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缺陷环境和教育逃避责任彼得·潘健康 |
分类: 心理导航 |
有人觉得这只是不成熟的表现,年龄大了自然会改,实际上这是一种“成人幼稚化”的心理障碍病症。
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的人,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这类人感兴趣的大部分是同学聚会、朋友生日、一起出去玩儿等,对个人的前途、婚姻设想得很少,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尽管他们都已经三四十岁了,但是他们在外表和内心的一些信念、想法、价值等观方面比同龄人要差很多。
而且由于幼稚的表现
标签:
保健劳损推拿手法腰法健康 |
分类: 中医中药 |
按摩很“受力”是劳损的表现
推拿手法,须具备均匀、柔和、持久、有力的技术要求,并达到一定的深透程度。当前推拿从业的人员中存在一种倾向,误以为推拿治病只需以力取胜。盲目地追求强力手法,如力大且深透的弹拨法、倾半身体重所施加的肘按法、随意的踩跷法,以及缺乏影像学诊断依据所进行的生硬的扳颈扳腰法等等。临床上容易造成医源疼痛、瘀斑、疲乏、皮肤破损,甚至引起晕厥或骨折等意外。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景岳)曾指出:“今观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而前往中医康复机构寻求“保健”的人们也往往都要求推拿师施以重力,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效果。部分人逐渐产生了颇为“受力”的现象。
“受力”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笼统地说好或不好。它可以是耐受增高的反映,也可以看做是麻木迟钝的表现。一般说来,如果全身都比较“受力”,表示其体质强、常运动、肌纤维发达。但伏案工作者的颈部、腰部很“受力”,则是局部劳损程度严重、体内营养失衡的标志。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