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田CEO坦言应革除骄傲自大症

(2007-07-10 03:59:50)
标签:

丰田

渡边捷昭

普锐斯

卡罗拉

混合动力车

丰田CEO坦言应革除骄傲自大症
 
     丰田CEO坦言应革除骄傲自大症

   

     常言说“高处不胜寒”,但是很少有旁观者能从丰田CEO渡边捷昭(Katsuaki Watanabe)的脸上察觉畏惧困难的神情,他向来“喜怒不形如色”。自从去年六月取代张富士夫(Fujio Cho)成为丰田CEO后,这位65岁的老人就凭借其平静的自信、抵制骄傲自大的执着以及对丰田所有事务的精通,而赢得业界的尊重。

     这一切来得并不突然。毕竟,自从1964年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经济系毕业后,渡边就开始在丰田工作。和现在频频跳槽的年轻人相比,渡边的忠诚令人不可思议,这或许就是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从一而终”。我犯过这种“忌讳”。在经历多次一般性晋升后,渡边于1999年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年,他被任命为丰田公司计划部总经理。从那时开始,渡边表现出惊人的成本控制才能,他负责监督名为“CCC21”的成本削减计划,最终为丰田节省了100亿美元资金。在他出任丰田CEO到今年三月份,丰田汽车的市场规模翻两番,达到了惊人的2450亿美元。在渡边掌舵丰田的最初20个月时间内,并非没有挑战:日渐增多的召回令损害了丰田品质的声誉。不过,这些没有难倒稳健发力的渡边。作为美国汽车市场“三剑客”的丰田,如今已经取代通用,坐上了美国汽车市场的头把交椅。不过,丰田也有隐痛,在全球最被看重的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中国,它没能撼动其他跨国对手。

    我相信,中国是一个奇怪的市场,并非仅仅“唯质量和品牌论”,这其中还是有民族感情的判断因素。凡是涉及“日本”的话题,中国消费者并不完全屈从于理性,而是从心底迸发出一种可贵的感性,有部分消费者不喜欢日本,那自然就不卖丰田的账。我并不认为这多么不合理,这个问题,你知,我知,大家知,不详述。我们可以学习丰田的成本控制、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但是我们没必要鼓动中国消费者拼命去购买日本车。这个世界,好车海了去了,有钱,难道非要买日本车?对其他消费者是否购买日本车,我持中立态度,我自己呢,等我有了闲钱,我相信自己不会买日本车;我在写博客时,还是对丰田在美国市场打出一片天地的伟大业绩表示敬佩,由衷地敬佩,起立,并欢呼之。这种感觉和对日本足球的理解有共通之处,我向来佩服日本在发展足球时的执着,对风格的执着,要做一样像一样。而不像我们的男子足球,今天学德国,明天学巴西,到后来,就成了“不德不西,不是东西”。

     我从美国《商业周刊》上搜索到一篇对渡边的专访,大概是今年三月份的。我要把它翻译出来,和新浪网的网友们一起分享。虽说这篇专访稿的时效性不强,但是我们绝对可以通过部分问题,来近距离观察渡边和他执掌的丰田。

 

    ◎BW(“商业周刊”的英文简写):你担任丰田CEO已有20个月时间了。这段时间,你对丰田有什么了解吗?

    ◎渡边:我所预想的与我最终所发现的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过去需要集中关注的领域,和丰田的快速成长息息相关。正因如此,我强烈感觉我们应该夯实我们的业务基础,这集中体现在三项头等大事上。首先,要严格确保产品质量;其次,加速研发进度;最后,为了在全球实现前述两个目标,我们需要尽可能拓展更多的人力资源。没有产品质量的提升,我们就不要指望公司成长。我向来对这个事实非常敏感。

    ◎BW:在你出任丰田CEO时,你谈论了许多有关“大公司病”和骄傲自大暗藏风险的问题。这些担心有所减弱吗?

    ◎渡边:我已向雇员们强烈许愿要勤勉工作,加强整个组织的实力。结果是,更多人关注到需要夯实我们的基础工作。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的工作有所进步,“大公司病”有所康复。

    ◎BW:难道没有更多工作还要去做吗?

    ◎渡边:“大公司病”最令人恐惧的症状就是骄傲自大在一家公司中滋生蔓延。满足于成为领跑者,而变得自负,这是我们最为担忧的一条路。还有许多挑战去面对,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每一个人都需要开动脑筋去挑战难题。我们应正视问题所在,这些问题不仅在日本国内所存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附属业务中都会有。

    ◎BW:你能给我们举一个“骄傲自大”毛病被确认,最终被消除的实例吗?

    ◎渡边:我想,“质量”可以拿来充当实例。当质量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得不召回一些车辆,随后,耗费精力搞清楚症结之所在。如果一开始就有一个人真正投身于我们的事业,竭力弄明白这些问题为何出现,可能它们就被更清楚地认定。在过去的20个月时间里,我们详细检查产品,调查是否将最宝贵的时间给予研发、试验、测试、采购和质量保障工作上。我们还检测丰田能否完成高质量的项目。我们过去曾决定给予一些项目最为宝贵的六个月时间,另有一些项目获得三个月时间,等等。质量的坚定提升即将发生。

    ◎BW:所以,尽管最近还是有一些产品被召回,但是产品质量还是有所回升,是这样吗?

