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2-01-19 14:49)
标签:

杂谈

    假如老乡你来自文昌宫巷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第二个院坝里面
    挂着黔中教工宿舍木牌的第三间房

    假如老乡你来自文昌宫巷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孃孃
    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年迈
    满头霜花牵连着火热心肠

    黔西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没有高楼大厦
    南门的小河,龙家大院的青瓦
    每天经过多少次的大府坝

    黔西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没有高楼大厦
    南门的
(2012-01-14 10:16)
标签:

杂谈

    “青山浴雾,隐隐婆娑树,无限生机在险峰,人道神仙住。我欲登高作赋,何处拾级觅步,兜转徘徊迷了路,银湖好大雾。” 在华杉大师兄黯然离去的十四年后,王志纲工作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五路大军汇聚银湖,享受穿越激情,从走长征路。

    滨海奇山四面峰,宛若笔架醮晴空,彩霞不假丹青手,光丽还输造化工,云柚有巢居野鹤,碧涛无底隐蛟龙,巨灵肯借吹嘘力,移向文房伴颖公。
        此乃古人眼中之笔架山。 `
        笔架山在深圳,深圳地域,秦汉时属南海郡,东晋成帝咸和元年设东官郡,辖六县,郡治宝安,梁时改东官为东莞。
        沧海桑田。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岭南大侠入住银湖,举策划大旗艰苦创业,刮策划旋风享誉中国。

 

    银湖大堂停车场上,宝马奔驰,应有尽有。南面汉白玉浮雕,唐代仕女图壁画,雍容华贵,栩栩如生,引无数游人驻足。 

    场西北而望,一屋,

(2011-05-17 16:34)

      http://s2/middle/4ddb3a14x76bedde949c1&690
     http://s12/middle/4ddb3a14xa4a6ad331a4b&690
(左面:头顶白色遮阳帽者为李德印先生。)

http://s8/middle/4ddb3a14xa4b5d724f637&690
   

(2011-02-16 23:00)
标签:

杂谈

    王家洛的太极拳,形体优美、挺拔,轻盈、飘逸、洒脱、柔中带刚。在高人指点、潜心感悟和刻苦习炼下,终于自成一体。在舒缓的音乐声里,在林木葱郁的贵州大山之中,清风明月,白衫飘舞——王家洛忘情于他的太极意境里。这容易使人想起李白的《饮中八仙歌》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噫,美哉——家洛,唉,妙哉——太极。

(2010-10-25 21:04)

http://s14/middle/4ddb3a14xb33ef52053dd&690

太极拳爱好者王家洛2011年国庆长假期间接受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组编导、记者采访
http://s5/middle/4ddb3a14xaec3681aef84&690&690
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组采访太极拳爱好者王家洛

标签:

杂谈

    洞天福地,仙风道骨。 

    来到武当,就不能不亲身体验一下玄妙神奇的道家文化——道教武术、道教医药、道教养生、道教音乐。接待我们的是中国武当道教协会的会长、武当道教掌门人李光富道长。 

    首先,在李道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有幸见识了一位武当高手演练的“太极十三式”。当年,张三丰静观天地阴阳变化,参悟五行生克及八卦运化之机理,综合老子的道家思想而创立了太极拳法。这套拳法外似安逸.处弱守雌,内养其神,天人合一,可调七经八脉,可壮五脏六腑,既强身健体,又益智延寿。此拳法外有五步八法运转身躯,灵活多变,法无定法,式无定式,如行云流水,出神入化。此时,只见拳师身形飘逸灵动,俯仰自得,游心太虚,拳拳不息,忽以巧致胜,时以弱胜强,其技玄妙飘灵,神秘莫测,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古老神韵,号称武当镇山之宝,亦为武林绝学。 

    慢似闲云快如电,绵似香灰硬如钢。宽袍大袖随风舞,紫发长须任飞扬。 

    一套太极拳法,令我们看得如痴如醉,拍案叫绝。据李道长介绍,自元明时期张三丰将武当武术弘扬光大,传承至

标签:

杂谈

    望蜀的源头在哪里吔?在洪江古河的述说里。

    望蜀的源头在哪里吔?在古代蜀国的云烟里。

    江水嘟嘟地流呀流 ,流千年积怨 ,

    甜格润润的飞呀飞,进成都平原。

    一朵浪花是一个故事,歌唱着古今智者动人的旋律。
   

    望蜀的源头在哪里吔?在黔人智慧的思索里。

    望蜀的源头在哪里吔?在变革开放的国土里。

    大树默默地长呀长,长万里风光,

    精神抖擞地展示着,智者的神韵。

    一片叶子是一个故事,讲述着拓荒者不掇的耕耘。


 

(2010-02-10 18:09)

太极像梅花开遍,德勇人习武年年。採挒肘靠,掤捊挤按。怀中揽月,头顶青天。

太极像春风吹过,德勇人不容蹉跎。合理运动 强健体魄,太极拳、剑,健康你我。

白衫飘飘,北风啸啸,天地一片苍茫。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中。

(可作为歌词,配“一剪梅”旋律演唱)

 

标签:

杂谈

  脚踩大地,

头顶青天。 

    缓缓摆动双臂,  
划出一个个弧圈。  
  缠绵地交织一起,  
拉长了时间和空间。
    
  清风生于心田,  
飘动我如雪的衣衫。  
  随风翩转的手掌,  
是白鹤梳晾它的羽裳。  
    

    太极,就像人生,
有进有退,任其自然。


      

标签:

文化

    一、俞派少林传人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对面有一座十方禅院,院外竖有明朝万历年间俞大猷所作《新建十方禅院碑》一块。 
    从碑文可知,嘉靖四十年(1562年),俞大猷奉命南征,因经常听说“河南嵩山少林寺有神传击剑之技”,故途经河南时特别造访少林寺。“击剑之技”就是指棍术。当时,寺僧自以为寺传棍术源远流长,手段非凡,组织1000多人为俞大猷展示了寺传棍术。俞大猷发现,少林寺僧的棍术在长期的心传口授过程中“已失古人真诀”,并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僧众。众僧相信他的话,表示要接受指教。  俞大猷对僧众说,学习棍术必须掌握“总诀”,也就是刚柔、阴阳、攻守、动静、审势、功力、手足等动作的运用。而这些真诀,非经数年之苦练,是不能领会的。为此,少林寺住持小山上人即选择两名年轻素质优良的僧人,一个叫宗擎,另一个叫普从,随俞大猷南征,同时学习棍术。俞大猷见少林寺对面的山势雄奇,临行时向小山上人建议顺山势建一座小院,以增少林寺胜。 
    宗擎、普从二僧随军南征期间,俞大猷命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