“中国万圣节”呢?没有西方文化的光环是不是就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