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2002年5月16日,根据国务院《电信体制改革方案》,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网通)成立;2004年11月,中国网通在纽约、香港成功上市。。。。。。成立6年来,中国网通积极应对战略转型道路上的机会与挑战,克服了内部整合、市场衰退等困难与险阻,抓住了借助奥运会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
应该说,中国网通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段历程都受到政府部门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更为它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为了更好地解读中国网通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走向,记者特意采访了资深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请他从全行业发展的角度,畅谈中国网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不应当鼓励固定电话竞争
谈到固定电话的竞争,舒教授认为,伴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固定网络技术已经成熟,固网市场的新需求至少在短时期内已经很小。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中国网通,在不同的区域市场内,新进入者必须要花费很大的成本。这种竞争方式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损失远远大于所得,不会给业务良性发展带来促进。
根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9月,全国固定电话总数为3.7亿户,其中无线市话比上年末减少881万户,城市住宅用户数量比上年末减少49.2万户。
对于固定电话市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舒教授指出,现在竞争者之间都是采用“价格战”的方式去“挖”对方的存量用户,增量用户几乎没有,这实际上是一种“零和博弈”。
电信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活跃市场,能够为全社会带来更大的福利和效益。从目前情况来看,固定电话的竞争已经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了。固网运营商大规模投资建网,“挖”对方的客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势必要以降低服务质量作为代价。从表面上看,竞争促进了价格降低,实际上大多数中小客户没有得到实际利益,反而集团客户获得了利益。因此,固网运营商应该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做好网间互联互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宽带业务需激发市场潜在需求
早在成立之初,中国网通就提出了以宽带战略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三大战略”(宽带、奥运和国际化)。时至今日,宽带用户数已达1836.3万户,较去年年末净增393.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4.1%。宽带业务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
宽带业务市场潜力大,舒教授说。中国网通在没有获得移动业务运营许可以前,宽带业务就是主要发展点。现在采取“光进铜退”的策略,消除ADSL技术条件的限制,逐步实现“光纤到大楼”,甚至“光纤到家庭”,可以带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有利于激发宽带市场的潜在需求。
当然,目前也存在两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个是普及光纤网需要投资比较大,短时间内很难有效益。这就要求中国网通有很好的资金支持。第二是目前宽带资费采用了不限量的包月制,而P2P模式耗用了大量的带宽,增加了固网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商宽带网络建设投入。
大运营商重在搭建服务平台
在谈到固网增值业务时,舒教授认为,宽带业务目前仅是一个“通路”,中国网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向产业链上游扩张是可行的途径。
据了解,中国网通近期加快了互联网业务平台的推广步伐。2006年5月,中国网通的“CNCMAX-宽带我世界”视频平台上线运营;今年5月,中国网通的另一个互联网服务平台“宽带商务我世界”也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中。该业务平台定位于面向企业用户的网址聚合及视频展播,并涉及商务视频搜索等新领域。
针对于这种策略,舒教授强调说,大的运营商不可能直接包揽所有的内容服务。电信产业链越往上游,内容服务就越具有个性化,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就会越多。如果运营商包揽所有的业务,就难以保证足够的灵活性。
中国网通的任务应该是将业务平台和技术平台搭建起来,集合更多的内容服务商到平台上经营,聚集众多有特色的内容服务商去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充分发挥小内容服务商的灵活性。同时,通过建立合理的计费机制,实现利润分成。其实,这种商业模式类似于沃尔玛的商业模式,通过做大卖场,做强渠道,精心挑选加盟商,利用集成创造核心竞争优势。所以,像中国网通这样的大运营商就是要建立用户内容服务的桥梁,提供交易的空间,实现更好的收益。
重组是中国网通的机遇
今年以来,无论从资本市场,还是国内外媒体,都将中国网通获得3G牌照与重组联系到一起。中国网通的高层领导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于重组的看法,寄希望于重组和3G牌照发放,使公司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
舒教授说,重组是一个机遇,使得中国网通具有全业务的经营能力。从移动通信领域来看,中国移动由于种种原因,处于“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在目前移动市场占据主流的时候,中国网通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差距,对电信市场竞争带来积极的帮助。
不过,舒教授强调说,现在还不能对重组的结果太乐观,一般来讲,重组以后的中国网通在短时期内还很难取得明显的实效。按照目前一种普遍流传的重组方式,将中国联通的一部拆分与中国网通组成新的公司来分析,新公司要形成全业务优势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很难改变目前的竞争格局。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就是如何将中国联通的两个网络彻底分离。这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尽管现在C网和G网经营分开了,但是网络实体并没有分开,基站、机房、电源等很多资源都是共用的。早期曾经做过调查,像大连联通这样的地区公司,根据他们自己测算,至少要投入几千万元才能将“两网”完全分开。这样算下来,全国的投入肯定很大,仍然需要国家一定的政策扶持。
第二,企业内部的整合,包括运营团队和经营理念的整合,恐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更加麻烦,这个整合不是一年时间内所能够完成的。而且上市公司的重组可能涉及到小股东的权益,如何进行保障也需要解决。
第三,移动通信市场的利润并不大。虽然移动通话费单价正在逐渐降低,中国移动的高利润使得人们认为移动通信市场还有很大的利润潜力。实际上,中国移动获得的高利润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成本优势。它继承了原来拆分以前的网络资源,节省了网络建设成本,而现在使用的网络设备折旧已经完成,仍然在创造收入。
“宽带奥运”要吸引更多年轻人
采访中,舒教授根据重大活动的事件营销经验,谈了自己对“宽带奥运”的看法。
舒教授指出,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舞台,有助于中国网通很好地塑造品牌和推广业务。当年,“阿波罗”登月行动带动了美国彩电业的发展;东京奥运会时,“买彩色电视看奥运”的宣传口号推动了日本电视和传媒业的发展。
中国网通提出打造“宽带奥运”的理念,注重了对奥运场馆和新闻中心等设施的通信投入。但是,仍然需要提高广大民众对宽带品牌的认知度。年轻人更喜欢上网,不太喜欢看电视。北京网通可以通过广泛宣传在北京城区使用宽带观看奥运转播的优点,向用户传递通过宽带观看奥运的特色服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借助奥运实现广泛的品牌传播。现在离奥运会开幕已经很近了,需要策划一些更大的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