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画廊】

http://www.mypcera.com/photo/minghua/%E5%88%97%E7%BB%B4%E5%9D%A6/409.jpg

-----------《弗拉基米尔之路》,列维坦,俄国

 


    弗拉基米尔之路,杳渺迢遥,一眼望不到尽头……。
 
    在沙皇帝国摇摇欲倾的那些年代里,贵族造反者(十二月党人)和平民造反者(无政府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 正是经此走向流放地西伯利亚。在那里,非人的苦役正等着折磨、摧残他们,直至死神前来索取他们的亡灵。  很多时候,在这条荒僻的驿道上踽踽而行的只是沉默的囚徒和焦躁的解差;而有些时候,那些美丽的,在彼得堡宫廷沙龙里赢得万千宠爱的贵妇人,安然搀扶着她们虚弱的丈夫,一步一步走向那寒冷贫瘠的远东极地,情愿将她们的绝代风华和男人们的光荣一起消散、风化在西伯利亚的广袤冰天里——男人们将自己胸膛里的心掏出来,供奉在历史的祭坛上;而女人们则将自己的心掏出来,安放在男人空荡荡的胸腔里……。

     弗拉

标签:

杂谈

分类: 【画廊】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


   

    ——日期:2月29日
  ——东风,2级
  ——胶东湾
  ——今日值日官:二副西格玛
  ------------------------------------------------------------------------------
  .
  
  
   我们沿岸缓缓而行,没有非赶不可的途程,“罗德”号的航线因地制宜,从不预定。我对过往的吃水极深的商船渔舟目以礼敬,但却不羡艳,我们是海上的浪子闲汉。
  
  
    在大海和陆地之间,展布着许多渔村、岛礁和红树林。在礁石嶙峋的水陆分界处,有麻雀和白嘴鸥比翼齐飞。小渔村的石砌房子和帆船不过一掷之遥。那些在渔港里 穿戴颇艳、挥梭劳作的渔家少女窈窕而醒目。......然而在这北温带的大海中,该欣赏的是月亮:黄昏时分在海上共潮生,黎明之际穿霞而落。海洋的夜晚多 么美丽!月亮象太阳一样也有它的云,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诗】

http://art.9c9c.com.cn/photograph/historical/img/B120podelaier.jpg

               ------波德莱尔像

 

交感

——波德莱尔

自然是一座庙堂,柱廊皆具灵性,
从中发出隐隐约约说话的音响。
人漫步行经这片象征之林,
它们凝视着人,流露熟识的目光。

仿佛空谷回音来自遥远的天边,
混成一片冥冥的深邃的幽暗,
漫漫如同黑暗,茫茫如同光明,
香味、色彩、声音都相通相感。

有的香味象孩子的肌肤般新鲜,
象笛音般甜美,象草原青翠,
有的香味却腐朽,高昂而且丰沛。

如同无限的物在弥漫,在扩展,
琥珀、麝香、安息香、乳香共竞芳菲,
歌唱着心灵的欢欣、感觉的陶醉。

.


【罗德按】事物并非就是事物,而是藏匿其后的理想形式的象征。知觉并非纯系知觉,它还能传递诸如“腐化的、富有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诗】
 

面包与美酒(第七节,诗人何为)

荷尔德林

可是朋友!我们来得太迟。虽然诸神尚存,
      却超拔于顶端云霄在另一世界。
它们在那里无休无止地运营,却似乎很少关注
      我们生存与否,其实天神多么垂顾我们。
因为一个脆弱的容器并非总能把它们装盛,
      只是偶尔,人能承受全部神性。
于是生活就是对诸神的梦想。但迷乱
      就象微睡一样有益,困顿和黑夜使人强壮,
直至英雄在铁制的摇篮里茁壮成长,
      心灵一如既往,具有类似天神的力量。
然后诸神隆隆而来。这期间我常常觉得
      沉睡更佳,胜于这样孤独无伴,
胜于这样苦苦期待,而我又能做什么说什么
      我全然不知,在这贫困的时代里诗人何为?
但是你说,他们就象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

标签:

杂谈

分类: 【戏剧】
说点题外话先。

     似乎这个时代能唤起我们悲剧感的事物越来越少了,以往能引发崇高的、庄严的、肃穆情调的东西,如今也许只会让我们感到平庸、猥琐和滑稽。尼采宣布上帝死亡 之后,在休谟摧毁必然性之后,因人类英雄抗逆神明和命运必然性而遭致厄运的命运悲剧就不会再有可能了。今天的我们虽则还去看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普斯王》, 还为之惊异,但我们中的剧作家,有谁还会去写类似的命运悲剧呢?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之后,因人物个性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而导致个体毁灭的性格悲剧也不 再震撼我们了,我们中还会有谁认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审思慎行的人文英雄呢?在我们眼里,哈姆雷特不过是一个犹豫游移、贻误时机的孱头。在陀思妥耶 夫斯基写作《群魔》之后,在波普尔写过《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之后,在加缪写作《鼠疫》和《反叛者》之后,那种以历史必然性为名义创作的社会悲剧,怎么还可 能激动我们呢?在我们这个对于历史必然持越来越无所谓的漠然态度的年代?

