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李玲玲”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略显陌生而又大众化的名字;如果进行关键词搜索的话,你会看到这个名字前面的定语是“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而对于我来说,李玲玲是我在《对话》第一次出镜时“对话”的嘉宾。

    2000年,我在《对话》录制的第一期节目,李玲玲是这期节目的嘉宾。邀请李玲玲做客《对话》,是因为在当年大多数人还不知道风险投资为何物时,第一笔给大学生的风险投资却给了李玲玲。当时的她,只是一个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言谈举止之间还略显青涩,但在她身上也不难感受到创业蓄势待发的激情和热情。

 

 

    在当时,创业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很多人对于自己当老板怀抱憧憬和向往,然而却不敢轻易尝试。而大三学生李玲玲不仅获

标签:

杂谈

    近期录了一期海外并构的节目,其实,在很久以前,《对话》就想制作一期这样的节目了,但是,因为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也没有什么成功的海外并构大项目达成,所以,海外并构尤其是资源类的海外并构,一直是栏目高度关注的话题。

    这一次华菱与FMG的联姻可以说是危机以来资源领域第一个成功的并购案,所以他一扫中铝力拓并构失败的阴霾,让人为之一振。更让我振奋的是,我们一直在谈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但是,没有多少人真的知道铁矿石矿是什么样子,这次华菱老总李效伟的介绍,真让人开了眼界。

 

 

    李效伟:“茫茫荒原,一片赤色、红色,红色的大地,没有也什么,(我们的设备)就在那儿平推,平推是什么设备呢?原来比较小一点,现在比较大的一个设备,就像咱们的联合收割机一样,就是比喻像联

标签:

财经

处在争议之中的人,未必喜欢有争议的生活。

在录制与克鲁格曼的《对话》之前,我找到了很多对克鲁格曼教授的描述,比如说明星教授、苛刻的经济政策的批判者,或者是经济界的莫扎特,在不同的时间段克鲁格曼分别展现出他的这些特色。我非常好奇的问他,他更喜欢哪个称号,觉得哪一点是他最大的特色,而没有被大家发现的?

 

标签:

财经

(更多内容请收看近期CCTV2《对话》

虽然被很多人称他是“乌鸦嘴”,但是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对克鲁格曼的一种另类的恭维。对于一个能够预测未来“灾难”的人,“乌鸦嘴”就好比先知一样。

 

标签:

财经

虽然《对话》克鲁格曼的节目近期才在央视经济频道播出,但是在一周以前,也就是5月10日晚上,我已经先睹了这位风靡全球的明星经济学家的尊容,同时也感受了一下这位传说中的乌鸦嘴。

标签:

财经

分类: 伟鸿观点

期盼再度“潇洒”的有色金属行业

 

    连续多日筹备制作《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深度解读,每天的思考和争论从没如此聚焦:这次《规划》究竟力度有多大?将有哪些措施力促产业升级?国家能够给予多大的财政支持?每每穿行于这些疑问间,同事们都会笑称自己正在体验在国务院上班的感觉。

    和钢铁、汽车、石化等产业相比,有色金属产业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产业,似乎也没那么“亲民”。你记忆中的有色金属也许还就是多年前在课本上苦苦记忆的一些生僻字---钕、镍、锑、镁、钛、钽。。。但是,有色金属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电力、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      

 

 

标签:

财经

    前些日子,在博客上公布了我要采访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掌门人的消息后,不少朋友见我就问:“你们《货币战争》中那个巨有钱的家族的节目做了吗?怎么一直没有下文了,我们一直等着看呢。”其实,节目是早就录了,但因为时间安排在本周末(4月12日)才播,所以现在才补上这篇博客。

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戴维爵士在《对话》现场

 

    这次罗斯柴尔德的第六代掌门人戴维罗斯柴尔德来到中国,是这个神秘而低调的家族第一次在中国接受采访,而我们《对话》是他选中的唯一媒体,所以我们也格外地重视。虽然《对话》九年来做过的500强的CEO已经至少是三位数了,但像罗爷爷(我们内部给戴维罗斯柴尔德爵士的称呼)这样的人物还真是第一次碰到,虽然现在罗家有什么样的影响力还不得而知,但毕竟人家当年号称拥有过50万亿美元的资产(相当于800多个比

标签:

财经

    其实我在很久以前就在网上看到过这张照片。但是现在再来看它也别有一番感觉,尤其是金融危机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影响之后,以及三大美国汽车巨头面临破产消息频传的现在,冰封的感觉尤其深刻。好像披着这身冰衣下的不是这辆小小的可怜的车子,而是笼罩在重重迷雾当中全球的汽车产业。
    当全球的汽车产业都处在严冬当中的时候,也许很多中国人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汽车产业会不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摆在我们面前?中国汽车产业有没有可能一枝独秀?在这样的寒冬中,中国汽车的温度几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与这样两个人进行了交谈。他们同在一个行业,但是身份迥然不同,所以他们对温度的感受能力也出现了不同。他们一个是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主任赵航,一个是吉利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

标签:

财经

   和陆致成对话之前,一直有一个疑问:当清华同方在业界声名远扬的时候,究竟有多少人了解陆致成----这位从1997年清华同方上市至今一直执掌着这家清华系旗舰帅印的人呢 ?

在《对话》录制的现场,陆致成三度潸然泪下。其实并非刻意地触动,那一瞬间的真情流露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内心:在追求中的执着,在困境中的挣扎,在重压下的煎熬,在回忆中的释放。。。。这样复杂的情感陪伴着他带领清华同方走过了八年环保产业的创业之路。

    在今天的中国,环保产业无疑是块巨大的蛋糕,然而竞争的残酷也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包括陆总。当他和清华同方信心满满地进入这个市场时,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期待当中的一帆风顺。在谈到最初的市场不相信科技进步奖,不相信专利,不相信清华同方的成果时,陆致成的眼圈红了,声音也哽咽了起来。

标签:

杂谈

 

梳理过去的节目,常常能看到一个行业的兴与衰。

记得2001年时,《对话》曾邀请了六大知名手机企业进行了一次实力较量,本土品牌手机和洋品牌手机两大阵营在节目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管理理念和营销秘籍。那时,国产手机占到了51%的市场份额,人们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好景不长。如今,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洋品牌的手机逐渐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国产品牌则集体缺席高端市场。这样的现状让人唏嘘不已。是研发的缺失,还是反应的迟钝使国产品牌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将大好机会拱手与人?

    前些天碰到当年的一位嘉宾,他用上了飞利浦的新款全屏触控手机X800。我不惊讶他放弃了国产品牌手机,而是惊讶飞利浦这家荷兰手机巨头在沉寂多年后又高调走回了手机市场。他们的秘籍又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飞利浦手机一直以持久待机著称,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最朴实最实用的功能,但是在越来越浮躁的消费市场中多少显得有些“落莫”。因为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大部分被以时尚、炫丽为核心卖点的日韩系产品所垄断,而以严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