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刊物,甚至连内刊发文都有很长发稿周期,能在省级刊物留用,倍感幸运,感谢刊物编辑亚荣姐力荐。
《大益之“益”》(散文)
作者:吴安臣 授奖词
茶为国饮,以文化为守。借助一杯好茶,品味大益,品味文学,品味茶道,借助一杯好茶提供的美好时光和悠闲空间,回到文学、回到茶道的本真,吴安臣的大益之“益”,让我们得以看见茶从一片叶子到“益友”口腹的过程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标签: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人生
开解
|
分类:
原创杂谈
|
1、《大理人大》杂志发一读书随笔
2、《一句顶一万句》刻画了多达上百号人,通篇都在讲人生里不断遇到的麻烦事或曰“心理困境”,越想解决却越有新的麻烦加入,逐渐变得复杂,甚至都想到了杀人,然而心里杀了人,现实里该杀的一个没被杀,都还全须全尾活着,最终主人公完成精神救赎一样,自我开解了。刘震云在运用语言方面真是一顶一的高手,有时候绕山绕水说半天(繁复),其实完全就是为了讲清楚一个简单的道理而已,不愧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教授
《百姓作家》《百灵鸟》发文,两本都是民刊,不过也都是旧文,好像和“百”杠上了,希望今年的工作生活和写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吧!最近突然喜欢上刘震云,除了之前我看过的《我不是潘金莲》(还看过据此改编的,范冰冰主演的电影),我突然喜欢起他写现实荒诞的笔调来。现实世界仍然荒诞不经,但小说家总能写出超越现实的东西。或许小说家就是负责在虚构世界里掘进与探索的吧。所以,我把图书室里这几本都搜罗来了:《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温故一九四二》《一日三秋》
最近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古尔纳《来世》埃文斯《马语者》黛西.约翰逊《深水》,关注情节,却没有注意国籍,居然都是英国作家的作品。总之,对他们的叙述方式、语言及结构我非常喜欢。
标签:
历史著作
人工智能
创造
|
分类:
原创杂谈
|
读完约70万字历史著作张生全《大宋籍田歌》徐达新《洪武之治——明初五大案》及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几部作品让历史与幻想交融,我僵化的思维里似乎需要注入些新鲜的知识了,DeepSeeK超过AI横空出世,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让我们的认知随时被颠覆。所以,文学创作圈里各种讨论激烈却又乏味,因为文学创作带着思考和创造,这些深度搜索的大模型算法,是不会代替人的思考的。很多写作者却在杞人忧天了,大可不必。
《秀》杂志发表一散文,感谢主编玉面令狐!
《安徽佛教》杂志发表一文!就《寻医记》和其他文章搜集资料和做准备。
加入中国作协!
《大理人大》杂志、《金沙江文艺》杂志、《玉美人》杂志、《报恩》杂志、《边疆文学》杂志分别发了散文、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