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五常
张五常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068,402
  • 关注人气:228,7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4.01.28)为朱老贺

(1994-01-28 12:17:13)
分类: 五常谈艺术

九二年八月间,我带着相机,飞到上海替朱屺瞻拍摄人像,进入他家门之后,一眼看到这样的一副对联:

画品似优昙花数世纪一见
人寿比灵椿树八百岁为春

一时间我呆立良久,想到很多的事情,连摄影也几乎忘记了。

我呆立良久,是因为此联有三点引起我的注意。其一是书法好,使我这个书法迷一笔一笔地“跟”下去。看下款,原来是沙孟海的墨迹。真是怪不得——沙前辈是近世的行书高手。其二,此联在平仄上似乎略欠“协调”(或者是故意的“拗句”?)。

但令我沉思好一阵的还是第三点。该联以评述朱屺瞻的画品与人寿来说,实在写得好,平仄又何足道哉?

据云,“优昙花”出自佛教传说的“优昙钵花”,所谓昙花一现,典出于此也。“灵椿树”呢?据说是神树,古有“灵树一枝老,丹桂五枝芳”之诗句。庄子《逍遥游》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上述两种植物,在现实世界里显然是不存在的。试想,昙花一现已不容易,但添了一个“优”,就只能“数世纪一见”了,而灵椿树到了八百岁或八千岁才算是“青年”,那么这二者只可能是前人想象而成的典故。

我实在欣赏沙前辈的“借用”与夸大,因为想到朱老的过百高龄和他的作品,我也有同感。我不可能见到优昙花,也不可能生活数世纪,但若以天真潇洒、不滞于物来看朱老的作品,在中国画家中我想不出还有另一人。这样,说他独有的画品“数世纪一见”,就算是夸大,也庶几近矣!

此前我在《朱屺瞻与黄贵权》一文谈及,朱屺瞻要到九十岁才得享盛名。我认为这个怪现象,是与他的“天真潇洒,不滞于物”的个性有关。他从童年起就痴于书画,但在那漫长的岁月中,他只是以书为书,以画为画,其它的什么声名云云,他从来不管。黄贵权说,朱老一向自画自的,他人对他的评价怎样,他都置若罔闻。我所认识的朱老,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自己的画是否卖得出,或卖得多少钱,他毫不在意。这样与世无争的品性,在一方面能使他的书画看来天真潇洒,但在另一方面却使他难以成名。

是的,在今天我们所知的声名大噪的画家中,有的要朋友捧场,有的刻意做价,有的奉承达官贵人,有的伟论滔滔。对这一切,朱老是难以想象的。

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画家,其画作的品味有点童真,而这点童真使我觉得容易亲近,觉得可爱。那也是说,朱老的纯真之情溢于纸上,可以毫不造作地打动我的心弦。我于是认为,朱屺瞻是画家中的莫扎特。

翻阅评论朱屺瞻的文字,作者们都说朱老是深受了梵高(VanGogh)、塞尚(Cézanne)与马蒂斯(Matisse)的影响。这点我倒未敢苟同。我认为对朱老有深入影响的欧西画家,主要是莫奈(Monet)。

可不是吗?不同时间的光,使莫奈在同一的题材上画出不同的作品。这是莫奈在法国印象派中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朱屺瞻在老来时,也是喜以不同的光,画出同屺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以光写意,在中国画家中,朱老独树一帜,也难怪重视其画而为屺之大事宣扬的,是由两位香港摄影家开始。

莫奈的画,老而多妙——朱老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我以为以光作画,是大可画屺到很老、很老的年纪。手的控制不够紧密,眼睛看得不大清楚,画精细的画会有所欠屺缺,但以光涂画,手“震震”,眼“蒙蒙”,却往往有“错有错着”之妙。宋代的书法天才米芾论上佳书法,有“振迅天真,出于意外”之说。这可能是莫奈与朱屺瞻老而多妙的来由或法门了。说起来,张大千的晚年作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感谢黄贵权与香港艺术馆,让我们可以大饱眼福。从明天(九四年一月二十八日)起,至三月九日止,一百五十幅朱老的作品在该馆公开展出——那是从黄兄珍藏的四百件朱老书画中精选出来的。以个人收藏同一画家之作而达到这样有分量的书画展,历史上应该罕有先例。这真是可喜可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