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成长教育 |
家庭是孕育儿童的摇篮,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们衣、食、住、行的直接提供者。家庭的环境氛围、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儿童的身心发育都会起着直接、深刻百长远的影响,尤其是母亲,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开始,孩子最直接接触的就是母亲,因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替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孩子早期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提高起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将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里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按照这种教育和培养方向,家家户户都应该能够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具有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全才”,但实际情况呢?回顾我们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各种实例,恐怕家长的期望并非均成为现实。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固然正确,但关键的问题是应该掌握抓住儿童生理发育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寻找适合孩子特点的培养方向,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内外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出生到6岁是人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人世间最富贵、最丰富、永远也开发不尽的资源是人的大脑。因此,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大脑能量,将人的智能全部开发、利用起来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与最有效的活动,就是对儿童的早期教育。
从人的大脑发育进程来看,新生儿的脑重量只有390至400克,到了六、七岁时会达到1280克,而成人的脑重量为1400克左右。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问题,认为零至六岁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最关键的时期;具体分解为:乳儿期是感知觉、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两、三岁是认识能力、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四、五岁是掌握词汇、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三至五岁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三至八岁学习外语、音乐、美术最好。
早期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天赋,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智能,而且可以为成人时期的智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自身的特别去进行,人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创造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管”和“爱”都要得法,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使孩子成为一个生理健康、心智健全、适应能力强的人,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成才。
前一篇:中国商界十大抠门富豪[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