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麦兜兜文化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情感 |
我一直怀念那些每晚工作到凌晨披星戴月的日子,关掉耀眼的节能灯,只留下微亮的电脑屏幕,桌旁放着买雀巢时送的咖啡杯和一瓶南山咖啡豆,就这样坐在那里,看着一个一个字跃然屏幕。视力一天一天地下降,现在的眼镜又已经该换了,开着QQ音乐JAY的声音温婉而出,直刺人心,所有的柔软都被伤得淋漓尽致。时不时看看空间,看着一个又一个陌生人留下的鼓励。
总能收到盖着不同城市邮戳的明信片和信件。在科学发达的今时今日,我依旧喜欢这种不低碳又不失效的表达方式。所有的信件都放在一个盒子里,只是自己从来没有回过,仅在邮箱中回过及其简单的句子。已经不回答一些读者的个人问题,哪怕最简单的生日。也许我有着强烈的隐私意识吧,给很多读者说过一句大致相同的话:
标签:
麦兜兜 |
标签:
麦兜兜 |
1、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2、
近日一直在为一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事情奔波,用掉了很多时间。
《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时间一切不过过眼烟云,留下的、带走的,终究也是泡沫,人生在时间,理应坦坦荡荡,不娇柔、不造作,一切以本我出发,不已事物、人的好恶而一概认同。
3、
我一直坚持着一个固执的东西,便是网络上的东西并不真实。
当然,我并不知道我所说的真实为何物?或许是未能见到真人吧。
有位网友对我说过:网络上的人才是真实的,因为表现自己的不足时,不会被别人知晓。
我也愿意真诚地告诉各位,我不是一个真诚的人,或者说,我很少对人真诚。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不论对任何人事,我都是如此。这,也是一种很无力的自我防卫形式罢了。
4、
《梵网经序》言:“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我很喜欢这句话,一如我现在讨厌一句话一样:享受过程。
我想,成王败寇,
标签:
情感 |
四川,全境有雨。近日,天气骤降,似乎秋季快到了。我也开始穿上了长袖。
1
一直以来,我一直都坚持“少说少错”的原则,并不对无关的事情、时事做出任何的评价,即使有过言论也一定是用很中性的词语。
近日,去原工作室的时候,或许我是个人太过敏感吧,总觉得有些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我一向不愿理会这些事物,人们的态度,不是多少解释能改变的。
我也只想做些说明而已。
离开溪风不是一时的冲动之举,溪风有我的心血在里面。从最初的选题策划都有我一份力,而且最初也仅仅是电子刊,我都没有放弃。溪风的第一个赞助商是我亲自找的,官网是我找人做的,新作文的合作也有我一份力。这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只是想说有我一份力而已。现在,溪风做成实体,我却离开,这个谁都能理解到不
标签:
麦兜兜旅游 |
有关旅行的那些
安子,在博客中和你说一些,重要的或是不重要的东西。一起告诉你。
旅行的意义不大,对很多人来说。旅行的意义不过是多了几张照片、多了一些回忆和多了一些谈资或者炫耀的资本。
一直以来,向往的旅行,该是什么呢?我为的是什么。
标签:
沙石午后阳光阴沟腥味碗筷文化 |
最近有很多事。
我不知道自己妨碍着某些人哪里了,又或者,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没事找事。
写了几家杂志的约稿,有种灵感耗尽的感觉。突然觉得,没写的了。
朋友说,或许,我老了。
也许吧,记忆力也好像很差的样子。
我一直向往那种平平淡淡地生活。
就是简简单单写下一些文字,给熟悉的编辑。
然后认识其他编辑,在成为熟悉的人。
我的生活也一直是这样。
可是,总有些东西会打搅。
我不想谈论别人,因为别人的想法我没法关注。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写作。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频道、做博客。和很多人谈笑风生。
这样的生活,不知是否太过于桃源了。
我总是来不及回眸看那些清澈就已浑浊,我们的人世总是遇见再错过,错过再遗憾,遗憾再释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事叫做“成长”,或许只是潜移默化的生存法则!
没有人会明白你会因为打翻了一个杯子然后哭得抽搐,像个找不到家的孩子。
也没有人会在意你晚上一个人捂住该死的胃紧紧皱着眉回忆妈妈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