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杨
张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14,221
  • 关注人气:51,8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哈佛日记7-美国学校的信用制度,多元化和主动性

(2006-10-24 10:41:57)
    这个星期的几篇论文提前写完了,所以有时间上来写一篇文章.
  
    前几天和一个新东方的兄弟聊天.我们一年前一起去齐齐哈尔大学做讲座,那时正好是东北最冷的天,我们几个在火车上谈着自己的生活,谈着自己的梦想.他说得最多的是他和嫂子的幸福生活.现在再和他聊天已经是一年后的冬天了,只不过我们没有想到,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从学校调到了集团,我离开北京来到了波士顿.他依然非常幸福地给我推荐他夫人的博客,告诉我那里记录了他们的梦想.我之所以写这个博客,就是这位兄弟的建议.他很诚恳地建议我,多写几篇关于在哈佛学习和生活的文章吧,这样做可以尽可能多帮助一些正在读大学的朋友多了解美国这边的生活,还有可以帮助我曾经教过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多了解一些美国的校园.原文是"你的博客应该给他们些启迪.不过,这让你会觉得有点累,不能很自我的畅游生活,畅游哈佛.但是,我想你为他们做些事情,也是你的博客最大的亮点"所以,以后我除了继续写游记外,还会找机会给大家多讲讲哈佛这边的学习和生活.
 
    在哈佛读书的最大感受就是大家都非常自觉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习中.有一个国内大学的校长来这边参加一个论坛,非常感慨地问一位哈佛的教授,你们的学生都怎么了?一个一个忙着上这个课,忙成这样了还开心的不得了?!你们是怎么让他们这么刻苦的?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美国是一个信用社会,这个信用也包括academic record,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都是要出示大学成绩单和教授推荐信的,所以,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想尽可能多的得到A,得到老师的欣赏,这样,以后的发展就相对比较顺利.但是国内的考研和工作似乎都不怎么在乎大学成绩,所以成绩好一点坏一点似乎影响不大.其次是因为这边自由度比较高,大家可以非常自由的选课,比如我们可以在哈佛任何一个学院选课,也可以到麻省理工和TUFTS大学选课,这些学分都是被学校认可的,也就是说只要把自己本专业的基本学分修满,就可以天马行空的去选自己喜欢的课,自己喜欢的课肯定会很投入的学习.
 
   
    其次,很大的感受就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校园.这里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移民社会的各种挑战,这是美国人很自豪的事情,但是也是非常棘手的事.今天晚上一个很著名的教授来讲座,院长和教授也坐在学生中间一起听.气氛非常的好.我负责整个讲座的录像,所以能更清楚的看到每个人的表情.讲座中教授提到纽约生活着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移民,后来再一想,就在哈佛这么一个地方就生活着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学生.因此每个学生和教授对多元文化是非常习惯的.比如今天早上上课,一个黑人女孩突然站起来对着全班学生大声念了一边我们都没听懂的经文(不知道是什么宗教),然后很坦然的坐了下来,教授和同学们似乎已经很习惯这一切,你念你的经,我上我的课,反正麦克风的声音大.
 
  
    第三点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学生的主动性.东方文化强调"多听少说",所以很多亚洲学生刚来的时候几乎只听不说,我就是一个典型.不过慢慢发现不行了,因为美国学生上课手似乎没放下来过,深怕没有机会表达自己,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讨论是最重要的课堂内容.blabla每一个人就像一个演讲家.而我也因为不喜欢说话而收到教授一封"委婉"的信,"Alex,为什么上课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技术故障?"原文是"echnological problems",于是我马上调整性格,投入了"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于是终于解决了"技术故障".我很欣赏这种学习的主动性,我觉得东方的教育方式应该有所调整,不应该是鼓励学生不说话,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更智慧的说话.
 
   
    第四点就是对残疾同学的帮助.我们有一个课上有个女孩子是"听力受损"的同学(我觉得这个词比较礼貌,英文是Hearing Impaired),每节课都有两个手语老师轮流给她打手语翻译,并且学校专门设有残疾学生办公室,号召大家为残疾同学做笔记,然后学校付费,大概一个小时14美元.边上课边挣钱自然会有人做.但是我想学校这种人性的关怀会带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温暖和帮助.当我们毕业以后,我们也会潜移默化地去帮助别人,帮助残疾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