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玛丽产科张彦芳
玛丽产科张彦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63
  • 关注人气:45,6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大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及压迫症状等。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紊乱有关,可能也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一般包括:阴道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白带增多、不孕、疼痛等。那么如何预防子宫肌瘤呢?1、保持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是女性预防子宫肌瘤的最基本的措施。要时常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防止病原体进入子宫,引发子宫肌瘤。2、积极避孕,尽量避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会严重损伤子宫,增加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概率。所以,要采取好避孕措施,减少人流次数。3、合理膳食,减少高脂肪饮食。高脂肪食物进入人体后,会促进女性雌激素的分泌,给子宫造成刺激,影响子宫的正常修复,从而引发子宫肌瘤。所以,女性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坚持低脂肪饮食,
标签:

杂谈

 

卵巢囊肿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因在卵巢恶性肿瘤前期很少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前去就诊时,已经有70%的患者是晚期了。所以女性一定要做女子预防卵巢囊肿的工作。

女人该如何预防卵巢囊肿?
1、自查:
可以在清晨醒来时,空腹并排空大小便,在床上取仰卧位,屈髋屈膝,腹部放松,用手指尖压下腹各部,尤其是两侧,仔细触摸有无包块。这样,有可能早期自我发现卵巢肿物。对于体瘦、肤软的女性易自摸自检。
2、妇检:
许多妇科病都没有早期症状,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妇科检查,不论是否觉得有没有异常,都应自觉、定时去做妇科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查一次。每年最少要做一次妇科检查。
3、饮食:
卵巢囊肿患者饮食宜清淡,并富含足够的营养,纠正偏食及不正常的饮食习惯,不宜食用刺激性、海产品等,同时避免高度紧张及精神刺激,保持乐观情绪及充足睡眠。
4、重视:
青春期是卵巢发育成熟、功能旺盛时期,这个时期卵巢细胞增长迅速,极易受到体内各种因素刺激,发生卵巢囊肿。少女如

标签:

杂谈

 

阴道炎是指由细菌、淋球菌、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或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引起的一系列的生殖系统炎症。  如果不是由于卵巢功能而引起的阴道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一般都可治愈,而有部分经过较长时间局部甚至全身用药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导致久治不愈,即使本疗程治愈,而短时间后再次复发。其原因可能有:  1、治疗用药不规律、疗程不够、剂量不足,未能定期复查、未确定病愈就停药,不能完全杀灭病原体,残存病原体在局部可以继续繁殖,使症状无法缓解导致反复发作,不能痊愈。  2、炎症为混合感染而引起,单用针对一种病原体的药物不能杀灭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会导致阴道内菌群严重失调,耐药菌株产生,为治疗带来困难。  3、有些阴道炎可以通过性交、直接或间接接触途径感染。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男方如果已有感染,可通过性交传播给女方,所以,在治疗时,其配偶或性伴侣也需同步治疗。  4、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治疗的患者,易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菌群失调,可使阴道炎难以治愈。  5、治疗期间,应保持阴道清洁,勤洗外阴,勤换内裤,避免性交。内裤和毛巾应煮沸消毒,放在日光下曝晒。  6、有

孙爱达声明 :还原患者马女士就医真相

1、

标签:

健康

盆腔炎

白带

患者

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

        1.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2.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3.被诊为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2015-04-13 10:23)
标签:

育儿

早产

妊娠

子宫

腹部

 早产的高危因素
    1.既往早产史。
    2.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
    3.孕妇感染。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支原体肺炎、高热、风疹等急性疾病。
    4.子宫容积增加(双胎、羊水过多)。由于子宫过度伸展,常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
    5.宫颈机能不全。
    6.子宫畸形、子宫肌瘤。
    7.孕妇外伤。腹部直接撞击、创伤、性交或手术操作刺激等。
    8.年龄(小于20或大于40岁)。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
    9.社会经济状况。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如长途旅行、气候变换、居住高原地带、家庭
标签:

妙招

便秘

维生素c

原因

   月经失调的原因一:压力

    缓解小妙招

    1、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每周进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钟。
    2、多食用一些有减压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玉米、西红柿等。
    月经失调的原因二:着凉
    缓解小妙招

    1、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2、不妨在食谱中添加豆类、南瓜、生姜、栗子、橘子等食物;另外,醋、植物油、辣椒、胡椒等调料及,都对这种情况引起的月经不调有一定作用。
     

(2015-04-07 10:02)
标签:

卵巢功能

雌激素

卵巢

骨质疏松

更年期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女性要兼顾家庭和事业,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出现卵巢早衰的症状,谁都不想自己衰老,但是卵巢老化也会导致女性提前老化,所以女性朋友们更要注重卵巢保健,你知道卵巢早衰都有哪些表现吗?如何才能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卵巢早衰的表现是什么?
  1、绝经早、皮肤暗黄、身材走样,更年期提前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女性激素和产生卵子。例如,女性发育成熟后,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其影响下,月经来潮。
  同时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的发育和保持,可以说女性能焕发青春活力,卵巢的作用功不可没。卵巢功能不好会影响雌性激素分泌及性功能、肤质、肤色和女性三围体态,使脸部发黄,体态臃肿,阴道发干,提早进入黄脸婆时期,即衰老来临。
  2、不孕不育怀孕困难
  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受影响,卵泡发育成问题,女性就无法正常排卵,因此影响生育。现在做试管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多,据介绍,北京某家医院因卵巢功能提前减退而选择试管婴儿的女性占到了5%~10%。
  3、

标签:

健康

卵子

电脑辐射

止痛药

卵巢保健

 

1、来月经时多补铁
  没有经前综合症就不用做月经护养?错!月经期间,经血会带走身体中大量铁元素,而铁能为卵子提供充足养分。因此月经期间多吃菠菜、动物内脏等高铁食品,才能让卵子更健康
2、煮豆腐比煎豆腐健康
  豆腐、豆浆中含大量植物蛋白,让卵巢更结实、卵子更健康。但一定要吃煮豆腐,煎豆腐的食用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会破坏植物蛋白活性,让健康减分。每天吃一小盘豆腐就够了,过量植物蛋白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3、少吃止痛药
  一项覆盖4000多名欧洲女性的调查显示,在25-35岁,平均每人每年服用77片止痛药,这会使体内卵子活性比不用止痛药的人低7%。专家说,止痛药抑制大脑神经,长期服用会“迷惑”神经中枢,对卵巢发出的指令速度降低,卵子活性减弱。

4、离电脑辐射越远越好
  研究显示,电脑辐射会影响卵子质量,但完全避免电脑辐射又不可能。大多数人以为,换上液晶屏幕就能远离电脑辐射,其实辐射最大的地方不是显示屏而是电源。美国健康专家说,笔记本电脑辐射

标签:

健康

阴道炎

久治不愈

病原体

阴道

      

      阴道炎是指由细菌、淋球菌、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或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引起的一系列的生殖系统炎症。
  如果不是由于卵巢功能而引起的阴道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一般都可治愈,而有部分经过较长时间局部甚至全身用药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导致久治不愈,即使本疗程治愈,而短时间后再次复发。其原因可能有:
  1、治疗用药不规律、疗程不够、剂量不足,未能定期复查、未确定病愈就停药,不能完全杀灭病原体,残存病原体在局部可以继续繁殖,使症状无法缓解导致反复发作,不能痊愈。
  2、炎症为混合感染而引起,单用针对一种病原体的药物不能杀灭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会导致阴道内菌群严重失调,耐药菌株产生,为治疗带来困难。
  3、有些阴道炎可以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