    ◎渡边:请你们这样理解:新款车,我们(在质量方面)取得了好的结果;旧式车,质量问题依然存在,实在不幸。涉及召回的包括Tundra皮卡车以及在美国的其他款丰田车。有鉴于此,我们加紧行动,尽早查出问题,以便它们能够被解决。最初的检查和解决堪称至关重要。我将告诉丰田人,不要为召回而犹豫。这对顾客相当重要。不要想着在召回之前拖延时间,或是认为问题并不严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早剔除症结和维修车辆。

    ◎BW:对于许多主管而言,丰田事实上成名已久,以至于他们未经历艰辛岁月。高级管理如何阻止年轻的主管们轻信“成功已是天注定”?

    ◎渡边:好问题。我的管理有一关键部分,就是如何确保我们自己的DNA能移植到丰田年轻一代人的体内。只要既定的事情完成了,这种移植是可以确保的。前进和自省可谓关键,这很容易理解。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有一个人盯着,看它接下来还要发生什么,搞明白问题是如何出现的。(重要的事还包括)教会确认症结的方法,实现解决之道。

    ◎BW:丰田能继续在北美市场成长吗?

    ◎渡边:美国市场以深度见长。人口积蓄增加,经济基础相当雄厚。从这个角度预测,美国市场今年有望达到1650万辆或接近1700万辆汽车所带来的销售额,与去年基本持平。不考虑那些未曾预料的发展,美国市场将处在一个很好的水准之上。

   ◎BW: 但是,你发现产品组合出现变化了吗?

   ◎渡边:考虑到环境或与能源相关的问题,市场结构可能出现变动。我们需要进一步引进单位燃料总英里数更高或者对环境友好的车辆。

    ◎BW:最近,人们抱怨日元疲软。此时,丰田正在追赶通用,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你会担心这对丰田是一个冲击吗?

    ◎渡边:我们最基本的考虑和关注点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他们乐于拥有的车辆。我们追求多样行动,结果是,我们不断思考那些潜在的针对我们的冲击。对于一家公司以及它的产品而言,取得国民待遇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确认丰田在美国能被接受。除了提升生产线和产品设计水准之外,当然,我们在美国还会增加采购,还要让美国员工进入到核心管理层当中。我们应该在奉献社会的活动中更具前瞻性。

    ◎BW:你将加强在美国的游说吗?

    ◎渡边:多年以来,我们从事游说活动,旨在收集信息,以及让美国民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想法和行动。但是考虑到丰田规模的增长,我们应提升丰田的对外关系,加强在美国的公共关系。

    ◎BW:谈及新工厂,丰田最终将在北美拥有多少家呢?

    ◎渡边:去年,我们在得克萨斯州的工厂开始运营。今年,我们将开动位于印第安纳州SIA(Subaru Indiana Automotive)工厂的生产线。在加拿大的第二家工厂也将投入生产。现在,我们还会迅即考虑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们制定了计划,但是接下来,我们还会思考这个计划。我们目前还没有具体的项目。

    ◎BW:“政治关注”在这些决策中起何作用呢?

    ◎渡边:选择厂址,我们主要考虑我们怎样建造杰出的工厂。其他考虑的问题还包括当地员工是否充足,物流以及供应商关系。在做出判断之前,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到,所以政治并非我们考虑的核心问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视政治所关心的问题。

   ◎BW:若不考虑“普锐斯”在美国市场的成功,丰田因为推出诸如新款Tundra皮卡车之类的更大型丰田车,而备受指责。丰田下一代混合动力汽车将如何应对指责呢?

   ◎渡边:我的想法是,在下一个十年的初期,我们一年能销售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我们能够办到,丰田可能将混合动力车的生产量增加两倍。我们一直在讨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推出恰当的车辆。来自于巴西的一个例子容易理解,这个国家四处皆有生物燃料。我们已经决定为巴西引进卡罗拉(Corolla),它适用于百分之百的乙醇。我们也考虑柴油发动机,考虑压缩天然气。等到将来,燃料部门成为我们关注的另一个区域。但是,所有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会被挑出来使用。

     ◎BW:丰田下一代混合动力车有望于2008年晚些时候或2009年早些时候面世。它关注节省燃料还是性能?

     ◎渡边:当我们将注意力从第一代混合动力车转向第二代时,我们在许多不同方面提升其性能。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但减少了成本,而且缩小了产品型号。我们目前正致力于开发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它将拥有更为优越的性能,而且每加仑汽油所行驶的英里数将增加。另外,我们还努力减少第三代混合动力车的成本,还要进一步缩小混合动力系统的型号。我们并非处在提供汽车性能和燃料耗费数据的阶段。

    ◎BW:下一代混合动力车将采用锂离子电池吗?

    ◎渡边:我们将由镍氢电池改用锂电池。

    ◎BW:有报道称,索尼笔记本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期货了。你此前担心(丰田将来)会出现索尼目前面临的问题吗?

    ◎渡边:当然有所担心。我们正就索尼去年遭遇的问题进行反复试验。我们正确保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汽车能在不同条件下行驶。例如,轿车将在零下20摄氏度和40摄氏度之间行驶,而且还要面临高频率震动的“刁难”。与在相当平稳环境下使用的手机相比,建造符合汽车的系统则相当困难。这些难题应该体现到设计中(得到解决)。

     以上翻译稿,是我在凌晨匆匆完成的,难免有疏漏之处。我把原文地址贴上来(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7_10/b4024074.htm)。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看。若我有理解偏错之处,请朋友们留言批评。

     我个人从渡边的谈话中,得到最有益的信息,就是丰田对质量必须具备偏执狂般的追求。没有质量,一切都是白说。而保证质量,则需高素质员工,这也是渡边极为看重的三大头等大事之一。(沙里鲸/方李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