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五常
张五常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078,165
  • 关注人气:228,7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5.02.24)从抽象艺术说余俊伟的画——代序

(2005-02-24 19:53:59)
分类: 五常谈艺术

西方的抽象艺术(Abstract Expressionism)起于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不少人认为是受到当时的经济大萧条与跟着而来的二次大战的冲击。发源地主要是美国的纽约,所以又称纽约画派(the New York School)。哲理湛深,变化多,再分下去的派别不枚举了。简单地说,抽象画作是看不到物体的那一种,其中有些强可辨物(大师de Kooning主张可辨),但怎样可辨还是与实物相去甚远。完全看不到物体的,要纯靠感情的表达,这是要把能量可视化。

是深不可测的学问。门外汉的感受是不知所谓,认为作者乱画一通,会问:何难之有?数之不尽的尝试的人以为自己是天才,真的乱画一通,或故创风格,但历史无情地淘汰这些人。真正的大师也是乱来的,但乱有乱的规矩,能触动观者的内心深处。这是非常困难的艺术了。不仅创作困难,懂得欣赏也要多下功夫。今天尘埃落定,回顾中我们见到Jackson Pollock,Willem de Kooning,Franz Kline等巨人,加起来大约两掌之数。法国印象派的巨人也大约是两掌之数,但数下去画得非常好的还有二三十个。抽象画派就不容易这样数下去,因为一离开师级之列就跌得不见影踪。抽象画派之前的画家,可以单靠苦练而达到一个可观的层面,但抽象画作,毫无天赋苦练是白费功夫。

不是要高举自己的血统(从来不这样做),但我认为抽象艺术起自中国。不难明白,国画的传统是靠记忆印象在宣纸上发挥,没有听过国画家有写生之举。人像不容易靠记忆,而非近代的中国画师画人像,与老外相比,输了几条街。

中国的宣纸艺术起于毫无物体的书法。晋代的王献之可能是人类第一个有看头的抽象艺术家。我们知道,中国书法成为艺术之初,羲之与献之父子是两大巨匠。唐初孙过庭写下的《书谱》记录了如下几句重要的对话:

安尝问子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

翻过来如下。谢安问献之:「你的书法与父亲的相比哪个好一点?」献之答:「应该是我的较好。」谢安说:「世间的人可不是那样看。」献之回应:「今天的人怎会懂得呢?」

最后一句石破天惊。献之认为今天的人不懂,是说自己走进了视觉艺术的一个新天地。支持献之的证据,是他的书法对后来神州大地的艺术有深远的影响。论书法的影响,献之不及羲之,但说到视觉艺术整体的影响,儿子胜。

王献之是中国第一个以乱笔狂草的书法家,对后来唐代的张旭与怀素的影响明显不过。到了明代,画作以书法下笔蔚然成风,出了一个狂态毕露的徐渭,乱得天真,影响了清代的石涛与八大山人。

今天一般评论还认为羲之的书法高于献之,可惜是狭窄地单从书法看。历代书法最高的北宋的米芾,却认为献之高于羲之。米癫学二王起家,说儿子胜父亲,我们不能不重视。有趣的是,高傲的米芾晚年论书法,说:「回视二王,顿有尘意!」翻过来是:回头看羲之与献之,一时间觉得有点俗气。以米老当时的功力,这样说是有深意的。

想想吧。米芾专长的是行书,少写草书,更少狂草。行书最困难,但米芾的作品一看就令人激动,不能自已。他在另一次论书法中,指出要点是写得「振迅天真,出于意外」。说到意外,上文提到的纽约抽象画派非常重视。这可见天下的抽象艺术都有着同一哲理。

回头说孙过庭在《书谱》中品评二王,坚持羲之胜献之。有点奇怪,因为他赞颂的书法,是献之所说的「时人那得知」的抽象艺术。孙前辈说得好,够浅白,不用翻译了: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溪。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朋友,孙过庭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人,他说的绝佳书法是没有物体的抽象艺术,与今天西方的抽象画派所说的「能量可视化」不谋而合。然而,因为西方艺术在十六世纪之后有很了不起的不断发展,理论思维走得深入,工具油彩等变化多,他们的抽象艺术超过了我们的书法,在深度上超出相当多。

年多前一位读者寄给我十多张相片,是以塑料彩画的抽象画作。我一看就对太太说,这些作品不简单。看似乱来但观者可以接受,是绝不容易的艺术玩意。我自己在书法上尝试乱来多次,没有一次不把宣纸撕毁。后来与作者会面,才知道名字是余俊伟,之前见过无数次,因为在港大任教时他是最常见的座上客。

余俊伟对绘画是有基础的。他说尝试抽象是受了Pollock的影响。无疑是,但我认为他的作品更近于他不熟知的Sam Francis。后者的画作我收藏了一幅,是精品。Pollock的作品我更喜爱,可惜出得起钱只是他早期的粗糙暗沉的抽象,不好看。后来Pollock发了神经,即是说天才涌现,其泼滴作品是我见过的最震撼心弦的无物抽象了。天才如斯,作品动不动数千万美元,只能到博物馆看看,购买些书籍算了。

我对余俊伟说,他走Pollock与Francis的路有个好开头,但风格不是自己的。这带来一个重心问题。从事艺术早晚要有自己的风格,但绝对不能刻意地创立——这样做会走上怪途。艺术作品要险而不怪。孙过庭说:「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我认为俊伟的抽象尝试,达到了「既知平正」之境,快要尝试「务追险绝」了。在后者过程中自己的风格可能自然地显现出来。这关不容易过,大部分尝试的人过不了,或转向怪途。

我们期待看看余俊伟的造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