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文化

分类: 象棋文章

                   

                 谨以此文悼念已故上海象棋元老屠景明先生!
  
   棋坛名将屠景明,棋书影响撼人间
   棋坛名将屠景明先生于2008年7月5号谢世,享年86岁。屠公征战弈林数十载,业绩灿烂辉煌,为华东五虎将之一。功成之后致力于象棋文化的传承工作,笔耕不缀。由其撰写的《中国象棋谱大全》,《象棋词典》等著作影响过数以百万计的棋友,为一代棋坛大家。故噩耗传来,给棋坛带来的震撼极大。
   棋坛名将屠景明,棋书影响撼人间。前几天,屠景明先生的儿子委托上海一位棋界老师找到我,帮助询问他父亲在广州的老棋友电话,我的这位上海棋界老师,也顺便谈起了棋坛大家屠景明先生的许多十分感人的事,我听后十分感动。这几天,我几乎是昼夜想着棋界老前辈谢侠逊、朱剑秋、杨官璘、屠景明等老前辈对中国象棋事业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对中国象棋的丰功伟绩,使我心灵之处深受感动和教育……。
   屠景明先生永远

标签:

文化

分类: 象棋文章
朱汉良非常聪明,记忆力犹其好。我们师兄弟中,在象棋水平上,除了徐乃基,就数他高了。我统计了一下他从1975年从南通农场回常到1995年最后一次参赛的成绩,还真是值得佩服:1977年、1978年市象棋个人赛第三名和第一名;1979年、1995年市运动会象棋比赛个人银牌;1985年、1986年常州、无锡、常熟、江阴四市县邀请赛团体第一名和第二名,个人第三名和第四名;1979年省赛第七名;1985年省交通系统象棋比赛团体银牌,个人铜牌。

  朱汉良参与培训少儿棋手很早,并在1993年被市体委聘为常州市少儿象棋队教练,多次率队参加省赛,共获得名次40多个,他曾经陪徐乃基的高足高懿屏下过很多盘棋,对高懿屏的成长有不小的帮助。

  1995年后,他转入裁判工作。多次担任各种市级象棋比赛裁判长,2002年任省交通系统比赛的象棋副裁判长,他还担任过围棋比赛裁判长。由于他对象、围棋规则都有认真钻研,所以裁决技术问题的水平比较高,加上他认真负责,公正公平,所以,他现在是常州棋界中出了名的铁面裁判长。

  朱汉良几次对我说过,为了保证裁决不出差错,尽管他对象、围棋竞赛规则可说已经非常熟悉,在每次赛前还要认真看上二三遍;现在成人比赛较少,少儿比

标签:

文化

分类: 其它……
三.探索围棋之美——从中级到高级
    中级棋友已具备相当高的水平,能够掌握基本手筋和死活、具备一定的战术构思能力和活用定式能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欣赏学习高手的棋谱。基本上作为业余爱好达到这个水平也就足够了,但我相信大多数中级棋友还是希望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实力已经相当强,这个阶段能看的书非常多,基本上所有的棋书都能看。但是从中级进入高级也是业余棋友最难过的关,想想吧!从四子进步到让先才能进入高级水平啊!因为起点已经较高,水平提高三个子谈何容易!

    还是从套装书开始,首先强力推荐两位大师的围棋全集:《吴清源围棋全集》(9.5分)和《坂田荣男围棋全集》(10分)。《吴清源围棋全集》含56本:第1卷《黑布局》和《白布局》;第2卷《
标签:

文化

分类: 其它……

    说到学棋和涨棋,关于下棋(包括实战和复盘)和看书(包括死活打谱)的关系需要预先声明:(1)下棋实战绝对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很多东西无法在书中学到,需要在实战中培养。正如聂卫平在《我的围棋之路》中指出的那样,下棋实战和看书打谱的比例应为7:3,甚至8:2。而复盘也是很有用的,和对手一起复盘固然好,能听听对手的意见。而自己一个人复盘研究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是自己下的棋,和打谱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但复盘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意气之争,否则会变成“棋输了!但复盘要赢!”的情况,呵呵!(2)看书对于提高水平是有辅助作用的。只看书不下棋很可能成为所谓的“书房棋”,而只下棋不看书,有可能成为“茶馆高手”,但进境绝对要比看书的棋手慢,而且也少了很多阅读的乐趣!打个比方,A和B两位资质相当的棋友为达到同样的

标签:

文化

分类: 其它……

陆游:标榜“有棋一局”第一人


编撰网络版《陆游的棋诗一百首》序言


文、三峡刘星


浮生一局棋、棋局可忘老、棋子声疏识苦心、吾棋一局千年事、长日惟消一局棋、围棋成败有傍观、千年王霸等棋枰、扫空百局无棋敌、世事无穷似弈棋。

http://www.qimi.cn/attachments/2009/11/1024_200911191552021.jpg

标签:

