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第2764期 书法 · 隶书 ·
“笑古笑今观事观物”对联
这幅书法写的是一副出自四川乐山凌云寺的蕴含深刻哲理的对联,又可说是一副妙联,全联50个字中,就有9个“笑”字和9个“观”字,且对仗非常工整,又有调侃式幽默,读来令人捧腹,却又受益匪浅。其原文如下: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
每日一品第2763期 书法 · 隶书 ·
“聚贤达融雅兴”联句
“聚贤达以同乐,融雅兴而尽欢”是一副充满雅致情趣的修养联。
这副对联描绘了一种理想化、多数人都喜欢的雅集场景:经常邀约有才有德、志趣相投的贤能之士聚集一堂,促膝谈心,切磋知识,交流学习,共同分享高雅的情趣或兴致,尽享欢愉时光。它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精神共鸣与和谐共乐,体现了对美好生活情趣的向往,
每日一品第2762期 书法 · 隶书 ·
代笔书《七古·重返故地》
2025年11月11日是百年名校——广东肇庆中学120周年校庆的大喜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该校六六初三乙班的二十多名同学欢聚母校,看到这所岭南大地的优秀学府伴随祖国飞速发展的步伐,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而他们这些昔日“
每日一品第2761期 书法 · 隶书 ·
“法霁无声育贤有道”对联
“法霁无声润嘉木,育贤有道培栋梁”是我在“每日一品”第2753期曾推出的联句书法“法霁无声润嘉木,育贤有道自成蹊”基础上,改动下联最后三个字书写成的一幅育人对联。
上联“法霁无声润嘉木”,“法霁”指学校或其它育人单位所制定推行的法度和教化方式如雨雪初霁般清明、温和,非常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发展、提高;“无声”则强调教化或治理方式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不事张扬;“润嘉木”指
每日一品第2760期 书法 · 隶书 ·
“鱼戏平湖雁鸣秋月”联句
近日在今日头条发现中书协副主席、中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先生书写的一幅对联“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见附图),便书写了一幅联句书法。原来这是近代文学家黄文中1934年为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景点题写的楹联,把“平湖”“秋月”分别嵌入上下联,点明主题,意境非常美。
上联“鱼戏平湖穿远岫
每日一品第2758期
书法 · 隶书 ·“对月看花”联句
近见清代道光年间著名书法家翟云升所书隶书对联“对月不妨人去后,看花却恨酒来迟”(见附图),就把它书写下来了。
原来这是化用郑板桥《自遣》诗中句“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
每日一品第2757期 书法 · 隶书 ·
“何须多虑终归小满”联句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是一句充满哲理的格言,又是一副非常好的修养联。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树立豁达的得失观,即强调对功利结果的超脱态度。“盈亏事”指得失算计,提醒人们不必为一时盈亏患得患失,过度算计可能徒增焦虑;同时要有
每日一品第2756期 书法 · 隶书 ·
“无物可离有人能悟”联句
“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来生前”是现代诗人成廷圭《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所吟》诗中的第五、六句,在这里只是取联句书写形式。其大意是说: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脱这虚幻躯壳之外,有人却能悟透生前之事。
每日一品第2755期 书法 · 隶书 ·
“经书涵养福德熏陶”联句
“经书涵养心如镜,福德熏陶语似兰”是一副修养联,出自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李炳南居士所作春联。它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根基,通过意象与韵律的融合,传递出修身养性的深刻哲理。
上联“经书涵养心如镜”,“经书”指儒家的经典,意指以“经书”为媒介,将心灵比作明镜,暗合佛教“心如明镜台”的禅意。经书中的智慧如清泉浸润,经书涵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