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熊丙奇
熊丙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51,339
  • 关注人气:85,3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算教育成本会将高学费合理化吗?

(2006-04-07 08:16:28)

大学收取学费,其理论基础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摊制。既然要进行成本分摊,那么就必须明确两点,一是成本究竟是多少,二是究竟谁来分摊,各自分摊的比例是多少?

对于成本问题,我们至今难以清晰地说出一所学校一个学生的“教育成本”究竟是多大。这有历史的原因——原因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免费的,没有成本分摊,老百姓们自然不关注成本问题,这自然也就影响政府的成本意识;原因之二: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快速地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无论如何,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这导致学校一方,依旧具有强势地位,在他们看来,“学费再高,也有学生来读”。也有现实的难题——难题之一: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本就十分复杂,即便在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欧美国家,如何核算培养学生的教育成本,也存在争议;难题之二:我们的大学,与国外大学还有“诸多”不同,按通常的说法是,现实的国情,让教育成本核算更复杂,大家都知道,我国大学办社会由来已久,而臃肿的行政人员、服务人员队伍,消耗着大量的办学经费。

教育部最近表示,将核算大学生均教育成本。此举让大家看到政府部门高等教育教育成本意识的“觉醒”——毕竟在老百姓分担教育成本的今天,不可能将“教育成本”一直打“闷包”到底——但是,人们依旧很是怀疑,在当前的办学体制中,这样的成本核算,又多大程度能改变高校学费居高不下的现实?

怀疑之一,核算是为了确认现有成本的合理性,还是发现现有成本的不合理性?我国的高校,并非纯粹的办学机构,某种程度上说其为一级行政单位,更为合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一批(有30多所之众)高校的校领导已经从正局级升级为副部长级官员,高校校内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的情景,并非小说虚构,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并且有日益加剧的倾向。行政官员消耗“人头费”不说,接待、出访、公关等一系列不可缺少的“官场”活动,更少不了花费白花花的银子。这正是以前大家一直指责的高校把行政开支也转嫁为教育成本,让学生来分摊。那么,在教育成本核算过程中,会不会把这些开销认定为“合理”的教育成本呢?如果庞大的行政队伍一直存在,被认定为“合理”的可能将非常之大,试想,如果不将其认定为教育开支,那大学内的这支队伍又靠谁来养活呢?

怀疑之二,核算是政府、学校“核”了算?还是要老百姓、学生参与进来?从目前有关政府官员“我国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具体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协商制定”,“初稿要经过到各高校初步测算等步骤,收集各地方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意见后才可能最终确定定稿施行”的表态看,老百姓、学生被排斥在了“核算”之外——换句话说,百姓连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也没有。高等学校收费政策,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均是教育政策中十分重要的政策之一。对于收费政策最基本的教育成本核算,居然不要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没有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论证,大家有理由怀疑,这种核算,有几分公平,有几分合理。

当然,无论如何,教育部门正视教育成本不清楚的事实,已经朝核清教育成本迈出了重要一步。人们之所以怀疑,是希望这一步能走得更坚实。人们希望,“核算”不要引发大家对核算进行新的核算,经过科学、合理的核算,能引导大学控制办学成本、把办学经费能真正用育人的实处。当然,人们也期待着,经过认真的核算,我们“发现”出行政人员巨大开支的不合理事实,从而促进高校从一级行政单位,真正回归到办学机构上来。而回归的过程,就是教育成本真正降低的过程。否则,基于认同现有格局的成本核算,最终也许真会成为对高收费的官方权威解释——国家教育部都核算了,教育成本就是这么高。老百姓怕的,就是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