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描述了真如开悟的七个阶段的第一到四阶段的体悟。还不是人我空或法我空的体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28/21/20425_168207137.shtml
第十三章 超意识领域之二
问:你说真正的原型是神性呈现出来的面貌,是神性显现出来的第一种形式。可是现代研究者大部分驳斥这种说法,认为这种说法充其量只是「纯粹的形上学」,根本无法验证。威: 嗯,你必须自己进行实验.亲自检视这些资料,才能诠释这些东西。如果你自己不做实验──不遵循冥想上的指令、模范或典范就不会有资料可以做正确的诠释。一 个人的世界观如果属于魔幻期或神话期,那么向他说明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平方等 于斜边平方,是说不清楚的。因为你说明的这个东西在他的经验世界里找不到,没有清楚的路线可寻。可是事实上你说的并没有错。你做的是内在意识的实验;你的 运算结果可以被那些做同样实验的人验证。这种知识是公开的,可以复制,可以反证,也是大家共有的;其结果存在于理性的世界空间里,随时可以由进入这个
佛陀刚证悟后,给五比丘(佛陀最初的五个弟子)开示四圣谛,之后开示‘无我经’,当时的五比丘立即证了阿罗汉果。
《无我经》:
一时世尊于波罗捺斯城近郊鹿养苑。其时世尊语五比丘言:诸比丘。
“世尊。”众比丘答道。
故世尊如是说:
“诸比丘,此身(rupa)无我(anatta),若此身为我(19),则此身不应受苦。‘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此种可能亦应存在。但是由于此身非我、故受苦,无有‘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这种可能的存在。
“同样的,受(vedana),想(sanna),行(samkhara),识(vinnana)亦无我。”
“诸比丘,此身常或非常?”
“非常(anlcca),世尊。”
“无常为乐为苦?”
“是苦(dukkha),世尊。”
“以此无常,痛苦,短暂之法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之说正确否?”
“当然不正确,世尊。”
“同样的,诸比丘,受,想,行,识亦为无常和痛苦。以此无常,痛苦,短暂之法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恰当否?”
“当然不恰当,世尊。”
“那么,诸比丘,汝
标签:
佛学 |
《金刚经》里的四相
好, 最后讲一点,大家最熟悉的《金刚经》。高雄来的朋友也许听过,你复习一下。《金刚经》说,大家记得的一句话,很重要,是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 相”。《金刚经》说这四个相是我们想错出来的相,是我们的错觉的样子,错的太离谱了。《金刚经》里头提出来,严重的错误的样子大
标签:
佛学 |
'“有而无,无而有”也就是,当你听到的时候,他们用这种话,很好,“举身听”,看到的时候,“举身看”。举的意思是什么?全身、全心、全身心,整个。不仅 仅是你的耳朵,你的头发,你的皮肤,你的毛孔,你的脚指甲,你肚子里头的肠、胃、肺、心脏,通通都是,举身听,都是听本身!不是你的皮肤,你的牙齿,你的 眼睛,你的耳朵,你的毛发,你的毛孔它们通通一起听这个“阿”,不是这样!整个都变成了“阿”,这叫做举身听,是我们不知道。'
标签:
佛学 |
标签:
佛学 |
标签:
佛学 |
标签:
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