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干细胞组织器官 |
科技日报2000年的专访报道,原版文件:

点击浏览科技日报报道
科技日报报道:
挑战生命科学前沿
----解读徐荣祥和他的干细胞研究
----解读徐荣祥和他的干细胞研究
科技日报记者阎新华
(2000年11月13日总第289期)
革命性的治疗效果对传统的以烧伤外科为基础的烧伤技术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徐荣祥和他的医疗技术成为传统烧伤医学争论的焦点。一些学者否定湿性医疗技术,指责徐荣祥是骗子,其所谓的医疗技术是骗术。而另一些学者则不仅把湿性医疗技术看成是烧伤医学的最高成就,而且自己也成为湿性医疗技术积极的鼓吹者和实践者。
尽管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利用湿性医疗技术救治成功的病人累计已近上百万,这一实际存在的现实却仍不足以改变持反对意见者的态度。不能怨人食古不化,也不能怨人暝顽不悟,问题在于基础理论方面。在分子医学的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一些影响生命的现象的规律做出更深刻更精确的描述,而湿性医疗技术仍仅仅通过在治疗学方面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性的理论来解释烧伤湿性医疗技术,那显然是不够的。
尽管巴巴拉描述的这些实验中的一些实验,徐荣祥已经做过,但是从大洋彼岸传来的信息还是使徐荣祥产生了一种竞争世界科学最前沿的紧迫感。放下电话,徐荣祥匆忙整理完材料,便直奔卫生部科技司,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并提议由国家主持正式全面启动湿性医疗技术有关基理的研究。徐荣祥的建议立即得到卫生部科技司和部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