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采臣
王采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124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峰:孙志刚事件采访记

(2005-12-06 01:15:14)
分类: 采编手记

陈峰:孙志刚事件采访记

    到孙志刚案的线索是在2003年3月底,当时我刚刚来到《南方都市报》,岗位是深度报道记者。虽然我以前做过6年媒体工作,甚至做到了某媒体的高层管理人员,但这个岗位还是没有接触过,所以心里还没有底气──最发愁的就是线索从哪里来。现在回过头来看,孙志刚案件其实是我在深度报道组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线索。 

  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常去一个名叫“西祠胡同”的BBS,这个大BBS里,有一个小的讨论区“桃花坞”,里面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朋友。孙志刚死在广州的消息,最早就是被一位北京学传媒的研究生──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娘在这里公布的。她说一个同学的同学,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广州,家人正在四处奔波想弄明白原因。 

  不知道这则消息为什么没有别人追问,但是出于一个记者的习惯,我还是打电话与那位研究生联系,拿到了孙志刚的同学的联系方式,想先了解一下怎么回事。当时,孙志刚的父母正在广州奔波,希望为自己孩子的死讨一个说法。这个孩子,是他们家里的希望,据说,还是他们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 

  当时也没有料到会发生什么,只是隐约预感这里面有大事。说实话,在心里,当时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发表的报道。当然,没有谁说过这样的案件不可以报道。但是在内地工作多年以后,我已经习惯于先去衡量一个报道的风险,而不是这个报道的新闻价值。 

  记不太清第一次见面都有谁了,好像有孙志刚的父亲和叔叔,还有他的同学。就在区域新闻部的办公室里,大家围坐在圆桌旁。 

  孙志刚的家属手里只有一张情况说明,没有法医鉴定,甚至连律师都没有。也记不清当时他们的表情,只是能感觉到他们当时那种急于求助又无依无靠的心情,孙志刚的弟弟孙志国说,初来广州,连公共汽车都不会坐,经常坐过站,到处打听着可以到哪里告状,到处碰壁。当时他们一定希望能得到什么肯定的答复,但是我的答复一定让他们失望了。 

  我告诉他们这个案子我们会尽力,但是不一定能够报道,希望他们不要放弃向公检法机关进行投诉,同时劝他们找一个律师,尽快做法医鉴定。 

  后来孙志国说,他记得初见面时,我对他们说“不知道能不能报,报出来也不一定能解决,还是要依靠法律”。这些话让他心凉,以为我不肯帮忙。也许到现在他都不一定明白,对一个记者来说,这样的报道,并不是愿不愿意帮忙这么简单。 

  在送走他们以后,我跑去找主任王钧,请示这件事可不可以报道,王钧说,可以报道。这是我最早得到的答复,实际上,一直到最后,上级给我的答复大概如此,除了加一些要采写扎实的附加条件。 

  不巧的是我当时接到别的采访任务,要出差到外地,按当时深度组几个人的大概分工,王雷负责广州本地的深度报道,于是把这个线索交给了王雷,实际上,从4月初开始到20号左右,一直是老王在追踪采访这个线索。 

  那段时间我连续出差,先去海南,然后去上海南京,在海南的时候,还接到了孙家人的一个电话,很绝望,说陈记者,你让我们去的部门我们都去了,没人管我们呢,我们得靠你们了。  

  大概在20号左右,我还在外地的时候,接到了王雷的电话,他说法医鉴定结果出来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虽然早已经想到可能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但是真听到了,一时间仍然很难以接受,毕竟这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怎么能如此无声无息的逝去。 

  其实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非常接近事实了。 

  等我回到广州,看了王雷拿到的法医鉴定,当时他用双手比划了一下孙志刚背部的巨大出血区,弄得我浑身发凉———凶手下手太狠了。当时确实太震惊了,以前也看到过类似的报道,但是都没有像这次如此明确的证据。我们把情况向副总编杨斌做了汇报,再次得到可以报道的确认,杨斌反复叮嘱,一定要采写非常扎实,完全以事实说话。 

