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快乐公子
快乐公子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0积分
  • 博客访问:1,43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灵通的另类思考

(2006-10-26 18:09:16)

小灵通的另类思考

 

自从1997年小灵通进入中国电信市场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关于小灵通的争论和思考,笔者试图通过二十年的从业经验和多年对电信市场的观察、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对小灵通的思考和研究,抛砖引玉。

 

一、小灵通是政府管制部门和固网运营商的一个心结

 

小灵通落户原中国电信时,是作为一种固定电话的无线接入手段来建设的,是为了解决线路敷设困难、用户线路紧张地区的通话难问题。在小灵通发展初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困惑。在中国移动从原中国电信剥离后,小灵通在固网运营商的眼里才成了香饽饽,网络建设规模是逐年加大,小灵通系统性能也日趋完善,具备了城域网漫游功能,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当小灵通从试验网络到商用网络,从单个区域单点覆盖改为整个区域整体覆盖后,政府管制部门加强了对小灵通的政策管制,从频率资源上加以限制,剥夺了小灵通正式落户的权利。移动通信市场的高额利润和诱人的发展前景,促使原中国电信积极争取移动业务经营牌照。在移动经营牌照争取受挫后,原中国电信转向小灵通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与政府管制部门在小灵通发展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相互信任关系严重受挫,为小灵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潜在地、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电信改革发展。

 

2002年,政府对原中国电信进行南北拆分,打破原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削弱原中国电信的竞争力和与政府抗衡的能力,小灵通的“功劳”是显而易见。固网电信市场的发展缓慢和移动市场的高速发展,政府对移动牌照的管制,迫使固网运营商为了减小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新增市场份额中的差距,继续加大小灵通的投资和发展速度,此举进一步扩大了政府管制部门和固网运营商之间的鸿沟。

 

小灵通是中国政府管制部门管制政策失败的产物,也是固网运营商政府公关失败的产物。小灵通成了政府管制部门和固网运营商之间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二、小灵通使固网运营商长期利益受损

 

小灵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固网运营商带来了短期的用户增长和业务收入,但破坏了政府管制部门和运营商之间诚实互信的关系,延缓了移动牌照的发放,造成了固网运营商目前经营业务收入下滑、市场份额不断流失的困境。虽然固网运营商试图通过企业转型来摆脱困境,但通信消费趋势和用户消费习惯已不可逆转。政府对拥有强大接入网资源、又经常“携用户以令诸侯”的固网运营商心存戒心,小灵通的强势发展掩盖了固网电话发展快速下滑的事实,造成了政府管制部门的错误判断,更是让固网运营商产生了麻痹错觉,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准确把握,企业持续的竞争能力和长期利益严重受损。

 

三、小灵通束缚了固网运营商的思维模式

 

小灵通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现金流量,让固网运营商沾沾自喜,自认为捡到了金元宝。小灵通的移动特性使固网运营商错误地认为小灵通就是移动通信系统,小灵通用户就是移动通信用户,而忽视了真正移动用户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小灵通的移动性和经济性导致固网运营商对小灵通的错误认识,将企业的业务关注点盯在了固话、宽带、小灵通三大业务上,对移动通信市场的业务发展视而不见,对客户市场的变化不敏感,原有的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继续得到强化,在市场营销服务方面处于劣势。

 

四、小灵通为移动运营商培育了市场

 

小灵通的经济性和固网运营商对小灵通的错误定位,导致很多小灵通用户在习惯用移动方式进行通信后,逐渐转向购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手机,成为移动运营商的新增用户。也就是说,小灵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使中国移动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移动运营商培养了大批的新增用户,这可能是固网运营商在建设和发展小灵通时,没有想到的副作用。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移动运营商的努力,更离不开小灵通的无偿贡献。用户在小灵通和固话通信方式之间选择时,选择小灵通;在用户消费习惯改变后会在小灵通和移动用户之间选择移动用户;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之间进行选择时,用户一般会选择网络覆盖好、客户服务相对好、知名品牌比较高的中国移动。

 

3g牌照发放的延迟,促使大量的小灵通用户向2g移动用户迁移,这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成耶小灵通,败耶小灵通。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小灵通在中国通信发展史上的作用,汲取教训,不断进取。

阅读(6212)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