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快餐短信爱情泰坦尼克号 |
分类: 不如不爱 |
写下题目才想,是不是应该叫做《短信年代的快餐爱情》更合适呢?
言归正传。最近看到某个餐厅打出的送餐广告,除了座机,还留了一个手机号码,说是可以短信定餐。据说推出这项服务的缘起是因为中午繁忙时间定餐人数太多,定餐电话经常打不进。而短信却不会漏掉任何一个订单。
老板果然精明,快餐宣告进入短信年代。
据说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存在一个“泰坦尼克”极限。因为男人和女人对爱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男人希望不断有新鲜的对象,而女人却希望同一个对象永远保持新鲜。所谓“泰坦尼克”极限,就是当男人觉得女人还是很新鲜的时候。科学的说,就是他们认识的前三天。在这三天里,男人会做尽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做的浪漫举动,女人会觉得她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三天之后,男人觉得这个女人不再新鲜,而女人会觉得这个男人需要保鲜。泰坦尼克的故事之所以浪漫,就是因为上面的所有人都过不了七十二个小时,Jack还保鲜,而Rose很新鲜。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什么东西都像快餐,没什么营养,只是胜在方便快捷,成本不高,又可以应付一顿,于是大家趋之若鹜,连爱情也不能幸免。
E-mail出现之后就没有人拿笔写信了,正如手机普及之后大家也懒得发E-mail了。通信产品的升级换代竟然引发了人们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个现象很值得社会学家好好研究。短信却似乎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它既没有取代语音通话(先天条件限制),但是也没有被语音通话取代,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大概这玩艺和聊天室有点异曲同工之妙。看着她面红耳赤说不出口的话,一条短信搞定,而且发送之后,就是后悔也收不回了。正是这闪念间的一按,促成了多少美好姻缘。这倒又回归了大家对文字的依赖,而且短信高手似乎能不断挖掘出汉字的趣味。一种电信服务促成一种文化的产生,短信恐怕也是空前绝后了,它的流行自然大有讲究。
最近有网站开始组织短信速配,在上面登记后,它根据你的要求,或者随机给你分配一位聊友,这自然又是发挥了短信“含蓄是美”的优势,为那些和女孩一说话就脸红的人可以尽快找到组织提供了机会。但是我很担心最后又像聊天室那样,沦为一夜情的胜地,一上来先问身高体重年龄尺寸,接下来再问有没有地方。虽说这也是最后的结果,但在我这样传统的人的观念里,事情还是应该按部就班,不该倒着做吧!短信可以订快餐,品种价格地点一目了然,干脆利落。但是如果谈情也像订快餐,各种数据罗列一通任君挑选,哈哈,那我还是选择先红着脸和女孩子说说话吧!
后来又有了彩信,再后来, 3G也出来了。正所谓“是美媚是恐龙,牵出来溜溜”,更直接了,修道再高的恐龙青蛙也藏不住了,真为他们的出路担心。然而也没有了文字短信的含蓄和趣味了。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牛郎织女们的福音。虽说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但是分隔南北却实实在在要命。有了彩信和视像,那就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了”。至于以后随时可以看到彼此的模样,会不会缩短爱情的保鲜期?现在真是来不及考虑了,先填饱肚子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