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准化方可成就中小户型

(2006-09-25 10:20:16)

据《中国房地产报》 见习记者 吴颖 北京报道

 

         国内市场上的中小户型,有的从大户型烂尾楼分拆而来的,有的在修建造大户型时产生的犄角旮旯而产生,仅为利用空间而已。这是另外一种意义的建筑垃圾:设计的垃圾,而消化掉这些建筑垃圾的时间,往往在10年以上。

       如何做好规划和设计,是目前中小户型需要补上的一门基本课。

 

中小户型设计核心不是创新

 

         小户型由于面积和功能的局限,先天不足,户型设计很难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与社区研究所所长张杰认为,关注点更多应该放在对小户型空间的真正有效利用上。

        

         五合国际北京公司总经理曹一勇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很多人问我,以后中小户型的平面户型结构上会有何创新?我的回答是,不会有很大的创新,也不需要有很大的创新。”

          在曹一勇看来,我国近10年来所走的路,相当于国外50年所走过的路,发展非常快,户型结构也已进步很多。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户型设计的需求与含义也不同,户型并无绝对可比性。

          户型精细化设计,创意不是重点,关键是在规划。规划解决的问题在于容积率、利用面积、每户的进深、景观的均好性等。规划相当于一个建筑的中心思想,是这个建筑的框架、骨架。

他对此举例,“精细化设计在于对空间的更细部划分,比如说在入口的鞋架和衣帽钩等,能不能设计到位关系最后的居住舒适度。因为面积的相对紧凑,对细节的把握更加重要。”

         而在以前,大家更注重的是如何设计创新,国家现在推行小户型,精细化设计正是设计师们该注意弥补的不足。

同时,对于精装修在精细化设计中的作用,专家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表示了赞同。

         “毛坯房和精装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般老百姓在接触到毛坯房装修时,首先就是把厨房和浴室的管线重新布置,这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浪费。假如成批量装修,统一采购,所有的边角废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开彦指出,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上没有经过仔细地推敲,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缺乏精细的设计理念。

            住宅设计规范如何去适应日常的生活,这是设计师真正要去推敲和琢磨的,也是建筑精细化的必经之路。

 

东西走向不影响采光

 

           朝向问题是困扰设计师的一大难题,中小户型如何做到南北通透、采光通风良好?

           开彦则对朝向问题表示了怀疑:“现在有多少住宅做到了真正的南北通透?由于城市噪声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真正能够做到通风良好的住宅非常少,不能过分追求朝向问题。其实东西走向的设计,采光良好,而通风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换气系统解决。”

曹一勇客观地表示,户型的大小以及朝向设计问题主要由市场决定。因为考虑到容积率规定限制,又要出面积的话,从设计角度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板塔结合的做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这在未来将是个趋势。

          与此同时,一些伴随而来的问题也需要正视,例如人口密度增加,则使人均绿地的占有量可能减少。

          若想保证居住生活的品质,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就会随之增加,设计师要考虑增加停车位,合理规划车辆出入口。

          同时,开彦对现住宅设计配套设施的华而不实表示疑虑:“我们现在的住宅设施越来越多,单纯地追求大和奢侈,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冰箱和电视机越来越大。”

           建筑部品商也应该开动脑筋,如何与90平方米的空间匹配,要做出精细一点的配套设施。

          “夏利汽车怎么装修都成不了宝马,因为它的技术含量达不到要求。”曹一勇提出,中小户型的设计必须提高其科技含量:“国外对住宅的设计标准和规范是划分很细的,对经济适用房、古房改建、别墅建筑的建筑设计标准完全不同。而我国则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像豪宅除了占有更多的国家资源和便利条件以外,在品质上与其他住宅并没有太大差别。”

           张杰建议从减少墙体厚度来赢得更多的面积:“在中国很多住宅墙体厚度是20cm,有些是30cm,考虑到保温,东北部分城市甚至是35~40cm,光是墙体就占据了我们使用的空间中很大一部分。所以,我们在墙的厚度上可以用现在更先进的科技,比如更薄的保温墙体材料,以及其他材质如钢结构等等,相信可以在现在居住的面积上会得到一个非常多的利益。”

 

产业化首先需要设计标准化

 

          中小户型的推广,往往还被业内部分人士视为我国住宅产业化一个发展机会,专家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指出我国住宅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开彦强调,国外建筑产业的标准化做得非常好,甚至在设计上已经出现了1号厨房、2号厨房、1号卧室、2号卧室等标准化设计,只需要根据具体户型要求进行设计拼加。但是国外的住宅产业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中国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曹一勇表示,首先应该做到设计标准化,然后是产品标准化,最后才能达到产业标准化。

            中国在设计通用图上,分为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东南等7个区域,每个建筑有14个部位,每个部位的做法有10~50种不等,节点是10~80个不等。

             这就意味着,假如一个设计师在选择做一个节点的时候,所选的标准图不可能完全一致。首当其冲的是设计标准化,除华北等少量地区有一本标准的设计通用图,很少有针对住宅的标准图集。只有做到了最初的设计标准化,才可能形成标准化的产业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