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2006-10-14 23:59:59)
分类: 2006.10 - 2006.12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旅游的人,虽然去过的地方其实不多。在一帮同学的召集之下,这次米亚罗之行在几天之内便决定了。出发之前我就计划好要写这篇可以泽被后人的旅游心得,希望能对以后去米亚罗的同志们有比较大的帮助。
 
Let's go!
 

第一天的行程:
成都---汶川---桃坪---理县---古尔沟---米亚罗
 
中途不作停留,直达米亚罗。

早上8:00,我们从茶店子客运站出发,初生的旭日预示着这将是愉快的一天。到达米亚罗的车票为60元,如果自助前往一定要提前一到两天购票,力争坐早上这第一班车。尤其在周末,走得早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中途的堵车。虽然车票的时间是8:10,但只要客到齐就可以提前出发,很灵活。
 
这里出发的班车按规定走的是老成灌公路,虽然路况很好,但是车辆很多,到达都江堰需要1个小时左右,而高速公路只需要半个小时。所以师傅会提议走高速公路,每人多出1元钱即可,换来的时间可比这1元钱珍贵。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8:50到达都江堰,穿城而过后途经9公里外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高达156米,气势很雄伟。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大坝是今年开始蓄的水,去年去九寨沟的时候,整个大坝的上游还是七八十米深的山涧,到处可以看见拆迁的村庄和房屋。如今几十公里的一大片都已经变成了大湖,以前的老都汶公路已经沉入湖底,不复存在。而湖岸的较高处,还能够看到尚未淹没的屋顶,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两次走过这条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上一次是阴雨蒙蒙,左侧的陡壁是泥石流和塌方的高发区,右侧又极深,十分险恶。而现在宽广的湖面在艳阳高照下完全是一派安静平和的景象。人类就是这样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生活。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一路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修建中的都汶高速公路。新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汶川的车程可以从3个半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大家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参观阿坝州的各处高原美景。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会更加安全。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一路上会途经很多景区的分路口。
 
漩口镇是去三江景区的分路口。其古镇的部分已经沉入水底,原来高高架起的路面现在近在江边。
 
10:07,我们到达映秀镇。这里是去卧龙和四姑娘山的分路口。140公里外的四姑娘山,也许是下一个将要拜访的美地。
 
12:11,我们到达汶川县县城。这里是去九寨黄龙的分路口,也是岷江和杂谷脑河的汇合口。从这里我们将一直沿着杂谷脑河西上,直达米亚罗。

“杂谷脑”是藏语“吉祥”的意思,这条奔涌的小河将在几天的行程中一直陪伴我们。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桃坪羌寨和米亚罗景区都隶属理县,我们于12:35路经桃坪,13:50到达理县。理县县城比我想象中的小多了,当然和前面路过的小镇相比还是大多了。整个城镇沿着杂谷脑河一侧依山而建,线状放射开来。在连绵的雄山促簇拥中,一个山沟、一条小河就可以孕育出一段古老的文明。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16:30终于到了终点---米亚罗镇。米亚罗镇很小,基本上只有国道两旁的一溜房屋,主要是宾馆。我们去的时间算是国庆后的淡季,路上行人稀少,约摸估计整个镇的游客不足100人。在路上碰到一位到米亚罗出差的师兄,于是很顺利的订到了便宜的房间,一个标间才50元。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稍作休整我们便开始步行观光。筑路烈士纪念碑静静的立在城边,讲述着这条路的故事。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米亚罗是中国最大的红叶景区,“米亚罗”在藏语中为“好耍的坝子”之意。比较遗憾的是,这段时间天气始终晴好,枫叶和灌木都还没有红遍,估计还要等上几周才是这里最美的时刻。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从米亚罗继续往前行2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鹧鸪山脚下,据说在那里会有非常美丽的景色,有一个叫菩萨洞的景点值得一看。只可惜当时没有打听清楚需要包车前往,以为步行可以走到。等走了近十公里后,天色已经晚了,只得往回了。

在这块界碑前,我们停下了西向的脚步。

米亚罗超详旅游攻略(一)
以后如果有机会去红原的话,会从这条路翻越鹧鸪山,到时还可以重游此地。此是后话了。

回到宾馆后下起了大雨,这里的夜那叫一个冷。希望这场冷雨可以催红漫山,给我们明天的毕棚沟之行一个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