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惨败源于杜伊用毒过重
文/南开浪子
杜伊的国奥毫无征兆地就抽风了。之于中国足球,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阴沟翻船”这样的明贬实褒的概念,但世代传承沿袭“成才只在早”的国奥是个特例,尤其是杜伊麾下的这支国奥,栽在博茨瓦纳这样的无名小卒身上简直可以用宇宙冷门来形容。
打开回忆的阀门,回顾一下杜家军的光荣革命史,很轻易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消说0:4这样的耻辱比数,即便是输给博茨瓦纳都足以把神奇指数不亚于米卢的杜伊拉下圣坛。
不管是亚运会,还是土伦杯,但凡是国奥参与其间的正式比赛,杜伊持续性扮演着球迷惯有思维的颠覆者,让球迷们沉迷于国奥的风骨而不能自拔,截至土伦夺亚缔造历史,这种瞻仰式的崇拜已经无以复加。
而这次,眼镜跌得有点太突然,一如中国与南非的温差,从三四十度的大闷笼瞬间跌进零下一度的冰窖,驱动小伙踢球的双脚成了冰棍儿,干等着被如狼似虎的恶棍强奸。
面对如此被“狂屠”或者说“轮奸”的失败,一切道貌岸然的客观因素似乎都没有落脚的根基。能把复仇烈火已成蔓延之势的南非逼仄得手足无措,继而让实力尚在南非之下的博茨瓦纳踢成筛子,你实在没有勇气找出一些个诸如体能、场地、温差之类的客观理由来搪塞,那样就太掩耳盗铃,太自欺欺人了。
如此说来,要么就是博茨瓦纳相当牛逼,杜家军技不如人活该被痛宰;要么就是杜伊和国奥肌体本身的某个零件出了故障。
回头看一眼土伦那耀眼的亚军,惨败的症结即一目了然:不是敌军太狡猾,而是我军太无能了。这是合法合情合理的解释,也是继续延续奥运四强香火的解释。否则,杜家军只有原地解散就地正法才能解去心头之恨。
国奥队员过于自负自己的战斗力产生的鄙夷心绪是不可避免的,但号称毒医的杜伊一以贯之的用毒太深才是导致惨败的罪魁祸首。
剖析杜伊的足球哲学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进攻+赌博。不管面对什么级别什么类型的球队,杜伊的手势从来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前向前再向前,进攻进攻再进攻。“脚气”顺了,任何一个对手都会在这样的淫威下心气先折三分;而一旦处于落后仰或人数减员,杜伊就开始轮盘赌,如此歇斯底里的后果往往是,要么柳暗花明起死回生招徕溢美无数,而即使出师未捷身先死,也往往落个死得其所虽败犹荣的好名声。
长此以往,杜伊的猛药确实给国奥带来了一种“不怕站着死,就怕跪着生”的壮士脾性,却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种过于相信自己进攻力的天王老子思维,说得严肃点,国奥的小伙们在毒医猛药的浇灌下,已经有些心灵扭曲的嫌疑,只是这种猛药后遗症还没有发作而已。
我一直认为,“输球并不是世界末日”的心态其实很变态。但之于这场毒药催生下的惨败,我还是想说:输得好,输出了奥运四强的希望。
还记得阿里汉那个老头吗?想起那句“我其实只输了两场球”就忍不住兀自发笑,这两场球着实输得足以永载史册,一场丢了亚洲杯冠军,一场在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就潇洒说拜拜。用药过猛迟早会引发重症,假如杜伊在卸任之前也像阿里汉那样,
“我其实只输了X场球”,还一脸无辜状,你心里不添堵吗?
真的,早输比晚输强,尤其是比等到08奥运才毫无征兆地脑袋短路强。至少,时下的杜伊应该明白:用药可以,别太猛,隔三差五来点脑白金,那是补品。
烦请诸位看明白文章再开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