  大家都知道事情很严重,不能出差错,两个人商量着来,总是比一个人强。严格来讲,我和王雷只合作过这一次,也是合作最成功的一次,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 

  因为之前老王已经采访了很多,接下去,我们的任务就是分头去采访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核实孙志刚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的行程。后一个任务比较容易,我们找到了孙的朋友和家人,一遍遍的核实他们所知道的细节,和孙志刚家人的每一次通话,他们很配合。 

  各个部门的采访就不太容易了,4月24日那一天,我们先去了所在地派出所,派出所没有让我们进门,请我们直接到分局去联系。到了分局,又说此事很复杂,请我们先和市局联系。等到了市局,在门外站了一会,得到的答复是先传真采访提纲吧。 

  传真提纲是要传的,但是我们没有抱希望得到答复。 

  下午的时候,我们狂奔到收容站,一样是没让进门,转到上级主管部门民政局一个处。在那里,终于得到了孙志刚案唯一正面的回复——在别的部门我们都被扫地出门,出于这个理由,我一直很感谢民政局那位领导,真心感谢。 

  之后我们坐着主任派的车,直奔医院而去。事发的医院很远,远到我不了解的地方。让我现在去,我还是一样找不着这地方,所以后来有人来想拍这家医院时,线路图就只能劳驾方位感比我强得多的老王了。 

  医院的保安非常好,什么都没问,就打开了大铁门让我们进去了──可能是我们开的车还比较气派。但是进去了之后很快我们又出来了——被轰出来了,出去的时候保安兄弟看上去就不是很高兴了,我一直怀疑他会不会挨训。 

  在那个医院的一间屋子里,好像是有很多监视器的屋子里,有个人大声的让我们出去,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让我们找任何人,只说“出去”。那个医院里有一股非常难闻的味道,收容人员救治站的小楼里味道就更难闻了,而且有莫名其妙的喊叫声,无论如何,在那里工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很佩服那些医务工作者,当然下手打人的护工们除外。 

  当天下午6点我和王雷按编辑的安排,开始写稿。之前编辑陈志华和副总编杨斌已经来和我们讨论过思路。晚上9点半,我们交了6000字的稿件。其间又麻烦老王打了几个电话补采了一些细节,新闻就是这样的,永远在你写的时候,才会发现有些地方没有采到。最后的标题是杨斌定的,本来大家觉得是不是应该突出一下孙志刚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后来觉得不妥,杨斌觉得还是突出一下被收容者的身份,“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个简单而有力的标题,就这样定下来了。配图是景小华的,他本来是我们的文字记者,因为对摄影有兴趣,转到了摄影记者上。他拍的那个孙志刚弟弟孙志国拿着哥哥自画相的那张照片,后来传遍了网上。孙志国在画相后面露出的双眼,也成了此案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时刻。 

  我们按领导要求,一直等到了夜里12点,一块看出来的大样。当天晚上回家一晚上没有睡好,也许是写稿印象太深了,躺在床上脑子里乱成一团,等到迷迷糊糊睡去,已经是早了了。没过一会,就又被主任叫了起来,说报道影响很大,让我快上班。 

  等我到了办公室,王雷已经坐在办公室里,一手抓着传真,一边接着电话。当时新浪网上已经有了几千条评论,我们的热线几乎被打爆,一位老板说,他曾经被收容过6次。 

  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孙志刚”这个名字,终于将写入历史。那天我在湖南采访,为了庆祝,我专门找了个地方喝了一杯。 

   (作者2003年加入《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组,现为《新京报》北京新闻部主编。) 

  新闻背景 

   年仅27岁的孙志刚,2001年在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结业,案前任职于广州达奇服装公司。2003年3月17日晚上,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广州市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3月18日晚,孙志刚称有病被送往市卫生部门负责的收容人员救治站诊治。3月20日,孙志刚死于这家收容人员救治站。法医事后鉴定其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