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明评说
海明评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88,148
  • 关注人气:19,4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因圣诞而唱国际歌

(2006-12-22 12:25:01)

圣诞来临之日,通常也是国人忧患意识剧增之时。气派、热闹的洋节,和相对萧条、冷清的本土传统节日相比,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没法不平添几分忧心。


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新民网2006年12月21日)


也算生活在城市吧,圣诞之类的西方传统节日,迄今距离我仍显得很远。关注而不参与,做个理性的洋节看客,也许正是文化消费心理成熟的体现。所以,看了新民网的这则新闻,笔者对10名博士的集体呼吁,持认同态度。


跨文化传播,乃时代潮流,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一点需要清楚,跨文化传播,不是对等的彼此交流,而是经济大国对经济弱国的单向传播。西方的圣诞,自有其文化内涵和魅力,不是不能输出。问题在于,圣诞树之所以能在世界许多国家“开花”,其根基在于依托了经济杠杆。我们感慨中国传统节日缺乏弘扬的后劲,缺乏魅力,不过是文化自卑的表现而已。翻阅历史,不难知道,我们也曾输出过自己的文化产品。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总量虽然可观,人均实力依然不行,注定我们需要依赖西方国家的支持。西方的文化浑水摸鱼,随着东渡,引得一些无文化信仰的年轻人追逐,也就不难理解了。十位博士倡议慎对圣诞节,尽管声音微弱,毕竟是一种理性的呐喊,应该支持。即便不支持,也不该以辱骂性的语言挖苦、攻击。圣诞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文化消费,而是感官的刺激和自卑心理的暂时精神抚慰。这是一种新的精神胜利法,我觉得,圣诞热,早晚有降温的那天;本土节日的复兴,只是个时间的早晚罢了。


适度的忧患是好事,过度的忧患,则对身心健康和民族传统节日的发展,可能有害无益。


12月22日,《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圣诞是情人 春节是原配?》的评论文章,开出了疗救春节的“处方”:一是将圣诞节活泼的形式嫁接到春节之上,使年轻和前卫一族将“爱”顺延到春节之上,为我们呆板的春节民俗增添活力。二是吸收圣诞节的合理内核,摒弃春节故有的糟粕。三是和圣诞节、元旦和情人节形成“节日共同体”,借助三者的国际感召力,开展一些节日连贯性的活动。


我们的春节,还没到唱国际歌的地位。至少在半个世纪以内,春节在中国的龙头地位,还不会被任何一个洋节取代。为春节建言是好事,将圣诞和春节“杂交”的想法,过于幼稚不说(不具有可操作性),果真如此推行,只能加速春节的消亡。文化融合,意味着必有一个文化最终不复存在。企业兼并、高校合并,已经有太多的例子。


不同文化信仰的节日,可以各放异彩,可以竞争,“节日共同体”,不过是嫁接了媒介批评中“声音共同体”、“影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说法。中秋和国庆、元旦和春节,早已有人给牵线搭桥,迄今形成真正的“节日共同体”了吗?春节加盟圣诞、元旦、情人这个“共同体”,便能雄风重振?我不相信,并且反对这样的尝试。


圣诞是一种潮流,有潮涨就有潮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东西不胜枚举。赶圣诞潮流者,不妨由着他们去,信仰自由,过节自由,干涉没用的,只要体内流淌的血液是中国的,不怕他早晚不回到文化故乡的。对春节,我们需要的是自信,是继承,而不是简单化地指责传统的习俗是“封建糟粕”。何谓封建,何谓糟粕,岂是一个人定性得了的?


圣诞热闹,我们不眼馋;春节照过,我们不自卑。文化只有挽歌,没有国际歌。明白了这个道理,心态自然会更加宽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