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治疗的历史
2、认知治疗的概念: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3、认知的特性:认知的多维性、相对性、联想性、发展性、先占性、整合性。
4、主要理论观点:其理论基础是Beck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即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
5、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每一种心理障碍都有其各自特殊的认知偏见(或模式)。
6、常见认知性错误(又称认知歪曲):
1)任意的推断;
2)选择性概括;
3)过分引申;
4)夸大或缩小;
5)个人化--把一切错误、责任都归结于自己,即使是与自己无关的事;
6)二分法思维(全或无思维)。
7、治疗目标:减轻和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社会心理和工作功能、预防复发、改善对服药的依从性、矫正继发后果。
8、治疗的基本技术:
1)识别自动性想法:心理障碍中的情绪反应往往来自病人不合逻辑的、负性的自动思维,自动思维的特点是:思维先于情绪而自动出现,转瞬即逝模糊不清,无结构,不连续,以很简单的未经过深思熟虑或推理判断即出现,通常他们是在情绪前面且与情绪一致。病人视这些思想似乎有道理。
2)识别认知性错误。
3)真实性检验。
4)去注意。
5)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
6)认知自控法。
9、主要适应症: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自杀及自杀企图、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性功能障碍及性变态、成瘾问题、心身疾病、婚姻冲突及家庭矛盾、儿童的品行及情绪障碍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成年的情绪抑郁病人。
2、认知治疗的概念: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3、认知的特性:认知的多维性、相对性、联想性、发展性、先占性、整合性。
4、主要理论观点:其理论基础是Beck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即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
5、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每一种心理障碍都有其各自特殊的认知偏见(或模式)。
6、常见认知性错误(又称认知歪曲):
1)任意的推断;
2)选择性概括;
3)过分引申;
4)夸大或缩小;
5)个人化--把一切错误、责任都归结于自己,即使是与自己无关的事;
6)二分法思维(全或无思维)。
7、治疗目标:减轻和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社会心理和工作功能、预防复发、改善对服药的依从性、矫正继发后果。
8、治疗的基本技术:
1)识别自动性想法:心理障碍中的情绪反应往往来自病人不合逻辑的、负性的自动思维,自动思维的特点是:思维先于情绪而自动出现,转瞬即逝模糊不清,无结构,不连续,以很简单的未经过深思熟虑或推理判断即出现,通常他们是在情绪前面且与情绪一致。病人视这些思想似乎有道理。
2)识别认知性错误。
3)真实性检验。
4)去注意。
5)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
6)认知自控法。
9、主要适应症: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自杀及自杀企图、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性功能障碍及性变态、成瘾问题、心身疾病、婚姻冲突及家庭矛盾、儿童的品行及情绪障碍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成年的情绪抑郁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