    如果不再有命运
标签:

杂谈

分类: 【戏剧】
   上晚班,跟朋友侃完大山后在机房里挺细致地翻看奥尼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到午夜12点终于看完。心头沉重。不知从何评起,仿佛自己也被携带着步入了浓雾弥漫的漫长旅程,毫无希望,被命运之网所羁捕笼罩。

 

    没什么睡意,索性去网上翻关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资料。翻到有一篇笔名为求风的写手写的评论。评的很细致,看来是个高手。拷贝过来吧。这部戏剧我不评写观感了。在此向求风先生致敬!

 

http://www.zigui.org/article.php?id=73953

 

    转贴完这篇评论,想想还是说两句吧,劳动光荣,寄生可耻嘛。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里每一个人都有天赋,但

标签:

杂谈

分类: 【戏剧】
    因为手头事情一箩筐,顺手打字吧,想到哪里打到哪里。

 

   一般的评论都认为《榆树下的欲望》 是奥尼尔早期写作技巧尚不臻化境的一部现实主义剧作。写《榆树下的欲望》,旨在于批评美国境内泛滥成灾的拜金主义。但我看完这部三幕剧之后的感觉是奥尼尔 在《榆树下的欲望》背后也许藏有更大的创作雄心,也即:奥尼尔试图借新英格兰一个农庄的家事,来隐喻一部美国史(1850年前的)。《榆树下的欲望》是一 部象征之作,尽管它的手法是写实的。

 

    剧中最重要的人物当然不是那一对乱伦的欢喜冤家伊本(小儿子)和爱碧(继母),而是那个硬朗的老混蛋伊弗雷姆.凯勃特(父亲)。清教徒凯勃特是新大陆第一 代移民的典型,一个坚忍不拔的拓荒者,勤奋,精力充沛,然而古板到僵硬,唯一的快乐是蓄敛和攫取,紧紧守成不放。因为创业过于艰苦而变得吝啬异常。他开拓 了这片庄园,为此消耗毕生,庄园成了他的命根

标签:

杂谈

分类: 【戏剧】
---在用他的唇枪舌剑痛下杀手之前,目若寒星的萧伯纳先生通常会以讥诮的一瞥令其对手噤若寒蝉,从而缴械受戮

 


    《人与超人》是一出四幕思想剧,其篇幅宏大,足有两百余页,若是落实到剧场,只怕要表演上四、五个 小时。这么长的篇幅,足够让萧伯纳把他的“超人思想”说得非常华丽,让人耳目不暇接了。尤其这些思想是和萧伯纳那种极为敏捷的机智结合在一起的,因此非常 的具有异彩,非常醒人耳目。但是,也颇让人无所适从。剧中人物对白里的那些诘问和反驳好比双刃剑,某些当儿简直让我们搞不清那是自谑呢,还是嘲讽别人。这 些角色个个能言会道,反应奇快,而且都狡猾到能自圆其说,都流利到出口成章。他们那些似是而非(同时又是似非而是的)的论断,颇有格言警句的风格,既能让 人有所触动,同时又让人为之迷惑不已。我们这些观众被勾唤起的沉思,又被一阵阵的忍俊不禁所搅散。真不知道如果让“超人”思想的始作俑者尼采来翻阅萧伯纳 的这部剧作,他会做何等感想?是拍案称奇呢,还是置之嘿然一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尼采持何种态度,他都会饶有兴趣地把这部剧本仔细翻完的。一

标签:

杂谈

分类: 【戏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倒,笑倒大牙,笑倒最大的门牙!
    看来萧伯纳的剧本更适合于阅读。一呢,那些关于布景和人物的描述文字非常生动诙谐,读起来让人解颐 莞尔,但若落实成舞台造型,其喜剧效果只怕得大打折扣。毕竟,若无相关方面的丰富知识,布景和人物造型上的不协调是不太容易看出来的,这对那些为了消遣一 把而进剧院的观众来说,未免要求过高。二呢,戏剧对白里那些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语意双关的讽刺语,往往需要读者略加思索才能回味出个中的妙趣;而剧场演 出时演员的话白要求出口流畅,不容停顿,恐怕观众难有回神咀嚼的时间。三呢,萧伯纳戏剧的内容涵量是非常大的,有些讥评时世针砭风尚的段落会夹插在角色的 对白里,若不就着剧本,这些东东很容易被忽略放过。剧本可以反复研磨品咂,但剧场演出是一次性观赏至完的,那些与主要情节牵涉不大的末枝旁节可能会被轻忽 无视。少了这三方面的东东,萧伯纳喜剧多少就要打点折扣,可就不那么逗了。

    《武器和人》是一出情境喜剧。开场便是彼特科夫家的布景。这一段景物描写实在让人忍俊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