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企业游离或退出市场

(2006-11-11 11:43:20)

 

              就在大型中介公司扩张的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受运营能力、人才储备方面的限制,在宏观调控期生存越发乏力。很多公司在转型或退场,典型企业如佰家,即是在宏观调控期运营能力下降而逐步退场。

                   不少小中介主要靠收房吃差价为生,规模小、网点少,在两次增加税收后,不论是营业税还是个税,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征收时间及征收方式的限制,部分房源的交易利润空间减少,持有成本增高了,断了不少公司收房吃差价的后路,这就使得那些靠倒卖房子赚差价的中介公司在市场上面临很大的危机,生存将无以为继。

                    “还有一些中小型公司出现游离状态,即市场不好的时候就暂时退场,好的时候就再进入。如有2家店面的某中介公司,经常关门,并写着招租转让的牌子,但有生意的时候他们就会把招租转让的牌子摘掉再做生意,维持着自己的生存。”北京信一天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罗煜表示,“目前有注册资质的中介公司是2500家。经过这轮调控,市场已经被淘汰了100多家规模在20家店面以内的中介公司,并淘汰了一批‘房虫’。”

                      据记者熟悉的一位中介朋友透露,他之前运作的中介店面多是借助朋友的执照在运营,在宏观调控期,他已经把店面转租出去。如今市场回暖,他又在找寻店面,但公司执照一直没有办下来。“现在注册新的公司比较难,还得先借用朋友的先干着,否则就被市场落下了。”

                       而据业界提供的数据,在北京现存的5200家中介中,除了2400多家有牌照的公司之外,大部分都是类似这样的不合法中介。相关资料显示,上半年北京市建委吊销了400多家中介公司,新领营业执照的只有300多家,这说明有不少公司在陆续退出或进入这个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