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 师从小茂 我刚入行......
唱片日历5月10日:老狼《恋恋风尘》
来源:Tom 专稿爱地人
专辑:恋恋风尘
艺人:老狼
厂牌:风行音乐/大地娱乐
时间:1995/05
经典理由:内地校园民谣第一阶段成果的汇报演出
中国流行乐坛究竟有没有民谣?至少在校园民谣这种形式出现之前,这是一个相当可疑的事情,虽然有很多看似民谣的音乐形式同样在大众中间广为传播,但由于其创作方式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因此在很多时候,那些听来顺口的小调,只不过是由草根味道淡极或毫无草根味道的上层文化人所进行的一次易妆游戏罢了。直到校园民谣这种形式出现时,中国流行乐坛才诞生出真正的民谣,虽然它的受众面相对狭小,但至少它达到了现代流行乐坛之民谣音乐应该是自下而上再下的流传过程。
当然,虽然中国的校园民谣虽然出自草根,其本身却有着草根与精英文化并存的特性,在教育改革还未实行扩招前,在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尚为社会用工制主流时,中国的大学从本质上来讲更像是一个未来干部的储备营,而这种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园民谣的圈养特性。虽然在表现上它也拥有年轻人爱风花雪月、爱多愁善感的“通病”,但骨子里却还是有种高贵和精英的气质,这种气质决定着校园民谣音乐的脱离群众、脱离中老年、脱离蓝领和农民的阶级属性,并逐渐形成一种具有自闭和排他性的音乐文化。
1994年由“大地唱片”公司推出的《校园民谣1》是这种音乐文化的起点、盛世也是衰落的开始,而高晓松和老狼无疑又是这个集体中最大的受益人。仅仅过了一年,这些鸟枪换炮的唱作人就搭起另一个班子,以主流市场为定位,推出了一张名为《恋恋风尘》的老狼个人专辑。这恰恰也是一道分水岭,标志着红火了仅仅一年的校园民谣热潮,在众多的“先驱”纷纷转身撤退后变得缺筋少骨,并从此一蹶不振;与此同时,尚未完全脱离校园民谣气质的这张专辑,也恰好为这场来势汹汹的校园民谣推广运动做了一次绝唱式的总结。
汇报演出于专辑同名曲《恋恋风尘》中开场,依然是高晓松和老狼这样的“天仙配”,校园中结下的革命友谊表现在向职业音乐人过渡时,依然是那些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如果说同样都是以职业手段去包装这些校园民谣,那么至少《校园民谣1》里头的操作还是因地制宜的修饰,而到了《恋恋风尘》这张唱片里则成了完完全全的量体裁衣,为那些原本的吉它弹唱曲做精装修了。《恋恋风尘》里的华尔兹、《美人》里的弗拉门戈、《蓝色理想》里的弦乐显然不是刚刚脱离草根阶层的高晓松、黑楠和老狼所能够掌握的,这一切还要靠曹钧、张宏光、杨乐这些专业乐徒来进行升级。
这张专辑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校园文艺腔与音乐技术的细腻很好地揉捏到了一起,所以它听上去要远比用单一的箱琴伴奏要质感得多,而同时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做作起来和形成公式的理想、忧伤配合着流畅的旋律,也为当时主流流行乐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音乐视角,让未来的主人翁在回忆这段父辈的历史时,不至于只是对着《纤夫的爱》或《大花轿》这样的时代“经典”笑坏大牙,也让他们知道,原来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长辈们,原来还有一段叫做《蓝色理想》的纯真过去弥散于空中,尤如魏晋遗风那样充满着古朴的气质,并古朴地叫人向往。
专辑的最后,恰恰安排的又是《同桌的你》的更新版本(风行版),这正好印证了该张专辑的众多参与者告别校园、告别青春的意图,可惜的是,最终这些校园民谣初期的领军人物虽然都在年龄上告别了青春,但在艺术表达上却再也无法偏离校园民谣的轨道而生,即使如高晓松这样的“大家”也只能在扎根不知所云的后现代电影艺术之余,依然继续着他风花雪月的高氏歌曲创作;即使在博客事件上输得一塌糊涂,最终让他捞回脸面的还是校园旧作《青春无悔》。而在去年超女比赛中另类成名的黑楠至今唯一叫得响的音乐招牌也只有在这张专辑曾经为老狼写过《蓝色理想》和《只有你陪我一起唱歌》两首歌(后者是合作作曲)……另一边厢,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出台,没有围墙的校园里最后一道精神的围墙也被拆除,于是天下大同,社校一体,Hip-Hop、R&B和摇滚都成了最主流的“校园民谣”,而《恋恋风尘》里洋溢出的古典、华丽、文艺的忧伤气质,也就真成为了绝唱。
曲目:
1、 恋恋风尘
2、 美人
3、 蓝色理想
4、 爱已成歌
5、 为你难过
6、 来自我心
7、 昨天今天
8、 音乐虫子
9、 只有你陪我一起唱歌
10、 同桌的你[风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