体育

分类: 象棋文章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年年重生。人,代代相传。

  许多人会成为师傅,会带徒弟。名师,能出高徒。

  李更上(下以先生称之)是名师,所以,门下出了好几个高徒。他以前在上海时,带出一个大大有名的何顺安。何顺安是上海市队主力,全国赛多次前三名获得者,和胡荣华多少还有点师生关系。(何顺安非得财园高手,不详述)。

  先生到常后,带了不少学生。其中数徐乃基最为杰出。看看他的成绩吧。

  1974年,棋类比赛初复,徐乃基即获省运会象棋个人第三名;同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象棋比赛,以小组第二的优异成绩打进决赛。决赛中,前11轮得13分,和后来取得第三名的赵庆阁同分,并和老冠军杨官璘弈出一局轰动全国棋坛的名

标签:

文化

分类: 象棋文章

http://wiki.fjdh.com/uploads/01/12012608856pra3jWQ.jpg

贾题韬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佛学家,著名象棋理论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曾战胜“棋王”谢侠逊,被尊为“无冕棋王”。生前为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四川省象棋协会副主席。
    本书由贾老的四部著作和散刊文章组成,其中《象棋指归》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象棋的入门知识和提高棋艺水平的方法,是中国象棋理论的开创之作;《象棋残局新论》提出了“形”和“势”等概论,从战略和战术上对象棋全局,尤其对残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这一领域,使之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象棋论坛》和《象棋名局精解》,前者开了象棋棋评的先河,后者使棋评成为了一种艺术;散刊文章,引人入胜,启人心智。

标签:

文化

分类: 象棋文章
[ 一 般 术 语 General Terms ]
象棋  xiangqi
棋盘  board
棋子  piece
棋例  xiangqi rules
棋证  arbiter, referee, judge
计时  time control
限着  movecount
暂停  break
超时  lost on time
评注  commentation, commentory, annotation
复盘  review, play back, post-mortem analysis
先走  move first, play red
后走  move next, play black
开局  opening
应局  responding
中局  middle game, mid game
残局  end game
排局  composed game, end game composition
胜局  winning game, won game
死局  lost game, forced mate
认输  resign
弃权  retire
例胜  won position
例和  draw position
判和  judged draw
巧胜  positional win
巧和  positional draw
标签:

文化

分类: 其它……

白棋四子之间成马步相连组成一个“八卦阵”,此种阵形布开后,阳线和阴线上相邻两子之间总是留有4个点,使对方不能形成五连胜,但已方如果不变的话,也不能胜,即所谓“八卦易守”。

[img]http://www.ljrenju.com/croom/kjjj/images/r2313.gif[/img]


图中黑1-3-5-9组成的才是五子棋中的“梅花阵”

[img]http://www.ljrenju.com/croom/i11/images/i118471.gif[/im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__ ___ ___ ___ ___●__  
以上就是梅花阵

标签:

体育

分类: 象棋文章
前文业已提及,象棋规则史上曾有一段时间,凡对局形成待判局面时,只要有一方走出了“长兑”,则不管另一方的重复着法是什么性质,都一概判为“双方不变作和”。这种类型的实战棋势,现在还保存着记录。笔者见到的最早画面,出自1934年10月下旬于香港先施公司天台举行的“省港澳象棋比赛”中。此次大赛系个人赛性质,经过七天的筛选淘汰,录取了周德裕、冯敬如、邓铁如、李尚武(即李武尚)、郑宗彦、江镐垣、鲍灿明、黄苏等8人进入决赛阶段。决赛以单循环方式进行,惟每对棋手之间要以4局定胜负。每晚4组对手共弈16局,一直进行了十天,观众甚多,其拥挤情形实为空前所未有。决赛首轮于10月24日开始,其中一组选手是香港鲍灿明对澳门黄苏。首局鲍先和;次局黄先鲍胜;第3局鲍先和;第4局黄先胜,双雄平分秋色。单表第3局鲍以中炮直车巡河攻打黄之顺炮横车急进边马。战至第29回合时形成图1的局面,以下红车八平七,黑车3平2,车七平八,车2平3……最后双方均无意变着,棋证遂判为和棋。实际上,红方虽属“长兑”车;而黑方车2平3是直接捉着红之七路底相。车3平2又可在下着通过连续照将抽吃红方一路边相。但因当时并没有明确成形的棋规棋例,港粤地区又有抽吃子不算捉的惯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